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综清穿:锦绣风华 > 和硕端静公主23
    大公主的教养嬷嬷根本就没有染病,而是因为奴大欺主、搜刮大公主的财物,被关入了慎刑司。
    太皇太后下了封口令,所以没人敢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如今太皇太后这么说,很明显是想让教养嬷嬷病逝。
    苏麻喇姑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意思后,就直接下去办了。
    太后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对于太皇太后的处置方式,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种刻薄贪婪的奴才,落得这个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她想到大公主和昭华一样,都被教养嬷嬷苛待,太后不禁叹了口气:“这些个奴才着实嚣张,连公主都敢苛待。”
    “要不是昭华那孩子指控大公主的教养嬷嬷,恐怕咱们都不知道大公主也被苛待了……”
    太皇太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昭华那孩子是个重情义的!”
    教养嬷嬷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都是内务府的管事安排的,昭华指控教养嬷嬷一事,很可能得罪内务府的管事。
    昭华和大公主关系不错,但也没有好到为了她得罪内务府管事的地步。
    可她却为了让大公主摆脱艰难的处境,站出来指控教养嬷嬷的罪行,这种做法已经很难得了。
    太后看到太皇太后的表情,便知道她对昭华的印象很好。
    其实,她对昭华的印象也不错,也很佩服她能有这么大的力气。
    在听说她将刘嬷嬷的肋骨推断,趾骨踩碎的时候,她心里惊叹不已,对她产生了兴趣,很想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日她控诉教养嬷嬷的罪行,帮助大公主摆脱艰难处境的做法,令她的好感倍增,对她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就在太后沉思之际,太皇太后接着说:“也很聪明!”
    太皇太后在得知刘嬷嬷的惨状之后,怀疑昭华将刘嬷嬷的肋骨推断、趾骨踩碎一事,可能是她故意为之,为的是借机摆脱刘嬷嬷的控制。
    当然,也有可能真的是不小心。
    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在事情惊动了皇帝后,她当着皇帝的面说的那些话,就足以看出她是个聪明的人。
    昭华在五岁的年龄,就凭借自己的本事,摆脱了嬷嬷们的控制,还让她们都付出代价,这让太皇太后心里很欣赏这个重孙女。
    太皇太后觉得昭华现在就这般聪明,假以时日定然更加聪慧有能力。
    太皇太后很欣赏昭华,便让太后以后多亲近昭华,有了太后的关照,宫里没人敢怠慢她。
    话说,昭华让人将赏赐入库之后,便去了正殿陪伴布嫔。
    下午,她去了公主所看望大公主。
    大公主看到昭华过来了,高兴的拉着她进入了房间,和她分享教养嬷嬷被换掉的好消息。
    由于太皇太后下了封口令,所以大公主并不知道昭华帮助她的事情,也不清楚教养嬷嬷被调换的真相,还以为教养嬷嬷真的染病了。
    大公主高兴的说:“昭华,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原以为要一直忍耐下去,没想到嬷嬷竟然染病了……”
    昭华看到大公主的态度以及她说的话之后,便知道太皇太后下了封口令,没有将她做的事情传出去。
    太皇太后这么做,也是为了昭华着想。
    宫里所有主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内务府的人负责,公主的教养嬷嬷自然也是内务府的管事安排的。
    要是内务府的管事知道昭华做的事情,谁知道会不会记恨上昭华?
    虽然昭华有康熙护着,内务府的人不敢对她如何,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太皇太后最终下了封口令,命人不要将殿内的事情传出去。
    昭华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想过获得大公主感激,所以并没有将事情说出去。
    她陪着大公主说了好一会儿话,这才回到了长春宫。
    太皇太后得知昭华并没有将真相告诉大公主,心里越发觉得昭华聪明有分寸,对她更加欣赏了。
    昭华并不知道自己得到了太皇太后的欣赏,此时的她正陪着布嫔在小厨房里做糕点。
    布嫔作为一宫主位,是拥有小厨房的人了。
    康熙今晚要来长春宫,布嫔做糕点的手艺很好,便想做康熙喜欢吃的糕点。
    布嫔许久不做糕点,她的手艺有些生疏了,不过有厨娘从旁指点,她做的糕点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布嫔做糕点的时候,昭华也帮了点小忙,也算是参与其中了。
    她们做好糕点没多久,康熙就来到了长春宫。
    布嫔把糕点端到康熙面前,告诉康熙这盘糕点是她亲手做的,昭华帮着打下手。
    昭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康熙,康熙自然不会拒绝。
    他拿起糕点吃了起来,味道比御厨做的差一点,品相也没有那么精致,但还是很不错的。
    这盘糕点是布嫔亲手做的,昭华也参与其中,这是她们的心意,所以康熙一连吃了好几块。
    昭华看到康熙吃了好几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就在昭华高兴的时候,康熙让李德全给了她一张纸,纸上写的竟然是类似于后世的课程表。
    康熙面色柔和的看着昭华:“朕既然说过,按照皇子的标准教导你,自然不会食言。”
    “像太傅一样学识渊博的女先生不好找,你暂时去尚书房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习武吧!”
    宫里教导公主的女先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她们经史策论、律法算数不怎么精通。
    其实,江南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女先生,她的才学不比太傅差,可她嫁人之后开了家书院,不太可能愿意背井离乡,进宫教导昭华。
    他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也不想强人所难,所以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先生,只能让昭华暂时去尚书房。
    男女七岁不同席,昭华今年也才五岁,不怕影响她的名声。
    “等找到了合适的女先生,就让女先生在公主所教导你……”
    昭华听后瞪大了眼睛,她帮着额娘给皇阿玛做糕点,皇阿玛却反手一个课程表。
    她很想问一句,皇阿玛的良心不会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