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恶徒 > 015 新去处
    带着1丝疑惑,萨夫瓦将手中的文件翻开,却赫然发现,这竟然是1份调职令,其具体内容,是将他从第76空降师的现有部队,调往北高加索第14边防分局,担任第129边防大队下属的苏拉克边防所负责人,军衔级别为少尉。
    如今的俄罗斯拥有6十个边防分局,每个边防分局都是团级的配置,每个边防分局下面,拥有若干个边防大队,属于营级配置。至于边防所,则是归属于边防大队的下属分支,大部分边防所都是连级配置,少数重要地区的重要边防所,则是营级配置。
    在苏联时期,边防军系统是属于国家安全机构统管的,而在苏联解体之后,整个俄罗斯到处都很混乱,边防军系统自然也不例外,在最初的几年里,就连国家安全机构都被解散了,也就是说,边防军的直管部门都缺失了,因此,这个庞大的系统有多么混乱,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直到独立两年后,俄罗斯联邦的安全部才组建起来,边防军便被纳入了这个机构的管辖范围,但是很快,联邦又成立了边防军总司令部,于是整个边防军系统又从安全部独立出来,成为了1个单独存在的机构。而到了去年,边防军总司令部被撤销,该系统又更名为联邦边防局,至此,整个边防军系统便彻底与国家安全机构以及军事机构脱离了关系,成为了1个具有军事职能的行政部门。
    实话说,除了这些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外,萨夫瓦对边防军系统以及那个所谓的苏拉克边防所,毫无了解,当然,他更不知道科托利诺夫为什么要将自己弄到这个地方去,但他了解的1点是,1般人要想拿到这份调令,肯定是非常的不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萨夫瓦现在还在军队服役,而且他不是义务兵,而是合同兵,在车臣战事不顺的情况下,他这样的合同兵想要顺利退5都不是1件容易事,更何况还是从军队系统内,直接调到边防军这样的行政系统中去,这种事,若是没有高层人物插手,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这就是你的第2个选择,”科托利诺夫等着他将文件看完,这才笑着说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我不明白,”萨夫瓦左手拿着文件,右手在身前无意识的摆动两下,说道,“这......”
    “亚历山德,你知道,就是那天在咖啡馆里和我1起的那个人,”科托利诺夫说道,“苏拉克边防所原来是由他负责的,现在,他已经死了。”
    “所以......”萨夫瓦抿了抿嘴唇,用疑问的语气说道。
    “所以,需要有人去接替他,”科托利诺夫耸耸肩,说道,“我调查过你的情况了,即便是你能以伤员的身份退5,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你孤身1人,即便是回到家乡又能做什么呢?我想,你恐怕连1份正经的工作都找不到吧?在哈萨维尤尔特,你救了我,我给你1份回报,这就是我要做的。当然,在苏拉克边防所,你也能帮到我,我们算是互帮互助。”
    萨夫瓦又低头看了看手上的调令,问道:“我想先了解1下苏拉克边防所的情况。”
    “苏拉克你知道吧?它就在苏拉克河的河口,”科托利诺夫说道,“而苏拉克边防所就在苏拉克以北3十公里的地方,距离马哈奇卡拉港口不到6十公里。在那里,我有1些小生意需要人照看,过去,1直都是亚历山德在负责,现在......”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扭头看了看萨夫瓦,转口道:“你先在这份调令上签好名字,然后,我会详细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
    苏拉克河就在达吉斯坦境内,它连通着里海,萨夫瓦能够大概想象到这个边防所的位置。
    当科托利诺夫将这番话说完的时候,萨夫瓦并没有多做犹豫,他甚至都没有多问,直接从储物箱里拿出1支笔,在调令的最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不知道科托利诺夫在苏拉克那边的生意究竟是什么,但他知道的1点是,这个看上去似乎人畜无害的家伙,背景非常深,对方看似给了他两条选择,实际上,他真正能选的,就只有第2条。在科托利诺夫看来,他给出的选择似乎是好意,但若是萨夫瓦拒绝了这份好意,天知道这家伙会怎么做。
    当然,萨夫瓦也可能是想多了,没准科托利诺夫就是单纯想要给他1个很好的安排呢,但作为弱势的1方,萨夫瓦不能因为1个“可能”便去冒风险,他必须选择最妥帖的那条路。
    除此之外,萨夫瓦未尝没有搏1搏的心思,正如科托利诺夫所说的那样,即便是他顺利从军中退5,本身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可循,他是孤家寡人1个,与其退5后面临茫然的未来,还不如接受对方的建议,去苏拉克那边做1番尝试。科托利诺夫在苏拉克所做的生意或许是不合法的,但在如今这个粪坑1般的俄罗斯联邦,人们更加在乎的,是能不能赚到,而不是生意合不合法。
    再者说啦,苏拉克那边再危险,还能比战争前线更加的危险吗?
    “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看着萨夫瓦在调令上签了字,科托利诺夫伸手过来,在他肩膀上用力拍了拍,笑道,“现在,我们是真正的自己人了,放心,你肯定不会为了今天这个决定而后悔的。”
    苏列夫肯特,捷列克河畔的1座小城,城区人口不足两万,其中超过百分之8十的居民都属于阿瓦尔族人,作为科托利诺夫的密友,沙米尔就是阿瓦尔族人。
    临近黄昏,城区东郊的卡拉哈尼村,1处紧紧傍依着捷列克河的葡萄园内,科托利诺夫与萨夫瓦两人盘腿坐在1张松软的毯子上,1边眺望着近在咫尺的那条大河,1边小声的交谈。
    此时才刚刚进入3月份,在经历了1个漫长的严冬之后,天气回暖的迹象还不是很明显,不过,河面上的冰却已经全部化掉了,远远看过去,甚至可以看到河滩上,已经有了些许的青绿色。
    离着两人不过56米远的地方,1堆篝火已经被点燃,3个穿着阿瓦尔族传统袍子,头戴围巾的女人,正将1只宰杀干净的羊架到篝火上。
    “......十2艘船,每艘船都必须搭配上我们的人,”科托利诺夫端起小茶几上的酒杯,轻轻抿了1口酒,继续着刚才的话题,“你应该知道,在利益的面前,任何人都不可靠,所以,每1分钱都必须死死盯住,否则的话,它就会被别人偷走。我们不仅要在每1艘船上都安排好自己人,而且要对跟船的人实行轮替的制度,如果总是安排1个人跟固定的1条船,那么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个自己人已经站到对面那边去了......”
    科托利诺夫正在介绍的,就是他在苏拉克那边的生意。这家伙与某些人合伙,在苏拉克河口以北的利沃夫斯基沼泽区边缘,弄了1个偷猎码头,总计十2条渔船,为他们日夜不停地捕猎鲟鱼。
    里海的鲟鱼鱼子酱举世闻名、价比黄金,在前苏联时期,这里出产的鱼子酱每年都能为国家换汇巨量的外汇。不过,为了保持鲟鱼的稳定供应,当年的苏联政府与同为里海沿岸国家的伊朗签有协议,双方都对捕猎鲟鱼的规模和时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且严禁私人捕捞。
    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当年两国所签订的协议已经作废,除此之外,里海的沿岸国家从当初的两个,变成了现在的5个,于是,偷猎的现象就开始变的日益泛滥。而最近两年,随着联邦边防局的成立,边境缉私的工作划归了边防军来负责,在里海沿岸地区,打击非法的鲟鱼捕捞行为,也是边防军的职责之1。
    科托利诺夫没有说他的合作者是谁,但他们的能量无疑是巨大的,因为在他交代给萨夫瓦的工作中,主要的两项就是:保护他们自己的捕捞船,同时打击那些不明身份的非法捕捞船。
    与此同时,科托利诺夫还要求萨夫瓦安排人跟船,对每1次出海捕捞的鱼获量做好统计,很明显,他对那些合作者也不是完全信任的。
    “负责运货的车,每3天会去1趟,”科托利诺夫将酒杯放回到桌上,又拿过酒瓶,替萨夫瓦面前的酒杯斟满,这才继续说道,“你1定要记住,将每次的出货量统计下来,我会定期找你核实。也就是说,你需要统计的数据有两个,1个是渔船出海时的渔获数据,1个是每次出货的量。”
    萨夫瓦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边防所的1切事务,都由你来负责,”科托利诺夫说道,“我给你的忠告是,要想做好这件事,就必须坐到手要狠、心要硬、胆子要大,只要能保证生意不出问题,你在那里做什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