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综清穿:锦绣风华 > 胤禟嫡福晋67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复立太子。
    胤礽被放出来之后,只觉得恍如隔世。他被幽禁之后想了很久,似乎不管他和老大怎么斗,他们之间的势力都能达到平衡。
    他才让老大吃了亏,皇阿玛就会从其他方面增强老大的势力;若是他吃了亏,皇阿玛也会尽量弥补他。
    之前他们没有细想,现在想想就觉得心惊,皇阿玛的一手平衡之术,真是令人佩服的很。
    在得知老八的起伏后,彻底明白了皇阿玛的心思。
    对皇阿玛来说,他们这些儿子加起来都不如皇位重要。
    但凡有人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打压,让他跌入地狱。
    太子认清楚了康熙的心思,但他身处局中很难脱身,甚至有种想要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康熙复立太子没多久,就提升了众皇子的爵位。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下旨册封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为亲王,七阿哥、十阿哥为郡王,八阿哥恢复贝勒的爵位。
    至于本来就因为立功被封为郡王的胤禟,此次的爵位也晋升了一个等级,成了福亲王。
    五阿哥被封为了恒亲王,他拿着圣旨感慨万千,他的爵位终于超过侄子了。
    天知道,在弘旷被封为贝勒之后,他都不敢去九弟府上,生怕嘴毒的九弟拿爵位说事儿。
    宜贵妃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了亲王,她在宫里的地位水涨船高,稳稳的坐在后宫第一人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她。
    德妃眼睁睁看着死对头越来越好,身份地位越过了她一大截,这种落差感让她很难受。
    想到老四冷冰冰的样子,越来越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根本就不愿意帮衬十四,内心就无比厌烦。
    不愧是佟佳氏那个贱人教出来的儿子,果然和她不是一条心。
    德妃心里对四爷很不满,但也不能对他如何,只能使用冷暴力,经常无视四爷。
    四福晋身为四爷的妻子,也受到了连累,每次四福晋给德妃请安,德妃都会给她立规矩。
    一个出身尊贵的嫡福晋,却像个丫鬟似的服侍德妃用膳,受到德妃的百般刁难,想想就知道她有多恨德妃。
    四爷得知四福晋被他连累,受了很多委屈,心里对她产生怜惜的同时,对德妃的感情也更加淡薄了。
    康熙提升皇子们的爵位,对胤礽的态度远不如从前,给了朝臣们一个太子地位不稳的信号,想要博个从龙之功的官员,纷纷开始站队。
    朝堂又热闹了起来,太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看着康熙身体很健壮,还能再活十几二十年,太子的心态失衡了,最终破罐子破摔。
    由于胤禟和十阿哥远离了八阿哥,所以八阿哥身边只剩下十四阿哥追随着,偏偏十四阿哥的忠诚度不高,因为他也有野心。
    八阿哥不免怀念起了胤禟,九弟最重情义,若是没有和九弟闹翻的话,九弟肯定会不留余力的支持他。
    一想到九弟的产业遍布整个大清,董鄂氏名下的产业也很红火,夫妻俩加一起富可敌国,他就有些眼馋。
    八阿哥盯上了胤禟的银子,想要得到他的银钱支持,便有意拉拢胤禟。
    胤禟没有想到,自己在朝堂上都快成聋哑人了,脸上只差写上‘保持中立’这四个大字了,竟然还是被盯上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八哥一副温文尔雅、关怀备至的样子,时常邀请他去八贝勒府,他总不能每次都拒绝吧?
    要是不拒绝的话,又怕别人怀疑他站队,以为他想要支持八哥。
    还有就是,太子和十四弟也对他热情了起来,显然也想利用他。
    胤禟心里很烦,回到王府不免和昭华抱怨。
    “今日八哥又叫住了我,还提起了庄亲王,言语中有些惋惜。”
    庄亲王是铁帽子王,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都不会降,他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膝下没有一个儿子,明明有这么高的爵位,却没有后人继承,可不就令人惋惜吗?
    不过,胤禟和昭华都明白,八阿哥刻意提起庄亲王,是在暗示胤禟,若是选择支持他的话,等以后登上了皇位,他就会封胤禟为铁帽子王。
    胤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夺嫡的凶险性,稍有不慎就会连累妻儿。
    他现在已经是亲王了,儿女身上都有爵位,不用他怎么操心,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胤禟想到八阿哥的目的,叹了口气:“唉,银子太多了也是一种烦恼。”
    “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呢?”
    昭华随口说了句:“只要你不愿意站队,八贝勒还能逼着你站队?”
    “若是觉得心烦,咱们也可以去园林里散散心,反正你在朝堂上是个‘聋哑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胤禟听后眼睛一亮,第二日下朝之后,就去找康熙了。
    康熙得知胤禟的来意,心里有些诧异。
    老九最知道分寸,就算对朝政不感兴趣,但也从未缺席过早朝,今日怎么会?
    李德全最懂康熙的心思,立刻在他耳边耳语了一番,康熙瞬间明白了。
    太子和老八还有十四都盯上了老九,老九是坚定的保皇党,怪不得想出去散心。
    康熙不想让胤禟支持任何皇子,更不想让皇子利用胤禟的银子结党营私,直接就免了胤禟的早朝。
    于是,胤禟一家五口就离开京城,去了京郊的园林居住了。
    十阿哥眼睁睁地看着胤禟一家坐上马车,眼中满是怨念,像个被丈夫抛弃的小媳妇儿。
    他跑到皇宫求见康熙,让康熙准许自己不上早朝,陪着胤禟一家一起去散心。
    还说要是不免了他的早朝,他就住在乾清宫不走了。
    康熙无奈的看着十阿哥,最终还是恩准了。
    十阿哥拍了拍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呲溜一下就离开了乾清宫。
    他回到府里,根本就没有收拾行李,直接叫上妻儿,坐着马车就去追胤禟一家了。
    之后的几年里,两家人时不时出去散散心,康熙巡幸塞外的时候,他们也会来一场公费旅游,甚少去上早朝。
    阿哥们上早朝的时候,胤禟他们在家里睡懒觉,阿哥们针锋相对、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胤禟他们吃瓜看戏,没有比他们更潇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