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乱武东晋 > 第73章 钟山雅集(2)
    第73章 钟山雅集(2)
    随着关子阳的演奏,越来越多的百姓向大石靠拢,驻足聆听。
    曲罢。
    围观百姓全都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
    “自己好像真成卖艺的了……”关子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一阵笛声突然从对面响起。
    正是他刚刚弹奏的《送别》,此刻居然改为了笛曲。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吹笛之人隐在一片密林之中,关子阳看不见吹笛人是谁。
    不过他能肯定不是谢玄,因为谢玄此刻正混在围观的百姓之中,冲他一脸地坏笑。
    关子阳搞不懂谢安叫他弹琴是什么意思……
    随着笛声消散,围观百姓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在向我挑衅?”
    “行,那我再来一首……”
    关子阳再次端坐,拨动琴弦。
    “来一曲有难度的,我不信你还能听一遍就记住!”
    琴声再次飘扬……
    “梦中人熟悉的脸孔,你是我守候的温柔,就算泪水淹没天地我不会放手,每一刻孤独的承受,只因我曾许下承诺……”
    这首《美丽的神话》,关子阳曾经听过古琴的翻奏版本,很是好听,主要是对原曲的速度变动很大,古琴演奏得特别的缓慢。
    其中的古琴三音,散音,泛音,按音变化繁复,用笛子很不好模仿出来。
    一曲终了,关子阳心中一阵得意:“看你还能用笛子吹?”
    结果,数息过后。
    密林中的笛声再次响起,这么短的时间他居然真的将谱记了下来,而且改为了笛子吹奏。
    不得不说,关子阳改编后世的歌曲,旋律性很强,无论用琴或是用笛子来演奏,都让人觉得很动听,大异于当世的音乐。
    随着笛声结束。
    围观百姓已经没有人鼓掌了,他们已经沉醉其中。
    不过关子阳却听出了一点门道,笛声不是简单的笛声。
    “有内力!”
    关子阳已经是二品境,能够以气入器,即是将内气注入兵器。
    “难怪这笛声听起来如此的摄人心魄。”关子阳心道。
    关子阳现在会的武功只有太极,所以一直没试过以气入器,密林中吹笛人的笛声给了他启示。
    关子阳调动体内自行循环的先天之气,分出一缕流入手指。
    然后尝试将内气注入琴弦。
    “接下来演奏哪首曲子?”
    “那就来一首自己前世偶像的国风歌曲吧!”
    “铮~铮~”
    《红尘客栈》响起,再次打破了平静,安静的人群又将目光聚在了关子阳身上。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闲云,野鹤,古刹……”
    密林中人,一身黑色的斗篷,脸被挡住了大半,只露出鼻子和嘴。
    只见他嘴角一斜,轻道:“这么快就掌握了以气御音吗?看来仲容确实没有看错人……”
    随着关子阳的弹奏,他对这种以气入器的感觉愈发娴熟。
    琴弦的每一次震动他感受得格外清晰,就像在他心口跳动一般!
    指尖的每一次拨挑,声音就像通过手指直接传进了脑海,而不再需要再通过耳朵去聆听……
    这时,一直沉在丹田之底的先天之精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一般,荡起了阵阵涟漪……
    关子阳大吃了一惊。
    “好像抓住了一点道心的影子,难道我的道心也是音乐吗?”
    一阵涟漪之后,先天之精又回归了平静,无论关子阳弹奏得多卖力,多用心,都没再产生任何反应。
    失望之余,关子阳还是将这首《红尘客栈》完整地弹奏了出来。
    等关子阳弹罢,还是和刚才一样,不过片刻时间,同样一曲相同的曲子,变成了笛声响起……
    关子阳心道:“难道这人是在引导我寻找道心?不过为什么偏偏挑这个时候呢?而且,这人到底是谁!”
    笛声结束后,围观百姓都以为又会轮到关子阳了,不过关子阳这次却未着急演奏,而是站起身,朝着密林的方向遥遥一拜。
    朗声道:“阁下何不现身,你我合奏一曲?”
    结果,密林中没有任何回应。
    过了一会,密林中的笛声,再次响起。
    对面的曲子关子阳并没有听过,不过猜到他应该是在考验我了,于是连忙用心记忆。
    “这他妈根本记不住啊!”关子阳心里无奈地想道。
    “太后驾到~”
    正在这时,一声高亢尖锐的太监声音响起。
    笛声戛然而止。
    然后关子阳听见密林之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
    一个黑影在密林之中若隐若隐,向远处奔逃而去,片刻就已经不见踪影。
    闻听到太后到了,周围的百姓都已经跪下身去相迎,不敢抬头。
    关子阳也连忙俯身下去。
    太后的鸾轿停在了空地一处,跟在轿后的,还有二十来个穿着官服的朝廷命官。
    几十名手持长矛的士兵将鸾轿重重围住,接着太监便又高喊:“太后懿旨,众卿平身~”
    关子阳疑道:“怎么太后都到了,中正官还没到,距离大典开始不过还有几刻钟了。”
    按照惯例,太后是不会参加这种九品中正雅集的,今年她为什么突然现身呢?
    太后刚到不久后,中正官和学子们终于是踩着点进场了。
    中正官参见完太后之后,就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
    一个坐在岩石上,一个负手而立泉水旁,一个靠在树边,一个干脆盘腿席地而坐。
    关子阳唯一认识的一个谢安,竟然是单手托腮侧卧在一棵树枝上……
    见五个中正官散在这空地各处,一个个姿势还是如此的散漫。
    关子阳看得是目瞪口呆。
    “啊这……会不会太随意了一点……”
    不料想,除了他在场中居然没一个觉得吃惊的。
    五个中正官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是风姿不凡,这份潇洒确实正如当下所推崇的自然之道。
    站在‘一人泉’的边的那人便是司马昱,此次雅集名义上的发起者。
    他高喊了一句:“扬州学子请入场。”
    人山人海的百姓中,突然分出了一个缺口。
    四五十个衣着光鲜的少年公子缓步走进空地中心。
    关子阳连忙跃下巨石,在谢玄的引导下,也跟着步入了人群之中。
    这时,太后鸾轿旁的一个老太监突然道:“太后懿旨,刚刚奏琴与吹笛之人,请出列见驾。”
    关子阳看了一眼谢玄,一幅被你害惨了的表情,然后出了人群,拜见太后。
    “涪陵河西关子阳,参见太后~”
    一双玉手伸出轿帘,微微打开了一条缝,太后道:“学子免礼。”
    待关子阳起身,太后又道:“你便是关子阳?好一个风度翩翩少年郎。”
    “谢将军曾对哀家说,你的清谈‘清新脱俗,高雅至极’,又听闻安石公说你‘少年大志,能兴北伐’。”
    “就连大司马桓将军,也曾给哀家写信,‘涪陵庶族,关氏子阳,能堪大用,举为孝廉’举荐哀家对你破格录用。”
    “这便也就罢了,刚到我大晋国的汝阴侯石侍郎,居然也曾在哀家面前夸赞于你。”
    “哀家这才与你初见,不过你的名字已经在哀家耳边响了良久啊。”
    场中众人,无论是学子还是围观百姓,就连太后轿旁的众多达官贵人们,都是一片哗然!
    关子阳心头震动,心道:“居然这么多人在褚太后面前提我?”
    “谢奕与谢安也便罢了,毕竟我已经上了谢家的船,只是这桓温和石琨,为何会举荐我?”
    ……
    太后得知吹笛之人已经远去,微微叹息:“今日钟山雅集,晋国名流,扬州才子汇聚于此,本想让两位为此次盛会合奏一曲,不过高人不愿现身,哀家也不便强人所难了。”
    说完便放下了帘子。
    太后对关子阳说的一番话,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他,成为了在场几十名学子的焦点。
    个个都奇怪地看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庶族子弟。
    接着司马昱喊道:“钟山雅集开始,请定品的学子,选择一位中正官,站到他身旁去就可以了,时间为半个时辰。”
    接着几十名学子便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起来。
    谢玄道:“子阳,今年这规矩和三年前也不太一样啊,咱们怎么选,要不要选我叔父?”
    关子阳道:“丞相只说让我们选中正官,没说选完之后要做什么呀,你叔父没提前告诉你吗?”
    “司马昱丞相才是这次中正官中的主考官,这钟山雅集开始之前,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规则。”
    这时,一人从人群中挤了过来,那人一拍关子阳肩膀,说道:“缺之兄,原来你才是真正的关系户啊!”
    关子阳尴尬地笑了笑:“哪里,哪里,我自己现在还晕着呢。”
    来人正是刘畅。
    他一脸笑容地说道:“在太后面前举荐过你的,可都是咱们晋国数一数二的人物啊!你也是庶族,咋能这么威风。”
    接着凑到他耳边,轻声道:“我看呀,今年‘上品无寒门’的规矩,怕就是要打破了。”
    “为啥?”
    “为啥?你还装,雅集开始之前,太后单点你出来,并且如此夸赞你!你这不是天大的面子?”
    “我看这次,你至少能定到五品,打破庶族不得定六品以上的规矩!”
    关子阳叹了口气:“哎,刘兄有所不知啊!……算了,咱们先商议下怎么选中正官吧。”
    “要真是定五品,那不得全完蛋了,今天他不是为了定品,而是为了拿第一而来……”
    当然,这些话也不用跟刘畅挑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