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古代落地生根 > 第12章 大堂嫂,别着急
    赵青嫣空间里的筛锣是竹制品。
    这时候用,也看不出什么违和,顶多就是做工精细些,更何况现在灶间就她一个人呢。
    把高粱面筛了一遍,筛出不少糠。
    这些多余的糠皮子自然是院子里那几只鸡的口粮。
    少了糠皮子的高粱面在数量上少了不少,于是,赵青嫣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些荞麦面做添补。
    无论是颜色跟总量此时看起来都跟之前差不多,做出来的干粮口感却是天差地别。
    虽然很想拿出些酵母粉发面,却也强忍着冲动,留出了一块面放在了面盆里。
    留着明日自然发酵后再加上些碱就可以做好吃的馒头了,神龙国已经有了碱面。
    把奶奶们中午带回来的那篮子野菜挑拣后,清水洗干净。
    又去菜园子里弄了几大把的长豆角。
    晚餐的食谱搞定了,猪油炒豆角,野菜蛋花汤,外加高粱面的窝窝头。鸡蛋自然是赵青嫣贡献的。
    当赵家人踏着夕阳的余晖回来的时候,赵青嫣已经把饭菜摆上了桌,碗筷也已经摆好。
    大堂嫂一直沉浸在做衣服的快乐中无法自拔,听到院子里的喧哗声时,才发现自己忘记了做饭。
    匆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奔了出来。
    见到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子里,赶快施礼,然后迅速进入灶间。
    正在往大锅里舀水预备用灶膛里的余火温水的赵青嫣,见刘小花这急迫的样子还有点意外。
    “大堂嫂,发生了什么事儿吗?”
    “完蛋了,我只顾着改衣服了,忘记了做晚饭,现在人都回来了,真是罪过。”
    刘小花有点手忙脚乱地回复着。
    赵青嫣轻笑,“大堂嫂,别着急,晚饭我已经做好端进了堂屋。安心了。”
    刘小花听说晚饭已经做好,惊得像是天要下红雨般,毕竟赵原身-青嫣是不会做饭的。
    赵青嫣也不想解释太多,毕竟她不是原身,也不想按照原身的性情生活,浅笑着催促刘小花去院子里给长辈们打水洗手。
    给锅里填满了水后,赵青嫣也出了灶间。
    见一大家子人,一溜好多个木盆子摆在那里,集体洗手洗脸的画面,莫名感觉很喜感。
    当众人落座在餐桌前,刘小花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因今晚的饭菜味道不好而被责罚。
    毕竟今晚的饭菜是三妹做的,万一味道不好,还得想个什么借口把这责任担过来。
    不管刘小花的内心戏有多足。也挡不住当家人赵谦辞动第一筷子。
    当第一口菜入口,赵老爷子的神情顿了一下,加快了咀嚼的速度,又夹了第二筷子。
    确定今晚饭菜的味道跟往日不同。
    黄氏也感觉出了不同,尤其是干粮的味道,没了往日的拉嗓子。
    便赶快从自己碗里夹出了一个饼子,放在了赵青嫣的碗里。
    “乖囡,今晚的饼子味道好,你多吃点。”
    紧接着,赵青嫣的碗里又多了一个饼子,这个自然是赵老爷子给夹过来的。
    看着碗里那两个颜色黑乎乎的饼子,赵青嫣着实是被感动到了。
    极力掩下眼底的湿润,没有抬头,低着头,“谢谢爷奶。”
    大口地吃着饼子。
    心里的感情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也许这就是亲人之间的爱,是她上辈子可望而不可及的。
    翌日清晨,黄氏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响起。
    “马氏,你个懒婆娘,赶快起来去做早饭,若是再敢偷奸耍滑,就给老娘滚回你们马家去。”
    熟睡中的马氏,被婆母叫醒,心里很是不爽,可也不敢耽搁,胡乱套上衣服,
    “来了,来了,娘,我这就去做饭。”
    嘴里应和着,心里却不以为意,同样的话,听了十几年,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赵青嫣也是在黄氏的大嗓门中醒来的。
    伸了个懒腰,穿上昨天大堂嫂给改好的衣服,出了门。
    “奶,早。”
    黄氏回头看见孙女,脸上的表情如沐春风,
    “乖囡,醒啦,怎么不多睡会儿,头可还疼?”
    “奶,刚看过了,已经结痂,不碍事儿了。今天我跟着一起去打谷场。”
    赵青嫣回复道。
    黄氏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乖囡囡,不可。去干活儿肯定会出汗,会影响伤口恢复的。”
    赵青嫣轻笑,
    “奶,没事儿的,我会注意。
    既然粮食收割完了,需得抓紧时间收回。我观很久未曾下雨了,怕万一什么时候下了雨,淋湿了粮食,就麻烦了。”
    黄氏想想也是,确实,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了赵青嫣的加入,赵家的夏收很快就搞定了。
    赵家总共水田20亩,旱田8亩。
    按照朝廷的要求,水田需种植水稻,神龙国的水稻亩产大概在180斤左右。
    因着天气干旱,收成少了至少四成,也就是亩产能剩余百斤。再扣除四成粮税,稻谷能亩产剩余不足60斤。
    这还是带着壳子计算的。
    旱田种的是高粱,亩产也不比水稻高多少,赵家这一季的粮食总余额仅有1000多斤,哪里够一家人的嚼用呢。
    尤其赵家还有几个大胃王。
    赵家堂屋,赵家15岁以上的男丁皆在场,老两口外加赵青嫣这个例外。
    “粮食也收完了,去了粮税,咱家剩下的粮食也没多少,就算是顿顿吃稀,也不够支撑到下一季收成。
    何况干旱在持续中,下一季的收成也许更少。
    为以防万一,我跟你娘商量着,趁着现在新粮下来,粮价不高,咱家得多买些粮食存着。
    老大,晚些时候,你就带着家里的男丁去镇上及周边镇子上去买粮食,分开买,每家粮店不要买太多。
    出村子的时候闭着些人,回来的时候也闭着些人,天黑后再进村……”
    巴拉巴拉一顿吩咐,赵老爷子把家里的儿孙都分配好,然后就是黄氏给儿子们拿钱。
    “记得分别去铁匠铺买几把柴刀回来……”
    精打细算的黄氏,把家里的存银都拿了出来,仅留下10两用作应急。
    老两口把家里的男丁都安排好,赵青嫣冲着老两口伸出了大拇指。
    “爷,奶,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咱家有俩。”
    黄氏顺势把赵青嫣揽在了怀里,
    “乖囡,过日子需得考虑长远。奶一直都担心你这憨性子,怕以后嫁人了受气,现在看着却比之前活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