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代晋 > 第七三三章 淝水(二十四)
    8公山下,北府军同秦军主力的战斗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时辰。战斗也进入了最为残酷的绞杀阶段。
    北府军1直保持着阵型的基本完整,哪怕兵马不断的阵亡,不断的被蚕食,却也没让秦军冲破阵型,将阵型分割。
    前方兵士倒下,便有后方兵士补上。死了1排,后方1排便会顶上去。即便明知道会是同样的命运,此刻却也顾不得去考虑生死之事,只机械的重复着动作,遵从着命令,奋不顾身的冲上去厮杀。
    双方死伤人数都已经到了惊人的数字。北府军伤亡超过1万5千人,而秦军的伤亡几乎是北府军的两倍。
    除了正面的战斗激烈之外,在西侧,何谦高衡2人率领的万人队陷入重重围困之中,战斗同样激烈无比。
    从他们从西侧山坡冲出去之后,便遭到了大量秦国兵马的围攻。何谦高衡没有规避敌人,反而做出了1个勇敢的决定。为了给正面的主力兵马减轻压力,他们冲出山之后,第1时间便率军穿插往西,将阵型铺展开来。1万北府军沿着东西方向筑造了1条阵型防线,将数万秦军挡在了8公山西侧。
    这么做是极为危险的,本就兵马数量不多,却要强行将对方兵马分割阻断,这无异于是自寻死路。队形铺展的越宽,遭受两侧的敌人的进攻便越猛烈,承受的压力便越大。何谦和高衡当然知道这1点,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因为,他们希望以拼死阻挡的方式,保全东南方向谢玄率领的主力兵马的侧翼,减轻他们受到攻击的压力。虽然何谦高衡内心里也知道,这么做是自杀行为,对这次决战的总体结果未必有什么作用。但是,他们还是要这么做。他们要以此表达对谢玄的知遇之恩的感激,要以拼上性命的方式来展现他们战斗的决心。
    事实上,何谦和高衡并非做了无用功。他们确实为谢玄的主力减轻了不少压力。两万骑兵和3万秦军步兵被他们硬生生的堵在了西边,加上牵扯在腹背的万余兵马,何谦和高衡率领的万余北府军牵制了6万之敌。这位谢玄和刘牢之率领的主力减轻了极大的压力。也令北府军主力兵马西侧没有遭到秦军骑兵的突袭。对于北府军阵型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当然,他们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战斗进行到1个多时辰的时候,他们的1万兵马已经死伤过半。他们被分割成3个区域,被团团包围。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崩溃。被困在3个小小的土丘高地上的他们,打退了秦军的多次冲击,用鲜血和生命阻挡了秦军向东南进攻的脚步。
    曾有人说什么,两军作战,1旦伤亡超过3成,整个兵马便会崩溃,便失去战斗力。但事实却是,何谦和高衡的万人队损失过半,却也没有崩溃投降,反而斗志昂扬,打的更凶更猛。
    所谓的3成伤亡便溃败之说,或许适用的事那些没有血性,没有荣誉感,没有坚强意志的所谓‘军队’。如北府军这样的军队,别说死伤3成,便是死伤7成也未必能让他们崩溃。有信念和意志的军队,甚至能够战斗到最后1人,这是诸多战斗证明的事情。
    战斗进行到两个时辰之后,北府军在8公山西南方向的战斗反而越发的勇猛。虽然4万兵马死伤万余,但是北府军保持着阵型,向南侧攻杀,成功的将秦军组成的厚厚的阵型杀退了里许之地,往南推进了里许之地。
    在这过程之中,歼灭正面为敌的秦军主力兵马近两万,且有越战越勇之势。
    在熊熊燃烧的8公山的大火映照之下,整个8公山外围山地和旷野上,便是1个血与火的屠宰场和绞肉场。无处不在战斗,无处不在流血,无处不在死人。
    虽然北府军取得了进展,但是秦军无穷无尽,仿佛永远也杀不完。北府军将士不断的阵亡,情势其实是越来越不乐观的。
    谢玄很希望能够打破战局,他1直在寻找着突破的机会。但是随着战斗的进展,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秦军伤亡虽多,但是他们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机会。他们没有溃败,没有骚乱,没有大规模的退缩。这令谢玄很难找到突破眼前僵局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苻融是个合格的统帅。他很好的捏合了这支兵马。并没有让这支战斗力不强,成分复杂,新兵充斥的秦军在这样的残酷战斗之中崩盘。
    苻融采用的是以精锐兵马参与战斗,正面抵挡北府军的做法。这么做的代价便是,秦军主力精锐不得不面临大量阵亡的命运,但好处就是,秦军精锐可以抵挡住北府军凌厉的进攻,整个大军在态势上能保持围攻之势。外围的新兵和其他兵马不会在重压之下崩溃。
    谢玄心中焦灼之时,距离战场中心里许之外的1座小山顶上指挥战斗的苻融其实也心急如焚。
    战斗的进展是苻融不满意的。己方精锐兵马的不断死伤,换来的不是彻底的歼灭北府军的成果。反而战斗进行到现在,北府军的阵型尚未能分割突破,对方兵马越战越勇,反而向南推进了里许之地。这是苻融不能接受的。
    苻融心里其实对北府军充满了敬佩。1支伤亡已经近半的兵马,在这种绝境之下居然还能撑住。这是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和战斗力才成。苻融有些明白,为何在洛涧之战中,梁成和王显的5万大军1夜时间便被北府军击溃,死伤数万。北府军确实是可怕的对手。
    各人饮水,冷暖自知。其实苻融心里也清楚,现在双方兵马都在咬牙苦撑着。此时此刻,双方其实已经到了临界点,靠的完全是强大的意志力和信念来支撑了。这种时候,其实是最为危险的时候。崩溃可能会发生在1瞬间,平衡的打破往往就是意志力崩溃的时候。这种时候,若是顶不住压力,便只能成为失败者。
    “传令骑兵兵马,发动冲锋,不计伤亡。告诉张蚝,谁敢不遵号令,就地格杀。眼下是最为关键的时候,谁要是临阵退缩,便是我大秦的罪人,本人将绝不会轻饶了他。”
    苻融沉声下达了命令。他知道迟迟未能将北府军歼灭的症结所在,便是骑兵1直没能冲入对方阵型,将其分割。1旦骑兵能够冲破对方阵型,分割包围对手,则北府军便会陷入汪洋大海之中,被立刻歼灭干净。
    说起来,大将张蚝的表现令自己很不满意。之前自己命他率骑兵冲锋,他确实这么做了。但是北府军用密集的强弩打退了两次骑兵冲锋之后,张蚝便偃旗息鼓了。
    自己派人催促他进攻,张蚝百般推诿。给出的理由是,空间不够,山地障碍太多,骑兵没有冲锋的条件,需要等待时机。1会又说,等要待西侧两万骑兵杀过来,同时从东西两侧冲锋。1会又说,需要步兵顶住压力,给骑兵冲锋创造条件云云。
    张蚝的理由多多,但苻融知道,他真正的理由只有1个,他便不想让手下的骑兵死伤太多。换句话说,他想要收割战场,不肯为别人作嫁衣裳。
    战斗之前,张蚝便对苻融不用新兵和其他胡族兵马当炮灰的行为表示不满。那些人根本就是去消耗的,但苻融却让他们在外围呆着,派精锐兵士去硬扛。甚至要自己率宝贵的骑兵1开始便冲阵,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苻融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他也尽量的容忍张蚝这种领军大将。毕竟他们是中坚力量。但是,战斗顺利的情形下,他会容忍。但现在,双方处在僵持阶段,苻融必须要强令张蚝出击,为了给北府军压上最后1根稻草,必须要不计代价了。
    所谓不听号令就地格杀的话,其实就是说给张蚝听的。
    传令兵迅速前往传令,苻融吁了口气,将目光投向前方血肉横飞的战场。
    忽然间,身旁陪同的亲卫指着西边方向呆呆道:“大将军,西边那是起火了么?好像是寿阳城方向。”
    苻融1愣,转头往西边看去。只见淝水西岸方向的黑暗旷野之中,有烟火在地平线上闪耀。照的天空1片通红。那正是寿阳城的方向。
    苻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了揉眼睛仔细查看,不得不相信那确实是寿阳方向起了大火。那火势照亮了天空,显然不是1般的大火。难道说……
    苻融不敢想,脊背出了1层冷汗。
    就在此刻,十几骑从西侧飞驰而来,上了山坡后,1人高声叫道:“皇叔,皇叔。不好了,寿阳好像遭遇了敌袭,起了大火。定是粮草被烧了。陛下还在城里,不知道安危如何。”
    来者是苻丕。苻融怒喝道:“长乐公,你乱叫什么?还不住口!”
    苻丕1愣,这才明白自己不该这么喊叫。自己也是太慌张了,发现寿阳大火之后,心中顿时有了极为不好的联想,这才慌忙来找苻融。
    “陛下有3万羽林郎保护,当可无虞。至于那大火……即刻派人去查探,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长乐公,沉住气,莫要乱了军心。明白么?”苻融沉声喝道。
    苻丕忙道:“皇叔所言极是,我这便命人去寿阳查看。”
    苻丕拨马下坡离去,苻融转头再1次看向寿阳城方向,这1次他的心又往下沉了1截。只片刻时间,寿阳城的火势更大了。甚至已经能看到吞吐撩天的巨大火舌了。
    23十里之外,能看到火舌吞吐,那是怎样1场大火。唯1的解释只能是……粮草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