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晾第一女先生 > 第65章 送出去的鱼肉
    第65章 送出去的鱼肉
    三张十两的银票,给文智成夫妻俩一张,两个断腿的一人一张,算是给他们用来治疗断腿的。
    然后由送文茂义回来的两个人,借了辆板车将他们送走了。
    文玉泽请来的大夫刚巧到了,正好跟着板车一起走。
    大夫摇头跟着走了,边走边叹息:腿断了不能这样随意移动啊, 这冰天雪地的,也不给断腿盖一下,这进了风寒,以后肯定会得老寒腿。
    将人送走后,晚柠就去找文茂义,文玉泽也跟着去。
    让文茂义将一只手伸出来, 晚柠说要给他输送一点内力, 助他驱逐体内的寒气。
    文茂义身上的寒气,已经浸入血肉, 若是不尽快驱逐出来,恐有进入骨髓的风险。
    并且还只能用灵气,内力都不一定好使,若是通过泡热水的方式,那只会加快寒气进入骨髓的速度。
    原理很简单,一个物体被冰冻过后,再浇热水,会产生什么现象?
    易碎。
    某些特殊物品还会爆炸。
    人不是那么容易碎的,但寒气会在一冷一热交替下进入骨髓里潜伏起来,留下隐患,且影响寿数。
    身上没有了冰冷的湿衣服,文茂义暖和了这么一会,身上也不那么僵硬了。
    伸出一只胳膊,晚柠用一只手握住文茂义的手, 向其体内输送灵气。
    文玉泽出声问:“爹,你这是怎么了?”
    文茂义开口,慢慢将今天在军营里被为难的事情说了,最后还叮嘱两个孩子,这事记在心里就行,千万别告诉他们的娘亲。
    两个孩子都点头答应。
    说完话,文玉泽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晚柠就让他去帮娘亲做晚饭,让他跟娘亲说,晚上吃的锅子,就用之前腌制的肥马的骨头熬汤底。
    肥马的肉和骨头里多少都有些灵气,适合文茂义现在的情况吃。
    文玉泽走了,晚柠继续给文玉泽体内输送灵气,并引导着那些灵气在文茂义体内按照一定的路线行走,帮他驱逐体内的寒气。
    两周圈游走下来,文茂义体内的寒气已经被尽数驱逐,而晚柠体内的灵气,也用掉了五成。
    唉,灵气真是用一分少一分啊,想补充还得吃肥马,艰难啊。
    晚柠收回手, 跑去找文陆氏来帮他拿衣服。
    次日,文茂义拜托兄弟们去军营帮他请病假。
    他昨天冻成那样了,今天不病才奇怪——这是对外的说法,其实他并没有生病。
    装病,只是为了在弱小时期示弱,降低吴兴、火夫长对他的戒备。
    对于十几个要拉拢的兄弟,不必瞒着,但必须要他们不得对外说,哪怕是他们家里人都不能说,算是他们兄弟间的秘密。
    这算是拉拢人的一种手段,拥有共同秘密的人,会无形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晚柠从今天起,就开始训练她的小弟们啦!
    首先,必须把体能锻炼上来!
    可以通过锻炼,也可以通过药浴,两者一起,效果最佳。
    从今天起,午饭也要轮流在七个小弟们的家里吃啦。
    晚柠初步拟了个顺序,不争不抢,就按年龄大小来排。
    先从年龄最大的魏知雅家开始,其次是吴巧巧家,依次往后顺延,五岁的柴静玉家排最后。
    今天柴静玉也来了,没有去武堂。
    晚柠自己家就算了,不给家里添乱了。
    文陆氏今天早上找到她,跟她说也要学内家心法,让她教她。
    晚柠也给她体力输送了点灵气,打通任督二脉,像教文玉泽那样教她,直到她记住如何运行内力在体内游走。
    所以从今天起,文陆氏也是需要时间来打坐的。
    一大清早,先把中午要用到的食材送到魏知雅家里。
    之后,晚柠就带着小弟们绕着村庄跑步。
    是跑步,也是让大家熟悉村庄,尤其是晚柠、魏知雅等几个今年才来这里的人,更需要熟悉村庄的格局,以及村里大路小路。
    跑跟走不一样,消耗力气更快,跑不到一圈,小弟们就跑不动了。
    跑不动也不能停,晚柠就带着他们向前走,等体力恢复一点就再开始跑,跑不动了就走。
    路上有人见她们跑,问她们在干嘛,都回一句“锻炼身体”。
    若是还有人再追问的,就将她们的想法告诉那人。
    是嘲笑还是夸赞,都无所谓,只要让大家知道一下就行。
    如此往复,饶着村庄转了两圈,午食的时间也快到了。
    晚柠带着大家向魏知雅家里走去。
    下午,晚柠带着小弟们,带上药草向武堂出发,她们要去泡药浴去啦。
    除了晚柠,大家都是第一次泡药浴,一个个的都将兴奋写在了脸上,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好不热闹。
    到了武堂,大家直奔食堂,亲自动手开始熬煮药浴。
    小弟们忙和着,晚柠则跟孙老头聊天,内容主要以鞑子如何进攻为主,尤其是冬天的时候鞑子是如何进攻的。
    一老一少,一答一问。
    冬天,天寒地冻的,在这个冷冰器时代,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但小股作战,洗劫一下村庄还是可以的。
    所以当大雪覆盖住整个边疆、每年的十一、二月时,就会有鞑子过来洗劫村庄。
    为什么驻军不派人过来驻守呢?
    这样也能减少一些损失,少死一些人。
    草原上有一种,叫木陀罗,可以制作成药粉,有强烈的迷药效果,只要吸入一点,人就会立即晕过去。
    之后,还不是任由鞑子宰割?
    所以,驻军不来还能少损失一些兵丁。
    驻军若是来,那些兵丁死了也白死,朝廷还得发抚恤,不划算。
    但这些经常被洗劫的村子里又不能没有人,否则这些鞑子抢不到东西只会继续深入。
    于是,朝廷每年都会拉大批的流放犯到这里,入住祖山脚下的六个村子。
    流放犯嘛,本就该死,这样死还能为大晾做一些贡献。
    若是侥幸活下来,那就赚了。
    而这六个村子里的人,就相当于是大晾王朝和草原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
    大晾损失一些罪人,保住了更多的人。
    鞑子抢了这六个村子,能熬过这个冬天,就会退走。
    这样的默契,看着像是大晾和草原之间达成了某些默契,至于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内幕,他们这些被送到鞑子面前的鱼肉,是没有权力知道的。
    ——晚柠在心里这样猜测着,但像孙老头这样在边疆生长的人,对这事只是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事有什么奇怪。
    习惯成自然,大抵就是如此,或者说是麻木了。
    草原上的鞑子,都是按部落居住的,有的部落抢粮,再抢几个女人走,不会杀其他人。
    有的部落会抢一些孩童,听说孩童的肉吃起来更嫩更香.
    还有的部落除了抢东西,抢女人,还会杀人.
    每年过来的部落,都是随机的,也可能是草原上的部落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
    这里的鱼肉取自“任人鱼肉”,之意,并非鱼身上的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