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边关小厨娘/恶毒女配 > 第130章
    姜言意把那张商贾们都按了手印的契书放到封朔跟前时, 封朔有些意外地扬了扬眉:“越来越本事了。”
    姜言意把下巴一抬,哼了声:“银子我给你弄到手了,修建书塾的事就等你这边了。”
    封朔放下那张契书, 道:“回头我交给宋博州去办。”
    宋博洲是西州录事, 谢知州倒台后,一直都是他在接管西州府衙, 修建书塾这些惠及民生的事,自然也归他管。
    姜言意道:“书塾建好后, 我想在书院里立一块石碑, 把出钱修书院的商贾名字都刻上去。”
    此举是在名声上给商贾们一点甜头, 凡事都得有张有弛。
    先前商会的人募集军需, 随后她就带领商贾们一起做瓷窑的生意,让商贾们多多少少都赚了些银子, 这次再提出捐款办书塾,商贾们反对才没那么激烈。
    已经有了在泗水城开如意楼的这颗甜枣,她再给一颗, 不过是镌刻个石碑的事,就送了富商们一波糖衣炮弹, 何乐而不为?
    再者, 书塾修建起来了, 也有利于封朔在外的名声。
    如今天下大乱, 别的州府百姓谋生都成问题, 西州穷苦百姓家的孩子却能免费上学堂, 商贾们也“自发”出资修建书塾, 听起来怎么都觉着西州好似一处世外桃源,既可以吸引更多商贾把财富带过来,又有利于封朔招贤纳士。
    姜言意考虑的这些, 封朔自然也明白,他道:“都依你,名单上出资的商贾,今年的赋税可减免一些。”
    官府出面给了好处,跟姜言意想方设法给府上们的好处不一样,这是明摆着告诉富商们,响应官府制定的政令,官府也会在一些方面给他们优待。
    姜言意点点头,起身道:“那我就先回去了。”
    封朔看着她意味不明道:“这就走了?”
    姜言意起了逗弄他的心思,故意走近几步,摆出一个妖娆的姿势倚靠在他书案前,媚眼如丝问他:“不然呢?”
    封朔没说话,却突然一把将她扯进了怀里,大手按着她后颈,让她整颗脑袋都埋进了他胸膛。
    春寒料峭,西州冬末春初还时常雨雪霏霏,常人一身冬衣还不敢换下来,但封朔只着了件开春穿的锦袍,身形看起来挺拔而清瘦。
    姜言意毫无防备,一头栽下去,唇上的口脂还印在了他交领处雪白的中衣上。
    封朔呼吸很平稳,但姜言意明显感觉到他的心跳声加快了。
    她反应过来刚想挣扎,就听见门口传来两声干咳。
    紧跟着是邢尧的声音:“太皇太妃听说楚姑娘来府上了,让楚姑娘过去坐坐。”
    封朔一手按着她后颈,下巴抵着姜言意的脑袋,嗓音听不出喜怒:“知道了,你退下吧。”
    邢尧自知怕是撞破了主子的好事,正尴尬不已,得了这命令,赶紧退出去,还体贴带上了房门。
    封朔松开手时,姜言意跟只鸵鸟似的手忙脚乱从他怀里爬起来,脸红得快滴血。
    果然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虽然现在让邢尧误会了他们,但瞧见封朔抱着她,还是比瞧见她倚坐在书案上对着封朔搔首弄姿好……
    封朔狭长的眸子染上点点笑意,睨着她道:“不继续了?”
    姜言意又尴尬又抹不开脸面,只得揪了揪他手臂内侧的软肉泄恨。
    封朔皮糙肉厚,非但不觉得疼,反倒因她的窘样笑出声来。
    姜言意羞恼不已,转身往外走:“我去看太皇太妃。”
    封朔合上手中的公文站起来:“正巧得闲,陪你一块过去看看母妃。”
    他雪白的领口那个嫣红的唇印格外瞩目,姜言意道:“要不你换身衣服?”
    封朔只淡淡回了她一个字:“忙。”
    姜言意只得折回去,用手绢沾了些茶水把他领口的唇印擦掉,在此期间,封朔一直盯着她看。
    虽说是她站着,封朔坐着的,但封朔那目光,总让姜言意觉得有股说不出的压迫感,她嗔他一眼:“看什么?”
    封朔嗓音懒洋洋的,略带几分痞气:“看你啊。”
    “那你慢慢看。”姜言意垂下眼帘,遮住了眼底被他这句话撩起的涟漪,故作镇定开口。
    擦干净那个唇印,她刚要收回手,却被封朔一把攥住了皓腕,从手背看,她五指纤细白皙,嫩葱根一般,甚至看不太清指节,只不过手心和指腹却有些不太明显的茧子。
    封朔轻轻摩挲了一下她手心的茧子,音色低沉得有点黏,说不出的性感,“怎么弄的?”
    姜言意道:“练弩时磨的。”
    封朔做给他的那把弩虽小巧,但箭放出去,好几次都震得她手心发麻,慢慢有了一层茧子,她用弩时才愈发娴熟了,如今在二十步开外也能射中箭靶。
    封朔没说话,盯着她的手细细端详片刻,滚烫的吻才落在她手心,温热的唇贴在她掌心那层薄薄的茧子处久久未动,“疼吗?”
    “没磨出茧子的时候疼,茧子起来了,就不痛了……唔……”姜言意正说着话,不妨低呼一声。
    封朔在她掌心重重吻了一下,湿热的吻一路流连至她指尖,含住。
    他闭着眼,纤长的睫羽垂在眼睑处,明明那么清冷的一个人,吮吻她指尖时,虔诚又带着点理智快束缚不住欲望的侵略意味。
    姜言意被他突来的举动吓了一跳。
    他似乎知道她发作的临界点,在她要用力抽回手时,就率先放开了,幽深的凤眸平静得令人心悸,好似山雨欲来,道:“走吧,去看母妃。”
    若不是他音色依旧磁性得有些发黏,单这副清冷正经的神态,姜言意都要怀疑刚才的一切只是自己的错觉。
    二人到明檀院时,伺候太皇太妃的婢子才说太皇太妃在小厨房,说是想亲自做些点心。
    姜言意先前在明檀院的小厨房做过糕点,自是前去帮忙,封朔是个忙人,人虽来了明檀院,可还是不断有要紧的信件送到他手上来,他便在暖阁里抽空处理这些信件。
    太皇太妃今日没穿华服,为了方便和面,宽大的袖子高高撩起,又用系带固定住。
    瞧见姜言意,太皇太妃笑吟吟道:“瞧瞧,我先前就说你这孩子得多来府上坐坐,你一来衍奴就有空来看我这老婆子,你不来,他公务就繁忙得紧。”
    姜言意被太皇太妃打趣得不知怎么回话,好在太皇太妃很快就自己揭过了这个话题:“人老了,手脚没从前灵活,做个点心,忙活了半天还没出锅。”
    姜言意用系带绑好袖子后过去帮忙:“这些活儿都是熟能生巧,您长久没做过,生疏罢了,这是打算做什么点心?”
    太皇太妃道:“福喜说衍奴近日胃口不佳,他幼时喜食荷月酥,哀家打算给他做些,那孩子肩上担子重,近日都瘦了。”
    姜言意想起郭大婶走前让自己带过来的那盅鲫鱼汤,良心突然痛了一下。
    她道:“这道点心我不曾学过,您到边上指点,我来做。”
    太皇太妃道:“厨房腌臜,可别糟蹋了你这一身好衣裳。”
    姜言意净手已经开始和面:“不妨事。”
    太皇太妃也看出姜言意和面的姿势比自己老道多了,终是让开了位置。
    “面揉好了得加豚油起酥两遍。”太皇太妃道。
    姜言意揉了两下面团,只觉这面似乎更自己平日用的不太一样,揉起来格外服帖,道:“这面粉上劲儿快。”
    一旁的厨娘笑道:“王府的面粉是从南边运过来的,往年进贡给宫里的,也是禹州的面粉。”
    既是进贡的东西,那肯定是样样拔尖的。
    面皮酥后,她在太皇太妃的指点下,用麻油、桂花、砂糖和金桔饼调制馅料。
    馅调好后太皇太妃尝了尝,点头道:“味道正好,府上有年前腌制的青梅,可以再加点青梅进去。”
    下人很快找来青梅,剔去核儿捣碎后混进馅儿里。
    姜言意用酥皮包上馅儿,搓成椭球型,装进盘子里放进炉子烘烤。
    面皮起酥两遍,因为有豚油的缘故,烤熟后和面时交叠在一起的面皮就分开了,掰开后里面是匀称的褶子,一层挨着一层,好似莲花瓣,中间的馅儿闻着有桂花的清香,还有一股橘皮独有的怡人芳香。
    吃进嘴里外酥里软,咬开馅儿不仅是香,金桔和青梅的酸甜刺激着味蕾,直叫人食欲大增。
    太皇太妃还让厨房的婆子煮了一锅豆浆,荷月酥做好后,太皇太妃不仅让婢子把荷月酥端去暖阁,连豆浆也备了三分,还往里面加了不少砂糖。
    姜言意不嗜甜,以为太皇太妃是想让她们喝豆浆,本想说自己那碗少加点糖,但又不好拂了太皇太妃的意,便没作声。
    几人进暖阁时,封朔刚吩咐完邢尧什么,他眉头皱得紧紧的,似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邢尧面上也一片严峻,给姜言意和太皇太妃见过礼后便匆匆离去了。
    太皇太妃虽偶尔会发病,但清醒时还是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局,有些担忧问封朔:“可是出什么事了?”
    “而今这局面,哪天没有事发生?”封朔轻描淡写把话带了过去,瞧见婢子放到桌上的点心,倒是微微一怔:“荷月酥?”
    那些疮痍不堪的记忆涌上心头,封朔神色未变,只是唇角微微抿紧了几分。
    他七岁后就不被允许住太皇太妃宫殿里,上太学后曾因触怒先帝,被罚数日不许进食,责罚结束那一日,碰巧太皇太妃让宫女给他送一盘荷月酥去,他狼吞虎咽吃完,当晚就因为饥饿太久又暴饮暴食腹痛不止,又吐又呕,尝尽了苦头。
    后来太皇太妃问起,他怕惹得她伤心,只说自己当日吃完荷月酥,是因为喜欢。
    太皇太妃见封朔还认得荷月酥,眼底有些许欢喜,也有苦涩:“母后好些年没做过这东西了,还是楚家丫头手巧,我只提点几句,她就知道怎么做,你尝尝。”
    三碗豆浆被婢子分别放到了姜言意、封朔和太皇太妃跟前。
    姜言意正寻思着这豆浆莫不是得搭配着荷月酥吃,就见封朔已经用乌木象牙箸夹起一枚蚕蛹似的酥点,泡到了豆浆里,片刻后才夹起来吃掉。
    他似乎心绪不佳,并没有对这道点心表态。
    太皇太妃便笑着对姜言意道:“泡豆浆吃可比干吃还多几分滋味,好孩子,你也吃吃看。”
    姜言意还是头回瞧见宫廷点心是这么个吃法,也好奇泡了一枚荷月酥到豆浆碗里,泡软了酥皮入口时,口感的确惊艳,酥皮变得香甜而绵软,吃到馅儿时,里面的酸在甜的对比下,更加回味无穷。
    姜言意夸赞道:“不愧是宫里的点心,滋味果然好。”
    有了这开胃的点心,封朔用饭时的确比平日里多用了半碗,只不过他一直心事重重的。
    太皇太妃以为他是在烦扰军中的事,留她们用完饭,便叫封朔去书房处理他自己的事,也让姜言意得空多去府上坐坐,姜言意自是满口应下。
    她同封朔一前一后离开明檀院,行至垂花门处时,发现封朔负手站在门边,似在等她,姜言意提起裙摆,加快步子迈了过去。
    “怎么了?”她问。
    封朔面上压抑着一层薄怒:“池青和从皇陵里带出来的宝藏都被川西绿林的山匪扣下了,本王得亲去川西一趟。”
    那波山匪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厉害些,尤其是那山匪头子,传闻一根霸王枪使得是出神入化,朝廷前后派了好几波前去剿匪的军队,将领都死于他长枪之下。
    池青的死活他不可能不管,皇陵宝藏关系到重骑的组建和往后的军需,便是踏平川西绿林,他也得把东西夺回来。
    不过皇陵宝藏被找到了至今还是个秘密,池青带人去寻宝时也是避人耳目的。
    他若带大军前去,不仅会打草惊蛇,还会让各方势力都注意到。所以此行只能带一支精骑,还得秘密行军,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川西。
    姜言意一听他说池青和宝藏被山匪劫了,就知道大事不妙,也明白为何他一直面色不愉,忙道:“那你路上万事小心,金丝软甲记得穿上,护心镜也带着……”
    “言意。”封朔突然打断她,明明之前神色还十分冷峻,在听她说起这些时,神情又柔和了下来,他用粗粝的指腹轻轻摩挲了一下她的脸。
    “嗯?”
    他不是第一次这么称呼自己,但姜言意总觉得今日这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似乎格外不一样,她耳窝都因为他的声线有些酥酥的。
    他指尖勾着她一缕碎发,轻轻帮她别到耳后,道:“别担心,我还没娶到你,舍不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