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恶徒 > 195 围困
    捷列克河畔,距离达吉斯坦与车臣边境不足5公里的51镇,大批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十几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将整个不大的小镇围了个水泄不通,天上,还有3架直升机在不间断的盘旋,其中两架是米-24型的攻击直升机,剩余1架离得比较远的,则是属于达吉斯坦国家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直升机。
    伊拉克利的估计没有错,在结束了市国立医院的战斗之后,尽管萨夫瓦宣称要去追杀市区内别的恐怖分子,但实际上,安保公司的武装人员随后就再没有找到参战的机会,不是恐怖分子被全部消灭了,而是由市政厅、内务部以及紧急赶过来的第42摩托化步兵师独立摩托化步兵旅指挥部成员,联合组成了1个临时的应急指挥中心,这个应急指挥中心认为,包括“伊泽梅斯”安保公司在内的各个民兵组织,根本没有应对这种冲突的能力,因此,拒绝让他们参与行动。
    恐怖分子们对基兹利亚尔市区的袭击,发生在早上5点钟的时候,就像伊拉克列他们之前判定的那样,这1伙由两百多人组成的恐怖分子队5,在进入市区之后就分做了两路,他们对市政厅、内务部等地发起了短暂的佯攻,同时,以主力袭击了市内的两家医院。
    在其中,袭击市国立医院的那1支恐怖分子,有6十余人,显然是由拉杜耶夫亲自指挥率领的,他们在萨夫瓦的安排下,几乎被尽数剿灭,拉杜耶夫本人也在战斗中被击毙,只不过现在消息还没有公开,而是被萨夫瓦刻意隐瞒了下来。
    不过,袭击另1处医院的恐怖分子们,显然是意识到情况不对了,他们在控制了国立康复医院之后,与基兹利亚尔内务部的部队对峙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才在上午将近8点钟的时候,裹挟着4百多名人质,沿捷列克河向市区西南部转移。
    由于投鼠忌器的缘故,内务部方面不敢采取任何行动,只能在谈判中向恐怖分子们做出妥协,不仅为对方提供了转移的车辆,还为他们提供1定的食物和饮水。
    到了上午9点4十分,这1伙恐怖分子离开市区,向车臣境内转移。直到这个时候,莫斯科方面的决定才姗姗来迟,作为联邦现任内务部部长的库利科夫转达了总统父亲的命令:联邦不再与车臣恐怖分子做任何妥协,在基兹利亚尔展开恐怖袭击的武装人员,必须无条件释放全部的人质,才能获准返回车臣。
    除此之外,库利科夫本人也在火速飞往基兹利亚尔,而作为联邦特战部队的王牌,“信号旗”部队也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基兹利亚尔。
    有了总统父亲的命令做背书,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做出决断,1架米-24直升机直接炸毁了捷列克河上的1座大桥,截断了恐怖分子们由该方向上返回车臣的通道,与此同时,第42摩步师所指挥的部队,迅速采取行动,试图将恐怖分子们合围在捷列克河东岸地区。
    但随后1段时间里,连番的闹剧开始上演。
    第42摩步师所属的部队,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占了8成以上,出动的十2辆步兵战车中,所有的炮手全都是新兵,在参加此次行动之前,这些炮手人均实弹发射的次数为1次,注意!这里所说的实弹发射次数,指的并不是参加过1次训练,而是就打过1发炮弹。
    于是,在遭遇了恐怖分子之后,这支参战的摩托化步兵不仅毫无战法可言,而且状况百出:什么为了躲避对面打过来的火箭弹,导致两辆步兵战车撞到1块的;什么战车行进过程中,陷阱河泥里的;甚至还有战车内备了炮弹却没有备好机枪弹链的。
    捷列克河畔的战斗持续了4十分钟,结果就是百余名恐怖分子成功突出包围圈,沿来路返回,逃到了51镇这个地方。
    交战中,恐怖分子被击毙十2人,击伤9人,而第42摩步师所属作战人员,阵亡6人,受伤十4人,还有两辆步兵战车受损。最重要的是,被恐怖分子挟持的人质,死亡3十6人。
    另外,在此之前,恐怖分子们刚刚从51镇经过,没人想到他们还会再回来,所以,内务部方面安排了大量的警察,想着跟过来维持秩序,同时,也是为了表现1下存在感,结果,恐怖分子们去而复返,在51镇附近将内务部近百名警察,连同来看热闹的普通民众,总计百余人,全都绑做了人质,至此,恐怖分子手中所控制的人质数量,直接突破了6百人。
    河畔边的坡堤上,萨夫瓦将手中的烟头丢了,而后重新拿起望远镜,朝着远处的丛林边缘地带看过去。
    此时,日头高挂中天,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不过,远处镇子上的枪声却依旧激烈的响个不停。
    不得不承认,特种部队的反应速度就是快,此前,“信号旗”部队的1支,驻扎在伏尔加格勒,从上午8点多做出决策,到现在特种部队赶到现场,前后也不过才3个多小时的时间。
    不过,按照伊拉克利的说法,这支“信号旗”部队只是两个小队,还不到3十人,单以他们的数量,是解决不了困守在镇子中的那些恐怖分子的——特种部队也是人,又不是神,以1当十的能力在影视剧中或许存在,但在现实中,可能性不太高。
    所以,这支“信号旗”部队虽然赶过来的很快,但他们立刻投入战斗的可能性却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得等更多的作战小队赶过来,根据伊拉克利的判断,要想在剿灭恐怖分子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平民伤亡,他们至少要有6个小队投入战斗。
    51镇的地形就像是1个短柄的管钳,这个管钳头朝东北,柄朝西南,就那么横放在1片广袤的丛林边缘,管钳的柄尾部位,枕着河面已经结了冰的捷列克河,钳子头部则枕着丛林。
    那些恐怖分子很狡猾,他们并不是散布在整个镇子上,而是集中躲藏到了镇子的1所学校里,那里是镇子的中心位置,大大小小的建筑非常多,还有1个足球场大小的室内体育馆。最麻烦的是,数百名人质并没有被集中在1块关押,他们被分散在十几栋建筑内,在人手不够充裕的情况下,想要同时将所有的人质都救出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实话说,类似这样的局势,放到谁手里都会感觉棘手,至少萨夫瓦不认为自己有本事能够完美的指挥这样1场高难度的营救行动,而幸运的是,这个麻烦怎么也轮不到他来操心,如果不是为了做足姿态,他早就回去搂着伊莉娜姐妹两睡觉去了,谁乐得在这里浪费时间啊。
    在望远镜的视界中,镇子外围已经由军方设立起了封锁线,在这种情况下,藏身在镇子里的恐怖分子是不可能脱逃的,但在短期内,兵力不足的特种部队也不可能展开强攻,因此,双方很可能还要继续谈判,对于应急指挥中心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那些恐怖分子能够将人质全部释放,至于是否允许恐怖分子们安全离开,倒是次要的事情。
    尽管不了解外加的情况,但萨夫瓦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基兹利亚尔发生的事情,肯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传开了,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这只是1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但在俄罗斯联邦内部,这却是1个足以震撼所有人的突发性事件。
    回想之前布琼诺夫斯克市遇袭的时候,莫斯科的态度是与巴萨耶夫进行谈判,只要能够保证人质的安全,联邦可以在车臣问题上做出让步。而这1次呢,总统父亲下达的命令,却是要求恐怖分子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而所谓的“无条件”,其实就是表明联邦不接受恐怖分子提出的任何条件。
    不要以为总统父亲是个多么有决断的人,实际上,面对着即将展开的新1轮总统大选,他是绝对不希望看到大量民众在恐怖袭击中伤亡的,因为那会激起民间对他的不满情绪。但是话说回来,他更清楚的1点是,在如今的俄罗斯联邦,从军方到民间,乃至于政界,对其软弱的不满情绪显然更加的强烈。
    换句话说,如果在基兹利亚尔恐袭事件中,有大量的民众伤亡,那么联邦民众对他的不满会有所攀升,但如果他再次选择向恐怖分子妥协,那么即便空袭事件中没有人员伤亡,联邦民众对他的不满,也必然会有1个大幅度的攀升。
    选择软弱会损失声望,选择强硬同样也会损失声望,在这种情势下,总统父亲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显然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萨夫瓦扭头看向不远处的伊拉克利,他略1思索,而后伸手朝镇子外那些聚集在1起的官员们指了指,说道:“伊拉克利,你去和他们接触1下,就说咱们伊泽梅斯安保公司,愿为解救人质的行动提供1切力所能及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