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七零:科研大佬坐拥亿万物资 > 第561章 过年
    “抱歉,我来晚了。”
    苏筱不好意思地冲大家吐了吐舌头,快步跑到她奶奶旁边的空位上坐下。
    苏奶奶心疼地看着她,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
    “幺宝,你要注意身体,这样操劳会伤害身体的。”
    “奶,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苏筱的话刚说完,鼻尖就被她奶给捏住。
    同时传来苏奶奶的吓唬声,“你有数的话,就不会挂两个熊猫眼出来。你不好好休息,这样操劳下去,小心长不高。”
    原本不在意的苏筱,一听会长不高,立马就认真对待起来。
    她现在的身高,不过一米五,距离她的理想身高,还差将近二十厘米。
    熬夜什么的真影响了生长发育,那她以后上哪儿哭去?
    想到这里,苏筱立马决定,以后不再熬夜研究了。
    并跟担忧自己的奶奶保证。
    “奶,在初三之前,我保证不进实验室。”
    苏奶奶松了口气,看来是自己的吓唬起效了,
    她很高兴,赶紧催促身旁的老伴,“老头子,可以开饭了,你先起来说两句。
    除了断了关系的大房一家,苏家人和白家人都到齐,围坐在大圆桌前。
    桌面上放的是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苏爷爷端起面前的酒杯,起身跟大家致辞。
    “过去的一年,咱们家有好有坏,万幸的是,就算是糟心事也变成了好事。
    老三的腿和身体都好了,大丫二丫也脱离苦海,可以自食其力了。
    亲家一家也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一家团聚,还喜得金孙。
    最大的好事是咱们幺宝,光宗耀祖考上了最好的大学。
    希望咱们家明年,也能够顺顺利利,全是好事。”
    苏爷爷说完,手上酒杯冲众人敬了一圈后,才仰头喝下杯中的酒。
    之后苏奶奶、白家老两口也轮流端起酒杯,给在座的晚辈致辞、敬酒。
    等四位老人发言完毕,年夜饭才正式开始。
    堂屋里的氛围,随着美酒下肚,变得越来越热闹。
    一顿年夜饭,从六点吃到九点多才结束。
    这个时候还没春晚,晚上九点多,电视也没什么可看。
    大家就坐在堂屋里,喝茶、聊天,等着零点到来。
    苏文杰和小安两个小孩,参与不进去,又想出去玩。
    但外面黑漆漆的,他们不敢出去,就把主意打到了苏筱身上。
    “姐,你那有鞭炮吗?小安想放炮。”
    苏筱看了眼一脸懵懂的小安,一看就知道苏文杰在扯谎。
    她抬手捏了捏苏文杰的脸颊,咬牙切齿道“我看是你想玩吧?”
    “对对对,是我想玩,姐姐手下留情。”
    苏筱这才松开苏文杰的脸颊肉,板着脸拒绝他:“小安还小,放炮不安全。”
    “啊~”
    苏文杰失落地垂下头,牵着小安转身要走。
    苏筱看着他这副样子,差点破功。
    这小子也不知道坚持一下,放弃得这么快。
    她不忍心让两个小可爱失望,赶紧转了下话锋。
    “不过,我可以带你们放烟花。”
    “真的吗?姐,你真买了烟花?”
    苏文杰一听能放烟花,立马满血复活。
    他牵着小安,哒哒哒地跑回苏筱面前,满脸都是惊喜之色。
    “等着,我去拿。”
    苏筱揉了揉两个弟弟的脑袋,起身就往外走。
    她出了堂屋,直接拐进隔壁的客房。
    从空间里拿出一大堆烟花,装了两麻袋拎到院子里。
    先点了两根仙女棒,交给给苏文杰和小安玩。
    他们立马开心地挥着仙女棒,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苏筱见孩子们喜欢,跟着招呼屋里的大人孩子一起出来放烟花。
    屋里的人很快就从堂屋出来,除了四个老人,其他人看到麻袋里各式各样的烟花,都跃跃欲试。
    有人上前跟着点上仙女棒,跟着笑闹起来。
    有的人蹲在麻袋前,仔细挑选自己要放的烟花。
    有人性子急,已经点燃了手上焰火棒,高举着对着天空。
    随着砰地一声,焰火升空,炸出绚烂的火花。
    不断升空的焰火,照亮了村尾的天空,不断有村里人被吸引出来观看。
    “哇!好漂亮。”
    “又是苏建平家放的烟花吧!”
    “他们家真是过上好日子了,年年都不忘放烟花。”
    “……”
    出来观看的村民们,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边观看烟花表演,一边发出欢呼、惊叹声。
    原本有些冷清的大队,因此变得热闹非凡。
    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多,烟火表演暂时停下。
    原因是快到零点了,苏奶奶招呼大家包饺子、煮饺子,没空放烟花。
    村里人也各回各家,煮饺子。
    零点到,新年到,各家各户放鞭炮。
    大家再次围坐在饭桌前,吃饺子。
    吃完饺子,老人们就先回屋休息了。
    剩下的人则继续留在堂屋里,守岁。
    不需要守到天亮,大概坐到一点多钟,守岁的人们就陆续回房睡觉了。
    大年初一,从大早上开始,村里就鞭炮声不断,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今天要拜年,老苏家的人,早早起来梳妆打扮。
    家里人都穿上了,白骏从港城带回来的新衣服,出来拜年。
    最早出来的是白骏。
    他时隔十几年,再给家里人拜年,特别激动。
    早早就来到院子里,也不怕冷,就搬了桌椅放在了前院。
    桌上还放了一堆,厚薄不均的红包。
    长辈出来,他就把人扶到凳子上座下,接受他的跪拜。
    拜完年,收了长辈红包的同时,他也给四位老人每人一个188的大红包。
    同辈出来跟他拜年,也有红包拿,不过才十块钱一个,跟给长辈的红包没法比。
    最后轮到小辈磕头,也得了十张大团结。
    磕完后,白骏还神神秘秘把苏筱,拉到一旁。
    “二舅,我还要给我爹磕头呢,你什么事?”
    苏筱还急着去收她爹的红包,跟着白骏过来,有些不情愿。
    白骏把她拉近一些,嫌弃道:“你爹能给你几块钱?我另外给你包了一个大红包,感谢你帮忙带货回来,想要吗?”
    “想要。”
    有红包不要是傻子。
    苏筱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她二舅,就跟看到财神爷一样。
    白骏对她的反应,很满意。
    没有再卖关子,直接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两寸厚的红包,大方地递到苏筱面前。
    “喏,1666大红包,提前祝你大学生活顺顺利利。”
    “还是二舅你大方,我就知道你最好了,这是我收到最大的红包。”
    苏筱忙不迭地接过红包,财迷似的打开看了一眼。
    厚厚一叠崭新的大团结。
    她喜滋滋地把红包,塞进专门用来装压岁钱的挎包里。
    再一次跟白骏道谢后,又匆忙跑去给其他长辈磕头拜年。
    因为今年她考上大学,长辈们给她的红包跟其他小辈不一样。
    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只收到一块、五毛的红包。
    而苏筱收到的红包,要比他们的大几十倍。
    爷爷奶奶给了二十,二房、三房都给了十块。
    姥姥姥爷给了五十,大舅给了三十。
    之所以比苏家人给的多,是因为要弥补前十二年的压岁钱。
    苏向北年前跟着白骏大赚了一笔,今年也难得大方了一回。
    给侄子外甥的红包,统一三块钱。
    轮到自家闺女,就给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闺女,这不仅是给你的压岁钱,还是你考上大学的奖励。”
    “谢谢爹,谢谢妈。”
    苏筱一手拎着被她磕瘪的搪瓷盆,一手抱着塞满红包的挎包,笑得一脸满足。
    这头磕得真值得,今年又是赚满兜的一年。
    砰砰砰……
    “三爷爷、三奶奶,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
    老苏家内部才拜完年,村里的孩子们就上门来拜年了。
    一开门,十几个孩子撒丫子跑了进来。
    他们冲着院子里的人作揖,说祝福。
    “爷爷奶奶、叔叔、婶子们,新年好。”
    “祝您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祝您笑口常开,好事连连。”
    “祝您事事顺利,心想事成。”
    “……”
    孩子们嘴巴甜,众人听得心里舒坦。
    苏奶奶拿出事先准备好,一毛一个的小红包,发给来拜年的孩子们。
    她又端来果盘,给他们每人抓了一把瓜子和三颗糖。
    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来说,是特别大的收获了。
    大家特别高兴,嘴巴更甜了。
    对苏奶奶又说了一些好话后,才告辞。
    “三奶奶,我们还要去大队长家拜年,不打扰,先走了。”
    “哎!”
    苏奶奶没有挽留,还冲家里的孩子们招手:“红旗,快带着弟弟妹妹跟着出拜年。”
    苏红旗立马领命,带着一串小孩跟着一起去村里的长辈家拜年。
    年初一,老苏家的人上午拜年,下午就没有再出去乱晃,而是留在家里,跟着苏筱学打麻将和扑克。
    年初二,是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老苏家的三个儿媳,钟意的娘家在北边的军区里,太远没回去。
    白玥的娘家人就在家里,也不需要回娘家。
    家里只有柳红梅需要回娘家,她一大早就带着婆婆准备礼物和丈夫孩子,喜气洋洋地回娘家去了。
    二房离开没多久,住隔壁宿舍的苏翠翠,还有县里的苏娇娇,都带着丈夫孩子来了娘家。
    老苏家又热闹了一天。
    年初三,在苏向北和苏筱的提议下,白、苏两家人,一起前往县城玩。
    他们先在街上逛了一会儿,一起凑热闹去照相馆,照了两家的全家福,还有一些单人、多人照片。
    做完这些,又一起去了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最后在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后,才回家。
    年初四开始,各家各户开始走亲戚。
    老苏家亲戚不多,初四没亲戚走,过两天要去苏爷爷的几个兄弟家坐坐,
    白家了人可能是知道了这事儿。
    在初四这天吃过午饭后,白姥爷叫住准备离席的苏家老两口。
    “亲家公、亲家母,我们打算回去了。”
    “啊?”
    白家人突然告辞,让苏家老两口一惊。
    在他们张口想要说什么时,白姥姥抢先一步,说明告辞的理由。
    “亲家们听我说,我家小崇国特十五,就要去厂里报道,正式上班。
    我们得提前回去, 收拾房子,安顿下来。”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苏家老两口表示理解。
    “是该回去收拾好,那我们就不留你们了。”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我让老四去县里给你们买票吧?”
    白家两老闻言,赶紧摆手拒绝。
    “不用麻烦了,昨天去县里的时候,我让小崇去火车站买好了票,就明天早上的车。”
    在坐的人闻言,都很惊讶。
    要知道昨天大家去县里,都是一起行动的,老苏家没一个人发现,白崇脱离队伍去了火车站。
    现在再问他什么时候去买的票,已经无济于事了。
    最要紧的是考虑,准备点什么让白家人带回帝京去?
    苏奶奶现在就在心里,考虑这个问题。
    她暗自盘算了一下,就站起身,并叫上二媳妇儿。
    “亲家你们这么快走,我得赶紧去给你们收拾些东西带回去。你们先聊着。”
    不等白家人拒绝,苏奶奶就已经带着柳红梅,风风火火出去了。
    白玥红着眼睛,一手一个挽住她爹娘的手,脸上满是不舍。
    “爹、娘,等大哥放长假的时候,你们再来家里玩好吗?”
    “好,娘很快就会来看你们的。”
    白姥姥同样不舍得离开闺女。
    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家闺女的头发,爽快地答应她的要求。
    白姥爷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说话。
    他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问道:“开春,幺宝就要去帝京上大学了,她年级还小,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你们的夫妻有没有想过,跟着孩子一起去帝京,就近照顾?
    反正幺宝在帝京有房子,你们一起过去,我们两家还能互相照顾。”
    这个提议一出,白玥很心动。
    离开父母十几载,她也想要就近照顾年纪大了的爹娘。
    不过,这不是她想去就能去的事。
    她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看向苏向北,看他是什么想法?
    苏向北对搬去帝京,没有抵触,还非常积极地支持他岳父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