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小嘴一瘪,萌宝被四海八荒团宠了 > 第73章 我要做东家
    这时, 有人在城墙上面喊话。
    “里正,眼瞅着要种油菜了,我家人手不够,我能不能请大槐村的帮我耕田?”
    里正抬头一看,是三黑子娘。
    三黑子因为受了情伤,整个人都蔫巴巴的,干活也提不起劲,稻子割完后,要耕田种油菜,三黑子娘一个人实在干不完那么多活。
    大槐村的一听都老激动了,“我们可以啊!只要给一口吃的就成!”
    “我家有牛,耕一亩田给一升稻子,成不成?”三黑子娘道。
    稻子是还没去壳的粮食。
    大槐村的激动得跳了起来,“成啊!”
    一升稻子舂完就是大半升米,大半升米可以让一大家子多活好几日了。
    刘大成看着里正,“庄里正,此事你咋看?让大槐村的进去,会不会有不方便的地方?”
    黑河村既然建起这么高的城墙,势必是不想外人干扰到生活。
    里正很喜欢刘大成的边界感,“刘大哥,只要是你负责选人,我就没意见。”
    “好!”刘大成大喜,“你放心!我让他们只负责干活,干完活就马上出村,绝对不叨扰到你们!”
    “东家!”刘大成冲着三黑娘喊。
    东家?!
    三黑娘被东家两个字砸得晕头转向。
    她一个黄土埋半截的妇人,咋就突然当上东家了?
    三黑娘紧张得嘴唇哆嗦着,不知道是该答应还是不答应。
    “东家!”刘大成又叫了一声,“我会选一些耕田的好把式,让他们一人进去干半日活,可好?”
    刘大成想把机会平分给大家,这样大家都能挣到一口吃的。
    “我、我都成的,只要能把活干好。”三黑娘道。
    “感谢东家仁义!”
    刘大成很快就安排好人,不一会,三黑娘就出来领人了。
    “东家好!”
    汉子声如洪钟,把三黑娘吓了一大跳,“我,我,我……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
    三黑娘晕乎乎地领人回村里干活去了。
    黑河村村民这下彻底淡定不下来了,谁不想当一回东家啊!
    东家二字对他们而言,是多么遥远的字眼!
    可如今,只需要一升稻子,他们就能当上东家了!
    于是,城墙上,黑河村村民纷纷举手。
    “里正,我家要请一个挖地的!”
    “我家要一个种小麦的!”
    “我家要一个栽油菜的!”
    城墙下,大槐村村民踊跃自荐。
    “我最会挖地!”
    “我最能种小麦!”
    “我最喜欢栽油菜!”
    ……
    那个场面,简直了!
    里正的脸越来越黑。
    刘大成的脸却越笑越欢。
    里正匆匆告别刘大成,回村关上城门。
    “都给我下来!”
    里正扬起比锅底还黑的脸,冲着城墙上的人叫。
    黑河村的人相互交换着眼色,你推我搡地走到里正跟前。
    “都想干啥?!要翻天了是不?”里正气得眉毛都竖了起来。
    </tt_keyword_ad>“一群懒驴,有点家底就飘了是不?!一声东家就喊得你们不知几斤几两了是不?!三黑子家只有一个男丁,家中还有牛,你们也跟他家比?!”
    大伙被骂得不敢吭声。
    里正火气未消,继续开骂,“赵大福,你家兄弟五个,你也好意思雇人种小麦?”
    “老李家的,你家三个儿子三个儿媳,有多少油菜是你栽不完的?”
    “刚才第一个开口说要雇人挖地的是谁?!你给我出来!”
    有人举起手来,“我!”
    里正被这个理直气壮的“我”字气得胡子直抖,“你这挨刀的,你还有理了!……额,你好像确实有理………”
    因为那手的主人是……
    是骆秋月。
    竟然,是骆秋月。
    “咳咳咳咳……”里正弯拐得太大,一口气没顺过来,差点背过去。
    骆秋月道:“我家的屋子不是忙着赶工吗?就想请人把地里的活干了!”
    “咳咳咳……嗯,你家这情况嘛,自然要另当别论!”
    里正终于咳完了,有那么一丝丝的尴尬,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也不是非不让你们雇人对吧?只是咱刚过上好日子,不能养成那些个好逸恶劳的风气,该干的事还是得亲自干,不能翘起脚来当大爷,咱的日子毕竟还没红火到那地步是吧?”
    村民们点头道:“知道了,里正,你是为了大伙好,我们都懂!”
    里正道:“家里劳力实在有困难,需要雇人的,你们去找叶家老三登记,我明日替你们去大槐村雇人!”
    ……
    第二天,里正拿着名单去找刘大成。
    交谈之中得知,大槐村有一个特别会建房子的人,亭台楼阁都不在话下,这样的人才,自然被叶家请了去。
    就这样,不少人被雇进黑河村干活,大槐村的人总算是存活下来了。
    他们每日在黑河村喝完一碗粥后,被雇的人进去干活挣粮食,剩下的人回到自家田里干农活。
    大槐村找到了新的水源,他们接下来可以种小麦,种油菜,种萝卜,种白菜,这样到冬天的时候,至少不会饿肚子了。
    大槐村村民很自觉,能挣到粮食的家庭就不来喝粥了。
    而且,他们也打算效仿黑河村修建城墙,世道乱成这样,没有防御措施根本就没办法过安生的日子。
    没过多久,黑河村每日煮四大锅粥就远远不够分了。
    因为施粥的消息像风一样快速传播着,越来越多的灾民蜂拥而来。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附近十里八乡的,他们喝完粥就会回自己村里去。
    还有一部分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这些灾民干脆就在城墙外安顿下来。
    说是安顿,不过就一大家子人铺一张破草席,再加一堆锅碗瓢盆。
    如果是安安分分的灾民也就罢了,关键里面混了不少恶人。
    这些人没有组织,不讲秩序,他们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心狠手辣。
    他们恃强凌弱,抢了人家排队得来的粥,喝光之后还要砸烂人家的碗。
    被抢走粥的老人和妇人哭声凄凉,怀里的娃娃饿得哇哇叫。
    “你们咋能这样?!堂堂汉子为了抢一口吃的干出不要脸的事!”
    黑河村施粥的妇人斥责他们。
    那些人却笑了,“你施你的粥,管我们作甚?给谁吃不是吃?你做你的善事,我喝我的粥,咱们互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