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65章 送货加五十文
    当晚,赵谦辞家的伙食异常的丰盛,还有那个馋坏了一众人的麻辣烫。
    对于首次吃辣的人来说,吃辣还是会有些后遗症的,比如说,当晚青褣小朋友跑四五趟的茅房。
    赵谦辞也跑了两三趟。
    翌日,好些个人是顶着黑眼圈出来的。
    相互确定都是大熊猫后,居然笑了起来。
    “看来这辣椒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尝试的了的呢。”赵大伯说道。
    “其实只要不是小孩子或是年纪过大,肠胃功能没问题的人,头次吃的时候少点辣是没问题的。
    咱们岭南府其实也是有人吃茱萸的,跟辣椒的区别并不大。
    只是茱萸的味道没有辣椒好。”赵青嫣赶快为辣椒正名。
    “这个也对,酒楼里面的菜听说也是有不少加了茱萸的呢。
    咱家其实之前也是有吃过,只是大家不太习惯那个味道,后来就再也没有买过了。”
    大伯娘说道,当时她还是很心疼买茱萸的钱呢。
    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
    早饭后,赵大伯、赵二伯还有青山、青峰去收集腐殖土,在院子里做育秧用的苗圃。
    赵明庚被要求带领青岭跟青峦检,确定各房盘土炕需要用多少砖。
    是的,黄氏决定家里盘炕用红砖。
    虽然成本高了些,可红砖用起来方便,还结实,更何况家里也不是没那个条件。
    黄氏现在感觉啥都没有赚钱强,有打土坯的工夫,都能把镇里的那个铺子改装出来了。
    之所以现在就着急盘炕,完全是因为等到镇上的生意开始了,家里这边就没空管了。
    生意稳定了,家里的这些个男丁们还得念书,现在不抓紧时间安排他们干活,还等啥时候,
    必须一天十二个时辰给她老太太当做二十四个时辰来用才行。
    当然,众男丁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必定会哭晕在茅房。
    大伯娘二伯娘带领着家里的那帮孩子们用叉子跟铁锹挖地,
    毕竟做苗圃的地须精耕细作。把土坷垃打得粉碎才行。
    男人们把腐殖土拉回来后,再均匀地洒在挖好的地里,再重新耕作一遍,确保土地肥力足够。
    浇水,把地先浇透,育苗不用像栽秧子一样,还要有垄沟,只要一行行地把种子均匀洒在地里便可。
    拿出头天晚上赵青嫣泡的辣椒及其他的种子,把开出来的地都种上。
    一小天的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了。
    赵明庚这边,先去了最近的砖窑。
    砖窑的老板是个看着能有50多岁的老汉。
    “几位,需要点什么,我们这可以承接青砖、红砖、陶罐、水缸……”一顿介绍,
    总结就是有样品,没商品,如果要得定做。
    “老板,我是赵家村的,我家里家里最近要修房子,想要在你这里先订2000块的红砖。不知可有现货?”
    赵明庚说道。
    “红砖没那么多,暂时只有四百,你要可拿去,一文钱一块,送货加五十文。”老汉说的那叫一个干脆。
    赵明庚琢磨一下也行,反正有点是点,起码能先帮爹娘的房间里把炕盘上。
    伙计开始帮忙往赵家的骡车上搬砖。
    赵明庚继续跟老板闲聊。想起闺女说家里还得做豆腐,那泡豆子总得有东西用吧。
    又要了十个高半米直径半米的小缸。
    不过缸不能用自家的骡车带回去了,装不下。给了定金,准备先把砖拉回去后再回来拉缸。
    反正家里有车,有那五十文钱干啥不好呢。
    聊着天,看到门里出来一个年约12-13岁的半大小子。
    手里端着一托盘的盘子跟碟子的泥坯。
    “老板,你家还能烧制瓷器吗?”赵明庚好奇地问道。
    老板很是骄傲,
    “是呀,这是我家小儿子,自小就跟在我身后学烧砖。
    烧瓷我只是会一些皮毛,万没想到,这小子自己居然琢磨着弄,还真就琢磨出了些名堂。
    烧制出来的陶瓷,虽不是多细致,可农家使用,那完全没问题呀。
    要不,客观随我来一起看看。”
    赵明庚马上好奇的跟着过去参观了一下。
    瓷器看起来确实不是细瓷,却比土陶碗那些个要好很多,有的上面还刻着花纹跟字,看着还有些野趣。
    突然响起昨晚开家庭会议的时候,亲娘说的,在镇上买了房,打算以后用来做吃食生意。
    既然做吃食生意,自然是得有这些个物件使用,定制一些岂不是更好。
    “老板,这个,我看你家的这些个盘子碗,倒是也有些意思。不知道价格几何,也可以定做吗?”
    老板乐了,
    “敝姓陈,客官就叫我老陈便可。定做自然是可以的,至于价格得看具体款式还有数量而定。”
    赵明庚当然明白这些,量大从优嘛,
    “这样,我可以带几款样品回去,看家里人的意见,再来跟老板下单。
    至于款式,看情况,若有需要,我会带图纸过来的。”
    赵明庚现在完全了解亲闺女的套路。干啥都得写计划,定制的东西都要亲自画图。
    盘子碗碟的,每款拿了一个,又花去了五十文钱。
    本想马上打道回府,又想起来,闺女交代带些黄豆回去,绕道又去了五方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方镇逐渐开始繁荣。
    粮店里现在的粮食种类也多了起来。
    黄豆虽然有,却是去年的陈豆子。
    赵明庚抓了一把在手上,仔细看了看,豆子没有变质。
    又把手探到斗里,确定里面的质量跟表面的一致,这才决定买上个一百斤。
    买完黄豆,手里还剩下了十文钱,本想给亲闺女买点小零嘴,可是再想想闺女什么好吃的没有。
    得,十文钱变成了麦芽糖。
    赵明庚带着两个侄子赶着马车到家的时候,受到了一众小孩子们的喜爱跟欢呼。
    尤其是大宝,带着摇摇晃晃的大丫,手里攥着麦芽糖往刘小花嘴里送的时候,那画面太美。
    众人的夸赞,使得那个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小家伙,脸上泛起了红晕。
    一直自诩是大哥哥的小家伙,破天荒地扑进了娘亲的怀抱,把小脸藏了起来。
    大丫见此,也朝刘小花怀里扑,“囊(娘)、囊*(娘),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