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皇后她一心想登基 > 第19章 突然忆起过往
    第19章 突然忆起过往
    “阖宫嫔妃,自不必多说。”崔灿雯有条不紊的吩咐着。
    王福都听的有些傻眼了。
    陛下这是突然良心发现,还是准备另辟蹊径,以孝治天下了?
    “那坤德殿和雨露殿呢?”王福斟酌着,壮着胆子问道。
    崔灿雯凝眉,喜庆的日子,提晦气的玩意儿,有意思吗?
    “询问下皇后身体可还有恙。”
    “另,开朕私库,你亲自去选些适合皇后的首饰玉器送去坤德殿,让皇后打扮的精神点儿,莫要在命妇妃嫔,以及太后面前失礼。”
    “并且,转告皇后,不想同归于尽,就三缄其口,耐心等着。”
    “至于雨露殿……”
    “王福,你脑子是被驴踢了吗?”
    “太后回宫,命妇皆在,这样盛大的场合,你觉得林才人那见不得光的身份适合出席吗?”
    “添堵?”
    王福垂下的眼眸中,有一丝探究之色。
    陛下怕不是忘了前些日子,在床榻之上,还激情澎湃高声呐喊许林才人三品婕妤之位。
    不是他想偷听,实在是塞耳都堵不住陛下亢奋的声音。
    帝王心,善变的可怕。
    尤其是在床榻上欢愉时,帝王所说的话更当不得真。
    “老奴这就去安排。”
    太后回宫的消息,让众后妃心中一喜。
    太后坐镇,陛下总不至于还那般明目张胆的独宠林才人,好歹得雨露均沾。
    这后宫,还是得看皇后和太后的眼色。
    王福带着一溜烟的小太监前往坤德殿送赏赐。
    梁少渊直挺挺站着,不行礼,不谢恩。
    但望向王福的眼神中,满满的热切和激动。
    他终于再一次见到了陪着他长大的太监总管了。
    王福:两日不见,皇后越发像棒槌了。
    明目张胆不将陛下的恩赏看在眼中,着实有违崔家家风。
    王福抬手,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们放下赏赐便转身门外等候。
    “问皇后娘娘安。”
    就在梁少渊打算开口之际,王福先一步说话了。
    “陛下让老奴转告娘娘,如果娘娘不想同归于尽,便按旨行事。”
    “老奴告退。”
    梁少渊:同归于尽?
    不,他还没过够帝王瘾呢。
    崔灿雯这个乱臣贼子竟然敢威胁他。
    最可怕的是,他还真的被威胁到了!
    离开坤德殿的王福隐隐约约听到身后有道肝肠寸断百转千回的声音在呼唤他。
    嘶……
    不顾一身的鸡皮疙瘩,王福加快了脚步。
    皇后娘娘这声声不绝的呼唤,就好似他们之间有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梁少渊看着都要小跑起来的王福,脸黑了。
    “恭喜娘娘,解除禁足。”
    “太后娘娘回宫,一定会为娘娘做主的。”
    坤德殿上上下下,欢天喜地,根本无法对梁少渊感同身受。
    梁少渊一阵心虚,太后于清望观中为先帝,为两位皇兄祈福,不理外界纷扰,自然也不知晓他兴师动众将先帝太妃迎进宫的事情。
    若太后听闻,怕是会斥责他大不孝。
    一句不孝,便会让他本就不高的声望坠入深渊。
    太后与先帝爷伉俪情深,携手数十年风雨,在朝堂之上亦是颇有威信。
    一旦发难,他无力招架。
    好吧,那就先让崔灿雯顶着吧。
    梁少渊怯怯的只想着逃避。
    他这可不是软弱,而是识时务。
    堂堂一国之君,金尊贵体,怎能以卵击石。
    似乎不需要太多挣扎,梁少渊遍说服了自己,甚至还在内心隐隐期盼着,要么崔灿雯替他受罚应对千夫所指,要么就替他解决问题。
    来日,他回去,也好坐享其成。
    “来人,给本宫梳妆。”
    因着来月事折腾半宿,梁少渊眼角下有许青色,脸色也苍白的吓人。
    这样一副鬼样,自然担不起皇后母仪天下的雍容华贵。
    白露应声上前,绾发,敷脸,腮红,描眉,口脂,钿……
    然后,换上了钿钗襢衣,插上了贵气华丽的九尾凤钗。
    一番操作,端庄明媚,犹如御园中最雍容的牡丹。
    似有洛神之姿,却比之洛神添了人世间的矜傲与明朗。
    “小姐,怎样?”白露俏皮的开口。
    梁少渊看着铜镜中映出的那张脸,下意识点了点头。
    他好像从未认真看过崔灿雯。
    年少时,崔灿雯圣眷正隆,清河崔氏更是蒸蒸日上。
    所有人都知道,崔灿雯绝不会屈居人下。
    那时,他只是一个不显眼的皇子。
    而崔灿雯就如高悬天边的艳阳,散发着耀眼光芒,身边簇拥着无数。
    就连人人称道的二皇兄,都追随在崔灿雯身后。
    那时,大皇兄早已在皇陵安息。
    几乎所有人都说,二皇兄册立为太子时,便是崔灿雯为太子妃时。
    崔灿雯与二皇兄年龄相仿,都略长他几岁,所以那时的他鲜少与之有交集。
    偶有关于崔灿雯的消息传入他耳中,都是世人的盛赞,与之伴随的也是二皇兄少年将军的美名。
    至于他,在二皇兄战死前,长安城中从未有半分关于他的传言。
    再后来呢!
    二皇兄死了……
    那个时时刻刻与崔灿雯的名字同时出现的二皇兄死了……
    梁晟熠。
    也是极尽耀眼灿烂之意。
    崔灿雯的名声,一度消失在长安城。
    那年,他十七岁,崔灿雯二十一岁。
    再次痛失爱子,加之旧伤复发,精力越发不济的父皇,将他册立为东宫太子。
    但,赐婚圣旨迟迟未下。
    明眼人都知道,父皇和母后早在大皇兄病逝的那年,就将崔灿雯视为唯一的太子妃。
    父皇母后在等崔灿雯松口。
    只是,崔灿雯在二皇兄的噩耗传入长安的那天起,她便离开了。
    有人说,她回清河了。
    也有人说,曾在凉州见过她。
    真真假假,都也只敢在私下说说罢了。
    大概是,大半年后,崔灿雯返京了。
    无人知晓父皇与崔灿雯在宣政殿谈了些什么,他也不知。
    他只知道,不久后,赐婚圣旨下了。
    除却太子妃,父皇还顺带赐了两位太子侧妃,一位庶妃。
    太子妃,毋庸置疑,便是崔灿雯。
    而太子侧妃,一位是现在的郑淑妃,他自己求的。
    一位是嫁入东宫一年便香消玉殒的裴家女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