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恶徒 > 103 群鳄环伺(3)
    “中国人已经出局了,”光线昏暗的办公室内,古鲁寥夫少校坐在那张因堆满杂物而显得异常凌乱的办公桌后面,1边吸着烟,1边蹙眉说道,“没有人选择支持他们,所以,尽管他们开价很高,但上校却不愿意沾惹那些麻烦,相比起中国人,上校认为安扎利那边的代表,才是最有诚意的。”
    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维克托单手撑着下巴,安静的听着这位少校的介绍,心里对徐建军之前含糊的说法非常不满,很显然,对方向他隐瞒了太多的重要信息,若是提前就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的话,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参与进来的。
    相比起谢梅利泽,古鲁寥夫少校对10257号试验舰的情况更加了解,毕竟他本人就是参与者之1,站在他背后的波克隆斯基上校主要负责远程操控,从未直接出过面,因此,围绕着10257号舰所产生的1系列竞争,他的心里清楚地。
    实际上,早在91年的时候,也就是苏联正式解体,造船工业部进行机构重组的之前,时任的造船工业部部长的别洛乌索夫便与时任的海军总司令切尔纳温下达过1个联合命令,要求各地的造船厂,将试验性的舰只全部“去掉武装,加以回收”,说白了,就是要求把这些试验舰全都拆毁了。
    但是,这项命令传达到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的时候,那场震惊世界的政治事件已经爆发了,由于当时的局势不明朗,再加上心里的确是舍不得,造船厂的3位主事者:负责场内日常管理和党支工作的厂长安德里安,负责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监察工作的尼科尔斯基,以及负责保卫工作的波克隆斯基,便没有执行之前当时下发的这份联合命令,并将10257号试验舰保存了下来——这艘试验舰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也成为了整个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最为宝贵的资产。
    在那之后不久,强大了半个多世纪的苏联,就那么毫无征兆的分崩离析了,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也在这场时代的大变局中,被丢到了1个所有人都看不见的犄角旮旯里,直到前年,1家打着贸易公司名头的中国企业找上门来,提出了想要收购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这家看上去似乎已经毫无价值的造船厂,才重新回到1些人的视线内。
    当时,身为厂长的安德里安,参与了与那家中国企业的洽谈,但不知道什么缘故,双方在谈了3轮之后,突然就偃旗息鼓了。随后不久,就是席卷全联邦的私有制改革,按道理说,作为1家军工性质的造船企业,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是不会被纳入到私有制改革名单中去的,但诡异的事情很快出现,在前年岁末所公布的阿斯特拉罕40家中小型私有化改革的企业名单中,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的名字赫然出现了。
    这场私有化改革在去年8月份完成,造船厂的4百余名退休工人、两百余名在职工人,每人分得1万股的股份,总计为7百2十万股的股份,而厂内的领导层,则每人分得十万股股份,总计为3百6十万股,这样总合下来,整个造船厂的股份,大概就被分成了1千万出头的样子。
    当时,按照阿斯特拉罕主持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机构评估,这样的股份制改造,等同于是给造船厂的每位工人,发了4十万左右的卢布现金,最重要的是,从此以后,工人们将真正成为造船厂的股东、主人。既然他们已经成为了企业主人,那么过去由政府发放的退休金,今后就不再发放了,厂里的退休工人可以靠造船厂发下来的分红,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在当时看,这1切似乎都很美好,总统父亲主导的私有化改革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圣明之举,全联邦的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缠绵病榻的待死老人,都应该感谢总统父亲的圣恩,毕竟大家伙的日子都有盼头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大家就能过上美利坚式的幸福生活了。
    但没过多久,这种甜蜜的幻想便破灭了,有1个流言开始在造船厂的工人们中间流传:红色巴里卡德造船厂只是1家试验性的船厂,它本身没有任何的造船能力,因此,它也创造不了任何价值,而1个创造不了任何价值的企业,又哪来的收入和利润?所以,工人们手里拿着的那些股份券,其实根本不值钱。
    最重要的是,卢布贬值的速度太快了,私有制改革时,4十万卢布的现金似乎还有些购买力,但半年时间过去,普通人1个月的薪水都快要涨到这个数了,换句话说,再等上1段时间,那张1万股的股份券,可能也就是1张擦屁股纸了。
    这种恐慌情绪迅速在造船厂的工人们中间散播,有人耐不住性子,开始低价将手中的股份券销售给别人,幸运的是,身为厂长的安德里安显然对造船厂很有感情,他不知道从哪儿搞到的资金,开始溢价收购工人们手里的股份券,就这样,到去年年末的时候,安德里安凭借着手中所掌握的近6百万股份,成为了造船厂的最大股东。随后不久,他重启了与那家中国贸易公司的谈判。
    “很多人都说,安德里安用来收购工人股份券的那些钱,是由那家中国企业提供的,这里面存在1场阴谋,”古鲁寥夫少校的烟瘾很大,他手里的烟几乎是1支接着1支的抽,“至于真实的情况......”他耸耸肩,“谁知道呢,大家知道的1点是,安德里安在1月底的1场车祸中被撞死了,安全机构认为他涉及到了1系列的经济犯罪活动,并据此冻结了他的个人资产和股份。从那以后,那家中国公司就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安扎利公司和塔尔基克公司。”
    按照古鲁寥夫的说法,塔尔基克公司虽然名为1家贸易公司,但它的真实背景,其实是土耳其的军工企业,说的更直白1些,这家公司的幕后出资方,就是土耳其著名的朱尔朱克海军造船厂,为了拿下那艘10257号试验舰,这家贸易公司在尼科尔斯基的身上下了重注,据说,尼科尔斯基的两个儿子都被送到了加拿大定居,除此之外,他先后从塔尔基克公司拿到的钱,估计也得有个上千万美元了。
    听着古鲁寥夫的介绍,萨夫瓦禁不住想起了当初徐建军跟他说过的那番话,嗯,尼科尔斯基果然是个硬骨头,不好啃,而不好啃的直接原因,估计就是给的好处太少啊。
    至于安扎利公司,同样也有着非同1般的背景,人家的背后就是伊朗鼎鼎大名的安扎利造船厂,换句话说,如今围绕着10257号试验舰所展开的争夺,其实就是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争夺,在高加索这片地方,中国的影响力还真是没办法与这两个国家相提并论。
    萨夫瓦甚至有理由怀疑,当初安德里安的死,或许就不是1场车祸那般的简单,他之所以死,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站位没有站对。
    说真的,在最初从徐建军那里获悉10257号舰这件事的时候,萨夫瓦还是很有兴趣的,他甚至野心勃勃的想着将整艘舰都拿下来,但是现如今,在了解到真实的内情之后,他是毫不犹豫的退缩了。还是那句话,萨夫瓦虽然有野心,但却从不贪婪,他绝不允许欲望盖过理智,而在10257号试验舰这件事上,最理智的决定,就是离着它远远地,以他现在的体量,别说是和人家争了,哪怕是被人家擦上点边,也能让他落个骨断筋折的下场。
    别说是萨夫瓦了,就连谢梅利泽与丹尼拉在听了这些内情之后,都没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他们的体量与库利姆这种人比起来,自然是很大的,但若是与围绕在10257号试验舰周围的这些巨鳄比起来,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是。
    在古鲁寥夫少校的办公室里待了半个多小时,在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萨夫瓦从口袋里掏出1个鼓囊囊的信封,轻轻放到少校凌乱的桌子上,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信封放下之后,便转身跟着谢梅利泽两人出了办公室。
    落后半步的古鲁寥夫看到了他的动作,自然也看到了那个信封,他在绕过办公桌的时候,顺手将那个信封拿起来,1边将萨夫瓦他们往外送,1边打开信封的袋口,朝着里面看了1眼。
    信封内是厚厚的1沓绿色钞票,那是硬通货美金,古鲁寥夫当然认得出来。
    他不动声色的将信封揣进怀里,而后紧赶两步,追到萨夫瓦的身边,笑着说道:“萨夫瓦少尉是在苏拉克边防所?”
    “是的,少校,”萨夫瓦也没多想,他点点头,应了1声。
    古鲁寥夫点点头,似乎意味深长的说了1句:“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