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带着超市回五零 > 第3章 【003】丽景长廊
    第3章 【003】丽景长廊
    最终是曾家老爷子领着自己的俩儿子、子侄、乡亲,拎着刘菊一行十多个人回了靠山屯。
    曾老太太和俩儿媳则去地头忙活,曾尛领着弟弟妹妹回了家。
    说起他们的家,破败的土坯房三间,平日里是黄氏一间,俩兄弟一间,俩姐妹一间。
    堆放柴火的杂物间和灶房是用木架子和稻草搭的,虽然简陋,但好在没有漏雨。
    家里一没喂鸡,二没喂猪,人都吃不饱,别说喂牲畜和家禽了。
    没有大门和围墙,都是用木栅栏扎的,看起来何止简陋啊,那是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若非这个年代的人朴实老实,曾尛觉得她怕是连个安稳觉都不敢睡。
    前后院儿都有一片自留地,要说这个家唯一看得顺眼的地方,就是这一片翠绿欲滴的蔬菜和红薯玉米地了。
    曾尛进屋之后,先麻利的给自己娘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重新端上盆,打算去溪边洗衣。
    大弟曾森接过了她手里的盆:“姐,这个让我洗吧,娘还不知道啥时候醒,要不你先给她做点吃的?”
    听言,曾尛点了点头,看着曾森出了家门,她转头对曾焱道:“家里也没啥事,你们俩出去玩儿吧!”
    刚刚他们兄妹也是吓得不轻,现在看哥姐都忙活起来,知道自己留下来也是添乱,曾焱便听话的领着五岁的妹妹出了家门。
    家里没了人,曾尛立马进了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随口一念:“进!”
    下一秒,画面一转,她就置身于一个独立的空间。
    只不过对比破败乡土味十足的小山村,眼前超现代化的商业街委实让人移不开眼。
    远远的就能听到时高时低,时缓时急的喷泉交响曲,炫丽且样百出的水柱,下意识的让她驻足。
    眯着眼透着阳光往高处的塔楼上看,巨大的钟正滴答滴答透露出浪漫的情调。
    高贵典雅的欧式拱券门诉说着你的不凡身份,走过林荫道,穿过拱券门,旱喷泉广场宽而广,可以想象平日里这里该有多少老人和孩子在这儿游玩儿嬉闹。
    开阔的草坪树木郁郁葱葱,临水栈道的长椅,各种姿势的雕塑……,各种细节且人性化的设施,都能感受到购物的乐趣。
    这个场景,几乎是曾尛曾经每天要见到的,因为【丽景长廊】就是曾氏的产业,是著名旅游城市a市的坐标级购物天堂,也就是商业街。
    这里涵盖购物、休闲、餐饮、商务等诸多空间,是曾氏企业基地,作为全国五百强的家族企业,前一世的曾尛每天都活在忙碌中,甚至就在飞机失事前,她还在写方案。
    曾氏是她的父母白手起家的产业,刚开始他们是从做零售的小超市干起,后来逐渐发展成连锁超市,乃至最后的房地产投资等诸多行业领域,可是一朝穿越,以为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谁曾想到,自己付出近十五年的企业基地,竟是跟着她一起穿越到了一九五五年。
    她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先置身于空间之内,等接受了所有信息后,才感叹命运的神奇。
    目前丽景长廊里她唯一能够进入的地方就是丽景大厦的地下一层,这里是曾氏企业的超级市场。
    当初规划的时候,将这个丽景长廊地下都打通了,负一层是占地颇广的巨型超市、仓库,负二层和三层则是停车场。
    一层化妆品、黄金首饰,二层以上则是服装、图书、家电等。
    而她目前唯一能够打开的权限就是这个超市。
    除此之外,丽景大厦的一楼以上,以及周边的各个商业领域,她都没有权限。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曾尛还是难掩激动的心情,她来到地下一层,更是直奔粮油区。
    没有选择袋装的大米,而是将特价区的散装大米装了十斤左右,一斤2.38,又拿了二十个鸡蛋,带着这些东西,她去了收银台。
    “谢谢,一共三十块零八毛,请问付款还是兑换?”
    整个超市都是自动结账,刚开始她听到语音播报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原以为可以直接拿,谁曾想过还要付钱?
    没钱怎么办?
    经过一个月的摸索,她也算找到了些许的方法。
    “兑换!”
    下一瞬,曾尛将房间角落里堆放的一筐从山里采摘的新鲜蘑菇,放到了收银台旁边的黑匣子里。
    经过系统自动扫描,收购价是二十三块八,至此她账户上的余额已经达到了五十六块三。
    直接点击【兑换】的液晶屏幕。
    “兑换成功,请拿好物品,欢迎下次光临!”
    带着十斤大米和二十个鸡蛋出了空间后,曾尛还是半天没反应过来。
    想到以后自己要不停的拿这一世的东西和超市里的物品进行兑换,她的头就大起来。
    不过她很庆幸,这个年代的消费能力和上一世是无法比拟的,是以系统会自动转换成当代的消费能力。
    野生蘑菇的价格,可是普通蘑菇比不上的,所以哪怕只有两斤多,最后也能卖到二十多块钱。
    有了米,她立即把米洗干净倒入小砂锅里,这个砂锅也是靠野生蘑菇从超市换来的,从地窖里拿出红枣枸杞红豆(超市兑换)连着大米一起放到小火上熬,鸡蛋没有煮,而是放到火堆的角落里烤,烤过之后鸡蛋皮就看不出来是野鸡蛋还是家鸡蛋了。
    剩下的米、鸡蛋又放入超市空间。
    据摸索,丽景长廊外围的空地,她都可以随时堆放东西,相当于储物空间了。
    熬粥的过程,她也没有闲着,到院子里的豆角架上摘了一把长豆角,几个青辣椒,两个番茄,两根黄瓜。
    又从地窖里拿出两个土豆。
    时至阳历6月份,各种蔬菜还算丰富,家里地方大,前院中蔬菜,后院儿则点了玉米和栽了红薯。
    玉米和红薯刚种上不久,所以只要勤快浇水,平日里是不用管的。
    刚开始来的时候,她很不适应这样的农家生活,但是一个月下来,她已经习惯去溪边挑水,除草锄地什么的,已经不在话下了。
    他们家只有两亩薄田,两亩都是水田,一年可种两季水稻。
    早稻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距离收割还有一个多月。
    因为南北方气候差异,植物的播种时间和收获时间也有些许的差异,我也没种过地,还是北方人,所以对于南方很不了解,一切都以百度来的为准,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能改的我都改过来,改不过来的,大家就睁只眼闭只眼吧,捂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