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87章 买方子
    王秀才此时一个头两个大,深感自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怎么就脑抽地非要问媳妇这个问题呢。
    张着两只手,不知道往哪里放,脸上各种的懊悔表情。
    这样子看在王娘子的眼里,更证实了王秀才有纳妾的打算。
    王娘子哭够了,便什么都不说,站起身来,推开挡路的王秀才,便要收拾衣服。
    王秀才此时慌了,赶快上前抱住了媳妇。
    “娘子,娘子,你这是干什么呀,我没想着要纳妾,真的,天地良心,我真的没想要纳妾。这辈子只要娘子一人足以。
    你要是不信,我发誓,我发毒誓可以了吧?”
    说着便要竖起手指发誓。王娘子赶快按住了王秀才的手,
    “你这是作甚,你既然不想纳妾,为何有刚才的问题?”
    王秀才感觉自己犹如霜打的茄子般蔫吧。便把早上跟赵谦辞的对话内容跟王娘子讲了一遍。
    尤其强调赵家女婿不准纳妾。
    所以才有点纳闷,赵谦辞饱读诗书怎会有那些离经叛道的想法。
    出于好奇,才问媳妇是否可以接受纳妾。
    此时的王娘子不知道是该骂自己的夫君读书读傻了,还是该羡慕赵家女们。
    “夫君,女德女戒等均说女子要贞静娴淑,可女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谁不想独得男人宠爱呢。
    可世间对女子要求有多苛刻,夫君不是不知。
    咱们普通老百姓,家中别说纳妾,能娶上一个媳妇都不容易,自是没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了。自是有也只能是想想。
    可高门大户则是不同,别说多养一个妾,就是养个十个二十个的也不在话下。
    做为正室夫人,哪个愿意给夫君管理那些个莺莺燕燕,还不是无奈。
    要保住自己的正室位置不被剥夺,只能尽显大度,除非有赵家的魄力,愿意和离。
    所以夫君可千万别在拿这种事情试探妾身了。
    妾身是万万受不了夫君纳妾的。
    待到他日夫君金榜题名,改换门庭了,那时,就算是夫君不想纳妾,估计也会有人给夫君送美人的。
    夫君定要管好自己的身跟心。不然妾身真的会伤心的。”
    王娘子,说着说着又忍不住眼泪,赶快用帕子沾了沾眼角。
    王秀才此时也算是消停了,总算是不再琢磨赵谦辞的想法是不是离经叛道了,
    他现在可是没那么多工夫,先把自己娘子哄好才是要紧。
    夫妻俩在房里又待了不少时间,待到出门的时候,王秀才神清气爽,王娘子含羞带怯。
    当晚王秀才去了继兄家里,跟继兄与侄子说了赵家的要求。本以为会遭到反对。
    侄子王怀景却不以为然,
    “叔父,我本就未曾有过纳妾的心思。
    有一个妻子足以。这赵家姑娘若是愿意,不妨麻烦叔父帮忙安排相亲。
    若是对方没有什么问题。
    尽早定下亲事也是好的。
    您有提到过,赵家有吃食铺子,那赵家大姑娘精通账目,到时候家中的事务便有人帮忙打理了。”
    第二日,王秀才又与赵谦辞商量说见面的事情。赵谦辞却并未马上同意。
    “最近家中的生意在忙着扩张中,很是忙碌,不若再过半月,家中的事务安排好后,我孙女也能腾出手来。
    我家老婆子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上香。
    届时,可以安排两个年轻人见一面。至于是否能成,则全看缘分。”
    王秀才虽然是赵家一众男人的先生,可也是不敢违背赵谦辞的,
    这老爷子除了没有功名外,实际上,学识比他强。
    再说了,未来若是成了儿女亲家,还得管赵谦辞叫一声亲家叔叔。
    作为到了年纪的该要说亲的女主角赵青依,最近可是忙的如火如荼的。
    家中最近账目进出都比较大,虽说家里多了个柳旺这个会做账的,可还是不行。
    毕竟,柳旺会的是传统的书写记账的方式,赵青依用的是之前赵青嫣教的阿拉伯数字的记账方式。
    在这期间,赵青依还得把家中的新式记账方式教给柳旺。
    所以生意跟教学两不误的双重夹击下,赵青依早就把自己要相亲的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
    这一日,韩掌柜来到了赵家吃食铺子,要求求见黄氏。
    后院堂屋,
    “韩掌柜,今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黄氏开门见山,她一直都不喜欢玩那些个虚虚实实的谈判技巧。
    韩掌柜稍微有些尴尬,还是开了口。
    “是这样的,最近我家东家传信回来,说是要把豆腐推往全国各地的酒楼,
    所以想要买下赵家的豆腐方子,不知道老夫人可同意?”
    黄氏心想,“来了,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东家一直不动心呢。”
    漫不经心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那你们东家是准备怎么个购买法子,不妨说说。”
    韩掌柜心中一喜,
    “我们东家的意思,自然是购买下豆腐的制作法子。
    也就是买断,以后赵家只可以自家制作及在店铺里销售豆腐,不可再像如今一样售卖给各个酒楼或他人。”
    黄氏演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韩掌柜,仿佛要将其身上盯出个窟窿出来似的。
    “我家的豆腐每天都会批发给村里的族人,他们运到各个镇上售卖。
    如果现在把方子卖给你们,那就等于是断了我族人的生意。
    如果你们东家确实要买方子,也不是不能卖给你们。
    只是条件要更改,便是在庆阳县,我赵家依旧可以制作豆腐并批发给乡亲。
    他们的售卖范围依旧是在庆阳县内。
    庆阳县外,我们赵家绝对不会售卖,韩掌柜,看我的提议可行?”
    韩掌柜琢磨了一下也行,神龙国这么大,庆阳县的生意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便开始跟黄氏谈起了价格。
    谈钱总是伤感情的,黄氏可不是个吃亏的性子,你来我往之间,
    最终一个豆腐方子以8000两的价格卖给了韩掌柜。
    至于韩掌柜为啥能接受这么高的价格,那无非是被黄氏给忽悠懵了。
    “韩掌柜你得这么算账,一斤豆子就按少算,出个三斤的豆腐没问题吧?
    一斤豆子的成本才几个钱,最贵的时候也不过是10文钱一斤。
    做出来的豆腐你能卖多少钱一斤?你再算算一天能做出多少斤来。
    买方子的这点钱,就凭你们如意楼,一个月用不上便能赚回来了。
    这么划算的买卖无需我老婆子多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