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乱武东晋 > 第124章 醉和死

第124章 醉和死

 热门推荐:
    第124章 醉和死
    关子阳的瘦金体,再次引起了一番轰动,不过很快就结束了。
    因为阮籍抛出了一个更劲爆的话题。
    “这次兰亭雅集,真正的发起人——大智三圣。”
    所有人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不都死了好久了,就算是鸠罗摩什,也已经圆寂几十年!”
    “阮籍不会是隐居太久,思维不正常了吧?”
    “大智三圣要是还在,启容胡族猖狂,侵占我中原大地!”
    ……
    阮籍振了振衣袖,身上的圣人威压再次袭来,众人方才停止争吵。
    “请跟贫道来、”
    众人随着阮籍缘溪上行,到了歪脖子槐树停下了脚步。
    此刻,槐树下围坐有四位老者,四名老者以掌心相接,成打坐姿势围抱着歪脖子槐树。
    众人惊疑不定,纷纷上前查看,可是在距离老槐树十米范围时,一股巨大的圣人威压传来,逼得众人后退。
    只有少数几人勉强能够继续站在十米这个位置。
    阮籍笑了笑,又指向歪脖子槐树树枝上的三人,说道:“这就是大智三圣!”
    晴空万里的天空,仿佛突然笼罩起厚重的乌云,阳光在这一刻瞬间失去了颜色。
    狂风骤起,吹得众人睁不开眼睛。
    ……
    阮籍缓步步入槐树下,四名老者有两人盘着腿,凌空横移,给他留下了一人的位置。
    阮籍坐下,以掌心与身旁两人相连。
    这时,狂风停止,乌云散去,仿佛刚刚的经历只是一场梦境。
    接着,虚空中传来阵阵神秘而庄重的箴言。
    不过,这些箴言,关子阳刚刚已经听过,这次还是一样,能清楚听到话语,却不明白含义。
    关子阳立即盘腿坐下。
    如果不能理解,那便全部记下。
    参会的众人,大多都是武道前者,哪还不明白此刻的机遇,纷纷盘腿坐下,凝神细听。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箴言停止。
    老槐树渐渐淡去。
    围坐在树下的五名老者纷纷精疲力尽的睁开了眼睛,他们喘气,擦汗,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关子阳睁开眼睛,他感觉心中似乎有所得,却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是何种感悟。
    阮籍站起身来,其他四名老者也纷纷站了起来。
    “各位,圣言已经公布给给位,我们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这便要告辞了。”
    阮籍道:“我留下,再为大家言明来意。”
    王正作为在场所有人中资历最高,威望最重的人,他开口道:“劳驾几位半圣,其余几位半圣我们还不知性命,不知能否告知。”
    四名老者淡然一笑:“我等闲云野鹤而已,早已没有性命。”
    这是干宝叫道:“我的《搜神记》成书已半,还请几位圣人留下姓名,他日名流千古,传为一段佳话!”
    他话还没说完,除了阮籍以外,其余四名老者如风中落叶一般,向远处飘去。
    众人虽然遗憾,不过心头的震感还是难以言表。
    大部分人从没有见过半圣,这一次就见过五个,这种冲击力,实在是太强了。
    阮籍道:“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沦丧,天机震动,虽然民不聊生,但正是这集中密集的天灾人祸,造就了圣人大道。”
    “如今大智三圣与多年前遗留下的虚影,也终于如他们所料的在这个时代显现,曾经百年才出一个半圣,但是现在,应该已经有一位了吧。”
    众人惊呼,半圣?
    哪来这么多半圣?
    阮籍笑道:“其实你也不必隐藏,半圣之间,何来秘密可言。”
    这时,王正回道:“阮籍前辈,你的意思是,我们之中已经有圣人存在?”
    阮籍缓步而前,来到王羲之面前:“作为最年轻的半圣,你难道还想有所隐瞒?”
    王羲之笑道:“在下也是近日才突破。”
    阮籍笑道:“王与马共天下,作为王家下一任家主,你自有你的考量,我也不必多言。”
    接着,阮籍再次释放圣人威压,朗声道:“近日聚集大家于此,便是告诉大家,世家大族统治的血脉时代,就在今天结束了!”
    王正死死地盯着阮籍,狠厉地笑道:“虽然阮籍前辈是竹林七贤之首,为天下英杰所共瞻仰,但是哪怕您威望再高,说这种话,怕也是个笑话吧!”
    阮籍笑道:“是不是笑话,以后你自然知道。”
    “等你回家之后,见到王导,你自己问他吧!”
    众人惊呼!
    “王导?”
    他居然没死?
    如果王导没死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已经成圣!
    王家居然此刻就有王导和王羲之两个在世的圣人!
    只怕,这天,是要变天了啊!
    关子阳在心中盘算着,师傅阮咸,也就是阮籍的侄子,曾经告诉过他。“我阮家的血脉武学名叫《箕踞清啸》,是一门以内力为基础,以音波伤敌的手段。”
    “我叔父阮籍,便是以此修至半圣。”
    “我叔父不世天才,更是在短短二十年时间,悟道音律,便达圣人之境。”
    “成为圣人之后,与‘大智三圣’孔、李、释不同,他成圣之后并未宣扬自己的教义,来窃取天下气运以求长生。
    这便是我叔父的圣人之道——玄,学玄者即有可能血脉觉醒!”
    见王正语气不善,王羲之连忙拉住了他。
    “祖父,稍安勿躁,阮籍已经是圣人!”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炸开了锅。
    “果然如此,他阮籍失踪这么多年,便是为了成圣!”
    “他要开辟除开儒释道之外的新学,玄学!”
    这时,阮籍的清啸传来。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世人皆醉!”
    这四个字阮籍用上了《箕踞清啸》,声音犹如一柄利剑直入人心!
    然后又开始吟诗。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
    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寝息一纯和,呼噏成露霜。
    沐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
    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几句清啸》再次传来:“汉人已死!”
    周边众人除了王羲之和关子阳,都用力捂着耳朵,表情痛苦,就连谢安也未能幸免。
    阮籍的说教还在继续。
    “如今天的天下世人都在醉与死之间徘徊游荡,
    士人醉,庶人死!
    这样的世界,是不对的!
    如今佛道昌盛,正是世人重启世界之时!”
    “我的玄学亦是讲和《论语》、《道德经》、《法华经》一般,公布于世,学我《玄》者,皆可血脉觉醒,我的《玄》能替代所有的血脉武学!”
    阮籍的震耳发聩的话,依然如在每个人耳边敲锣一般,他们虽然死死地捂着耳朵,可还是一字不差的停了个完全。
    等他们渐渐睁开眼睛的时候,阮籍已经消失不见。
    这那是兰亭雅集啊,分明就是士族时代的丧钟!
    学《玄》者,世人都可以血脉觉醒!
    士族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啊。
    关子阳扶起谢玄和谢安,问道:“你们没事吧!”
    关子阳身上有圣人专属的内力,自然能够抵抗他的《箕踞清啸》,但是谢玄和谢安可就难受了。
    他们强忍着头晕,站了起来,向关子阳道:“想不到,这次雅集真正的发起人居然是阮籍,他到底要做什么!”
    关子阳喃喃道:“真如他说说,士族的特权,估计到头了!”
    之汉武帝禁佛灭道开始,这几百年的传承,就要断了!
    这个东晋要变天了。
    关子阳可以预料到,当《玄》在世间流传之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尤其是江北的流民军,一百万士兵,和一百万的血脉武者,这战斗力相差起止百倍!
    “安石公,我想立马启程去京口!”
    谢安还有些没缓过劲来,问道:“你想赶在《玄》学流传开来之前,在京口有所作为?”
    关子阳笑着摇了摇头:“不,我想提前告知他们《玄》即将现世。”
    谢安道:“嗯,这也不失于一个好办法。”
    谢玄不解道:“缺之,为什么你要提前告知他们?难道他们会因此而感激你?”
    关子阳笑道:“自然不是,这《玄》只有汉人练得?”
    谢玄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胡人也会学《玄》?”
    谢安道:“这是自然,慕容家的燕国,符家的秦国,他们统治百姓如果都开始学《玄》,还会城府与他们的统治吗?”
    谢玄道:“可是两国开战的话,大家都是血脉武者,这破坏力如何得了,只怕天下再也每人不习武了!”
    关子阳叹道:“内卷开始了啊!那大家都一起卷起来吧!”
    ……
    京口,采石渡口。
    关子阳带着青蝉,在一艘小舟上过河。
    “小郎君,你说天底下要是真没有士族了,这世界会变好,还是变差?”
    青蝉纯真的脸上,写着大大的疑惑。
    关子阳轻轻刮了刮她的琼鼻,问道:“如果人人都可以血脉觉醒,你是要不要学《玄》?”
    青蝉笑道:“我自然是不学的,我只是小郎君的小丫鬟,帮你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我就很满足了,学那《玄》有什么用?”
    关子阳道:“可是世界上又有几个人和你一样呢?”
    他笑道:“你想想,如果哪天我面对危险,需要你搭救,但是你有不会武功,你会不会选择去学《玄》来救我?”
    青蝉托着下巴,认真的想了想,然后道:“那我自然要学了。”
    “那就是了,天下人都学,和天下人都不会,又有什么却别呢?”
    青蝉恍然大悟:“你是说,其实没什么变化?世界根本不会因为这个《玄》而改变?”
    关子阳又道:“那也不是,我师父阮咸曾经告诉过我,大智三圣他们传下道义,不过是为了窃取天下气运来以求长生。
    前几日会稽的所见所闻,我敢肯定,阮籍也不过如此,他想做的也是窃取气运求长生而已?”
    “那岂不是他想做神仙?”
    关子阳笑道:“我猜这并不是神仙,而是一种状态,我们在兰亭雅集上见到的大智三圣,也并不是虚影,他们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青蝉哑然:“啊?那他们岂不是好几百岁了?”
    关子阳点点头:“这也只是我的猜测,不过我觉得八九不离十,只有有人信仰修习他们的教义,他们便可以获得气运而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像半圣可以延寿百年。”
    青蝉点点头:“那小郎君,你以后也能不能长生?你这么厉害!”
    “我?”
    关子阳摸了摸青蝉的头,笑道:“长生有什么意思,没有青蝉姐姐陪我,或者也没什么意思……”
    青蝉俏脸羞红:“我跟你认真说,你还来调笑我,不理你了。”
    这时,船也靠了岸。
    两人下了船,关子阳租了一辆牛车,继续向京口而去。
    他心中想道:“长生?谁不想长生啊!
    可是自己的路还差得太远了,首先需要成为半圣,然后领悟自己的道义,然后还得成为圣人,寻找传播自己道义的办法。
    而现在,自己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走利索。”
    郗僧施已经拜入了安东寺,被支道林收为关门弟子。
    江北郗家的情况现在越发复杂。
    郗超在西府,郗昙在朝廷。
    他们到底是真的决裂,还是表面如此。
    关子阳现在很是怀疑。
    这次这么着急的来京口,就是他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了,必须赶快想办法打入流民军内部,得到流民军这股庞大的力量。
    北伐在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梦想,如今已经看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那就是流民!
    如今《玄》学的出现,流民的战斗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股力量已经可以决定未来的历史进城了。
    他掏出怀中的小纸条,这是诸葛长民给他的。
    上面只写了三个字。
    “寻刘裕。”
    刘裕是谁,自然不必说。
    东晋门阀政治的掘墓人,天命之子。
    这个人诸葛家都能够通过卜算算出来,可见他们说得肯定不是假话。
    现在关子阳要做的就是,在流民军中找到刘裕!
    虽然比历史提前出现了几十年,不过现在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到来,都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历史早已被他改变。
    醉和死的东晋,是该结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