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黄河捞尸人/黄河秘闻录 > 第207章 钺王镇
    我估摸着是因为刚才的全力一击,没能伤我丝毫,所以老板的大脑已经短路了。
    到了这时,整个房间总算彻底安静,从我动手到现在,还没半分钟呢。
    只能说经历了与居行散人对阵后,我的实力有了极大提升,面对这些普通人,哪怕站着不动,都不会输。
    “爷爷,我,我错了…”
    这会儿,被我扣着手腕的地头蛇,已然疼得精神恍惚,似乎随时都可能晕倒。
    我冷哼一声,松开了他的手,给他一把推到地上:“你们是镇上的?”
    “是,是!”
    几个地痞慌忙扶住地头蛇,仔细查看伤势,另外几个跪在地上,老老实实地回答着:“我们有眼无珠,我们不是东西,爷爷求求你放了我们吧!”
    我没理他们,又问他们这个镇叫什么,最近有没有什么人来过?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似乎在仔细回想,之后说,镇子叫钺王镇,最近都没什么外人。
    我怕他们说谎,就一个人出去,还把门反锁了。
    过了一阵再回来,还没开门,我就听见有人在哭。
    “有人来过吗?”我打开门又问。
    地头蛇捂着手腕,老老实实地摇摇头,一脸惊恐:“没,没有,真没有…”
    我估计他不敢骗我,就让他们老老实实休息,之后单独把老板叫了出来。
    bb机上显示的消息,是2楼3号房。
    从洛阳往北,这是经过的第一座镇,也是唯一有旅店的地方。
    而从吴家人丧命的地方推断,他一天之内能赶到的,也只有这儿了。
    我又把刚才的问题,跟老板问了一遍,果真如我所料,老板懵懵懂懂,颤颤巍巍地点点头:“有,有人…”
    “那刚才怎么不说?”我有些好奇。
    老板说这家店是大家凑钱开的,可大头儿都是自己掏的,经营旅店挣的钱却是大伙一起分,大头儿也是给地头蛇。
    所以平时,他会接点私活,吴家人那单正是如此。
    “我,我要是说了,我…”老板拼了命解释,看那样都要哭了。
    我也就没再追问,收拾这伙贼人是一码事,管闲事是另一码事,他们的事,我可管不着。
    仔细询问之下,我才知道有人预定了2楼3号房,并交待如果有穿蓝衣、二十出头的男人要住,就让他住进去。
    自此,订房的人便不见踪影。
    为了订这间房,吴家足足出了一百大洋,老板收了这么多钱,也怕对方来头太大,所以这些天兢兢业业,时时刻刻都惦记着。
    这么一说,我也就清楚了:“行,你先回去吧。”
    “啊?”老板似乎不太相信。
    我说让他先回去,安抚大家好好睡一觉,以后就当今晚的事没发生过。
    老板双眉微抬,似乎很是兴奋,他连连点头,自己主动进了房间,我从外边反锁了门,之后上了楼。
    2楼3号房…
    他们约在这里见面,究竟为了什么?
    如果订房的人已经走了,那又如何得知,吴家人已经入住了呢。
    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订房人身手不凡,假意离去后,又悄然回了房间,这些天来始终如此。
    第二则是,他在房间动了手脚,一旦吴家人入住,就会立刻得知。
    第三,他们并非要在房间见面,这里只是折中位置,之所以选择这么个地方,只是为了甩开跟踪者之类的目的。
    第一种可能性最低,以吴家人的作风,我更倾向于第二种。
    所以上楼找到3号房,我没有直接进去,而是翻上屋顶。
    趁着夜色,我把3号房上的砖瓦全揭了,也不知道老板发现后,会是什么脸色。
    那些事轮不着我想,我在其他房间找了个手电筒,从屋顶朝3号房照下去,里边都是最简单的布置,和其他房间并无不同,丝毫看不出做过手脚。
    无论巫术,阴间文或其他手段,一定都需要媒介。
    这就怪了,难不成吴家人手段更高明?
    以我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仔细检查了表面,我翻身进了房间,又将床底等不容易注意到的缝隙,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
    这次,我终于有所收获,在床底,床板上倒贴了一张纸条。
    可惜令我失望的是,上面没有一个字。
    之所以认定这是吴家留下的信息,还是因为这种一面带胶的纸,在当时属于高级文具,别说在钺王镇,就是洛阳城里,也买不到。
    我左右踱步,料想这纸或许被做了什么手脚,不过一时半会,还是想不出什么。
    算了。
    反正吴家接头的人已死,这个消息,恐怕难以传进吴三爷耳朵里。
    虽然我也没法得知消息内容,不过本着能搞破坏就搞的目的,我还是小胜一筹。
    将纸条小心收好,我将3号房简单收拾了一番,出门进了隔壁房间,自顾躺下休息。
    隔天一早,我下楼给那些地痞开门。
    这些人倒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如今一个个躺在床上,睡的正香。
    我盘算一番,认为龚老板等人应该还没来钺王镇,也就暂且放心了。
    出了旅店,我在镇上逛了会,找了家铺子吃过早点,又在附近到处转。
    虽然纸条上的信息不得而知,但吴家人的目的,极有可能是钺王镇附近的古墓,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打听这些古墓的来历。
    如果能知道古墓的构造,设计吴家人自然更好。
    钺王镇不大,横竖只有两条街,十字路口最是热闹,平时约莫能有几十上百人。
    从十字路口,沿路往西,有各式小餐铺,都是小本买卖,没什么装修,再往前,则是一座颇有些规模的小学。
    附近所有营子、村庄的孩子,都会到这来念书,不过学校很穷,连教室都急缺,更盖不起宿舍,所以许多孩子下午放学后,还要走路回家。
    有些离得远的,到家时已经九十点钟,饭都吃不上一口热乎的。
    离得再近些我才发现,这座小学还颇有来历,居然是本地一书香门第,将自家的庭院全数捐赠而来,且那位私塾先生,如今就在校内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