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代晋 > 第五四一章 助农
    午后时分,徐州衙署官员齐聚,会同淮阴郡官员浩浩荡荡数十人,跟随李徽前往南北城交界之地的广场。
    广场上,66续续已经有许多百姓齐聚于此。两天前,徐州衙署便发布布告,于今日午后在南北城交界广场召开大会。布告上说,来者自备口袋,官府将分发米面给百姓过年。另外,还将宣布新优惠政策,派发贵重礼物云云。
    本来天气寒冷,百姓们是不愿折腾的。但是既然有米面派发,那自然是要来的。毕竟许多人家生活困顿,年关难过,正自忧愁。所以,许多人其实是冲着分发稻米而来。
    通向北城的城门口,李徽等官员站在广场上谈论说笑。陶定在1旁站着,看着李徽同众官员说笑,心中有些奇怪。徐州衙署和本地官员这么快便同李徽打成1片了,倒也让人惊讶。自己本以为,他们的关系应该很紧张才是。
    看着百姓们聚集的差不多了,荀康向李徽道:“李大人,人差不多了,时候也不早了,是否可以开始了。”
    李徽点头微笑道:“开始吧。”
    荀康咳嗽1声,上前几步,站在1方搭建好的木台上。
    “诸位乡亲父老,本人荀康,诸位有礼了。”荀康团团拱手。
    “荀大人有礼。”
    “荀别驾,说好的发粮食呢?怎地还不发?”
    “是啊,我们等了许久了,什么时候发啊。”
    广场上数万男女老少有的还礼,有的纷纷叫嚷。
    荀康大声道:“诸位稍安勿躁,我们承诺的事怎会食言?诸位怎地如此没有耐性?便听不得几句话么?”
    众百姓慢慢安静了下来。荀康大声道:“新年将近,再过几天便是年下了。我徐州百姓也辛苦1年了。1年到头,自是想要过个安稳年。今年,诸位都知道,我徐州有大事发生,新任李刺史到任之后,心忧我徐州百姓日子艰难,治安败坏之风,所以立刻采取了措施。你们都亲眼见识到了。本官在此向诸位乡亲父老告知,李刺史发起的‘严冬’行动初见成效。过去1个半月时间,我徐州衙署,淮阴郡和海陵郡所辖各县雷霆行动,清肃地痞恶霸乡匪,惩办罪大恶极之徒。如今,共抓捕8百多人,罪大恶极处以极刑者3十余人。严厉打击了这些恶徒,整饬了治安风气,震慑了宵小之徒。连带处置了多名官员,罢官拿办,驱除出徐州。可谓是成果斐然,让我徐州1扫阴霾,诸位今年也能过个安心年了。”
    这件事,百姓们自然是全程目睹,并且拍手称快的。闻听荀康通报这个结果,人心大快,纷纷鼓掌喝彩起来。
    “多谢李刺史为我们撑腰。”
    “可算是做了些人事了。”
    “那些坏东西终于遭报应了。”
    “李刺史,今年初1十5我们要为你烧高香。”
    “……”
    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陶定看在眼中,若有所思。
    耳边传来李徽的低声说话:“陶太守,你有何感想?”
    陶定忙道:“下官惭愧。”
    李徽道:“陶太守,老百姓们苦的很,这本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保护他们,这是我们为官者的职责。现在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他们便如此的感激我们。所以,陶太守该好好的想1想这其中的道理了。”
    陶定吁了口气,沉声道:“下官谨记。”
    荀康摆摆手,示意百姓安静下来。继续大声说道:“诸位安静。严打行动还要继续,我徐州衙署将会同地方郡县保持高压态势,常态化整饬治安,打击不法之徒,整肃我徐州治安。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徐州成为大晋最安全,最安心的地方。如李刺史所言,将来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遵老爱幼,和睦融洽’。希望诸位和我们1起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到那时,我徐州不再是别人厌弃之地,而是人人都向往前来的地方。诸位乡亲父老,你们说好不好?”
    “好!”众百姓轰然叫好,气氛热烈之极。
    荀康笑道:“甚好,咱们上下齐心,必能达到。当然,那些事非1蹴之功。眼下我们还要过好这个年。李刺史知道乡亲们日子过的苦,甚为忧心。故而同我们商议之后,决定今日为乡亲父老发放1些米面吃穿之物,算是送给徐州百姓的新年利是。今日但凡到场百姓,人人有份。没来的也不打紧,回去通知1声,从今日起,连发3日,1直到腊月2十9。诸位要明白,今日所发之物,从官库之中调拨,以及本地官员大族捐助的。这是我等徐州官员和本地大族对百姓们在1番爱护。数额颇为巨大。特别是李刺史,他可是将未来1年的俸禄全部捐助了出来的,这1点你们要明白。”
    百姓们纷纷拱手,大声道谢。
    李徽皱了皱眉头,荀康这是自作主张的说了这些话,什么捐助1年俸禄,根本没有的事情。自己只要他说清楚,这些钱粮是抄没之物罢了。确实官员大族们拿了1些,自己也出了些钱,但那不是重点。荀康这么说,便是硬要给自己提高声望,拉拢人心了。
    “大人捐助了1年俸禄?”陶定讶异问道。“下官也当捐助1些才是。”
    李徽微笑摆手道:“陶太守,那些是抄没官员的财产,他们从百姓头上搜刮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本官也出了些,不过只是少数。这也不是强行要求的,1切出于自愿。”
    陶定点头,心想:“原来抄没的官员财产是用来赈济百姓了,并非他独吞了,看来自己是想错了。”
    台上,荀康大声道:“诸位请看城墙西首,那便是给你们的粮食和衣物。”
    所有人往西侧城墙下看去,才发现那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1排棚舍,足有数十间之多,以幕布遮盖住了。此刻荀康1声令下,数十名兵士扯住幕布拉下,顿时棚舍之中堆叠的满满当当的粮包、衣帽鞋子等全部映入眼帘。堆得像是1座座小山1般。
    百姓们大喜欢呼,高兴之极。见到了这些东西,终于不用担心今日会空手而回了。1时间,人人喜笑颜开,喧闹不已。若不是有兵士在前面拦着,怕是已经要冲过去了。
    “诸位稍安勿躁,1会再去领粮,还有其他的东西呢。”荀康大声笑道。
    众百姓闻言纷纷4下张望,却没见还有其他地方有东西堆放。东首的城墙根下倒是有棚舍,但是里边空无1物。
    “来,将牲口都赶出来。”荀康转身大声叫道。
    众人随着荀康的目光看去,只见通向北城的城门口方向1片嘈杂的吆喝声。1头角上扎着红绸带的大水牛踢踏踢踏的走了出来,后面跟着1人牵着缰绳,拿着枝条。
    众人正自纳闷,却赫然发现,城门口出来的可不是1头牛,源源不断有大水牛从城门口出来,角上都绑着红布。足有56十头大水牛从北城门口被赶了出来。
    这还没完,后面跟着青骡黑骡以及嘴唇歪来歪去的毛驴。甚至夹杂着78匹毛色乱糟糟的老马。这些牲口源源不断像是变戏法1般的冒了出来,1排排站在众人,面对着众百姓,瞪着铃铛大小的眼睛和百姓对视。
    有心人大致估算了1下,足足有两百8十多头牲口。
    “这是……莫非还要发牛肉驴肉给我们吃?要宰了这些牲口么?”百姓中有人说道。
    “你怕是昏了头,这么贵重的牲口,杀了让你吃肉?宰牛吃肉是要砍脑袋的。”
    “就是,吃牛马骡子,你是馋疯了么?”
    “我只是猜猜罢了,没说要吃啊。那你们说,这些牲口做什么的?难道是白送给我们百姓的么?”
    “我怎知道?莫名其妙。”
    “……”
    百姓们议论纷纷之际,荀康大声道:“诸位乡亲,李刺史为了让乡亲们能够更好的耕地种粮,安居乐业。最近这些天,冒着严寒大雪,4处求购。花费了无数的钱财,跑了许多路,为乡亲们准备了这新年的大礼。这里有牛马骡驴共计两百8十3头,都将要送给我淮阴郡耕田种地的百姓们。让你们明年能够更好的耕田种粮。全部不要1文钱,白送给你们。”
    “啊?当真白送。这还了得?”百姓们瞠目结舌,1阵喧哗叫闹之声。
    1群毛驴似乎受到了百姓们的喧哗声感染,1个个撅唇撇嘴龇牙张口大声‘啊啊啊’的叫嚷起来。旁边的骡马嫌弃的喷着鼻子,鄙夷的瞪着它们。1时间百姓的喧闹声,驴儿的嘶鸣声响成1片。口中喷出的蒸汽喧嚣而上,像是开了锅1般。
    “稍安勿躁,听我说。牲口是白送的,但需有个小小的条件。李刺史制定了助农计划。助农计划的第1步便是鼓励百姓多开荒种地。从此刻起,凡开垦6十亩荒地种粮食庄稼的,可免费领1头牛回家。凡开垦4十亩荒地者,领骡马1头回家耕作。开荒3十亩者,领驴1头。这些牲口为开荒者私人所有,只要不杀了吃肉,不虐待它们,官府便不会管。生了小牛小马驹子什么的,也都归你们所有。另外,新开垦的田亩,两年之内,无需缴纳粮食,都归你们自己所有。第3年才会按照下等田亩纳粮。诸位,听明白了么?若有愿意领牲口的,现在便可上前签署契约,领取牲口了。”
    荀康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