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空间种田:农门神医娇娇宠 > 第133章 查不出毛病(二合一,4000字大章)
    第133章 查不出毛病(二合一,4000字大章)
    耿嬷嬷应了一声是,微微用力推开了房门,而后带着太医走了进去。
    太医一进去,就看到一个女人坐在那里背对着他们。
    一头黑发也没梳起来,就随意的披散在了身后。
    听到他们进来的动静,那女人就回过身来。
    太医对上她的脸,顿时骇了一跳。
    手中的药箱都险些丢了。
    孙姨娘没错过太医面上一闪而过的骇然,她微微垂了垂眸子,嘶哑的声音响起:“太医,我一夜之间长出了胡子和喉结,你可否知道我这是得的什么病?”
    那名太医闻言,将药箱放到桌子上,从里面拿出脉枕对她说道:“我先给你把把脉。”
    说着话,匆匆看了孙姨娘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没办法,孙姨娘目前这个模样实在是有些辣眼睛。
    孙姨娘闻言便扯了扯衣袖,将手腕露出来放到脉枕上。
    旁边的耿嬷嬷见状,连忙取过一条丝帕搭在孙姨娘的手腕上。
    太医这才伸出手指为她把脉。
    片刻后,太医面色沉重的收回手。
    孙姨娘的脉象并无半分不妥,和正常身体健康的人一样。
    若不是她这一脸胡子和脖子里的那个喉结,真不像是身体出了毛病的人。
    他看向孙姨娘,道:“我还需再给姨娘的另一只手把把脉。”
    孙姨娘闻言皱了皱眉,还是换了另一只手给他把脉。
    过了一会儿后,太医面色惭愧的收回了手:“老夫医术不精,实在是查不出来姨娘患了什么病。”
    孙姨娘闻言,面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太医,我若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好端端的怎么会长出胡子和喉结。”孙姨娘声音嘶哑的问道。
    她有种感觉,她的声音也不复之前的好听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男人的声音。
    太医闻言面色尴尬:“这……”可他实在是查不出这位孙姨娘的身体有什么毛病呀。
    他匆匆将脉枕收入药箱,对孙姨娘说道:“姨娘再换个太医,说不定就能诊出姨娘所得的病症了。”
    孙姨娘闻言,也只好忍着怒意和失望点了点头:“今日之事,还请太医不要外传。”
    那太医闻言,连忙说道:“姨娘放心,老夫没查出姨娘身体有什么毛病,自然是不会出去乱说的。”
    他的嘴在太医院里是出了名的严。
    他相信,这也是孙姨娘让人找上他的原因。
    孙姨娘就放心的点了点头。
    “耿嬷嬷,送太医出去。”孙姨娘吩咐了耿嬷嬷一声。
    耿嬷嬷应了一声是,连忙对太医伸手说道:“太医慢走。”
    太医随着耿嬷嬷走出了门口,就对耿嬷嬷说道:“老夫自己走就行了,嬷嬷不必送了。”
    耿嬷嬷从善如流的应了一声,站在原地看着太医走远。
    孙姨娘坐在梳妆台前,拿着铜镜对着自己的脸照了片刻,忽然对耿嬷嬷开口说道:“去找一把锋利的匕首来。”
    耿嬷嬷闻言吓了一跳,磕磕巴巴的开口:“姨娘,您,您要匕首做什么?”
    孙姨娘皱眉看了她一眼,撸了一把自己脸上浓密乌黑的胡子:“让你去你就去!”
    耿嬷嬷连忙低头认错:“是奴婢多嘴了。奴婢这就去拿。”
    不多时,耿嬷嬷就拿来了下巴匕首递给孙姨娘。
    孙姨娘接过匕首,就对着自己的脸颊比划了两下,吓得耿嬷嬷一下子就跪到了地上。
    “姨娘,您可不要乱来呀。”耿嬷嬷脸色惨白的开口说道。
    孙姨娘没理她,拿起匕首小心翼翼的将脸上的胡子给一点点刮掉了。
    耿嬷嬷跪在地上,愣愣的看着她的动作没开口。
    胡子刮掉后,脸颊上就留下了深青色的胡渣,可也已经比长了满脸的络腮胡要好看的多。
    “耿嬷嬷,你过来帮我擦粉。”孙姨娘开口吩咐道。
    耿嬷嬷闻言,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
    然后走到孙姨娘身边,拿起桌上的脂粉,一点点涂到了孙姨娘的脸上。
    涂好后,孙姨娘拿起铜镜照了照,不满的对耿嬷嬷说道:“再涂一遍。”
    耿嬷嬷看着她脸上已经很厚的脂粉抖了抖手,可还是没敢开口劝,只能听从她的吩咐拿起脂粉又给她涂了厚厚的一层。
    孙姨娘拿起铜镜照了照,见终于没有了青色胡渣的痕迹,这才满意的舒了口气。
    只不过,脖子上那块凸起的喉结却是没办法掩盖,只能穿高领的衣裳了。
    耿嬷嬷看着她一脸厚厚的脂粉,脸色惨白又僵硬,连忙低下了头不敢去看她。
    孙姨娘却不知道耿嬷嬷心中所想,她看着自己终于没了胡子的脸,心中舒服了不少。
    耿嬷嬷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对孙姨娘说道:“天色不早了,姨娘可要传早膳?”
    孙姨娘心中觉得舒服了,也就感觉肚子有些饿了,她点了点头:“传膳吧。”
    耿嬷嬷应了一声,就下去传膳了。
    一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孙姨娘害怕看到自己那满是青色胡渣的脸,连脸上铜钱厚的脂粉都没敢洗,便上床休息了。
    第二日一早,孙姨娘醒来后就伸手揉了揉眼睛,然后就猛地坐了起来。
    她穿上鞋下了床,连忙走到梳妆桌前,拿起铜镜照了照,整个人便傻在了当场。
    她明明记得昨日她已经将那些胡子给刮掉了啊。
    这怎么又长出来了,好像比昨日里还要更长了。
    昨日里的胡子也只比下巴长一点,可今日这胡子居然已经到胸口了。
    孙姨娘连忙开口唤来了耿嬷嬷进来。
    耿嬷嬷听到动静后,连忙从丫鬟手中接过水盆打开门端了进去。
    一抬头看到了孙姨娘如今的模样,她也傻在了当地。
    “姨娘,您怎么又长出来……”胡子了?
    孙姨娘苦笑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嗓子,开口说道:“我的声音……”
    声音粗糙如含着沙粒,说是男人的声音,实际上还不如男人的声音好听。
    耿嬷嬷吓了一跳,这才听清她的声音有多难听。
    一个女人,长了一脸胡子,还长了喉结,如今连声音都变成了男人的声音,那还怎么出去见人?
    孙姨娘:“耿嬷嬷,快去请太医。”
    耿嬷嬷闻言,连忙施礼下去了。
    这次看太医,孙姨娘整个人就躲在床帐子里,只将自己的胳膊伸了出来。
    几名太医轮流诊脉,都没诊出她这是得了什么病症。
    孙姨娘整个人的性格也越来越暴躁。
    “再去找,去找民间大夫。”她整个人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声音本就难听,如今还带上了些声嘶力竭。
    耿嬷嬷连忙应了下去了。
    然而,不论是太医还是民间大夫,都没办法诊出孙姨娘究竟是得了什么病症。
    孙姨娘再也没精力去找人刺杀沈牧或者是找他的麻烦。
    她开始了寻医之路。
    沈锦棠回到宜昌县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了,一切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她每日仍然是庄子里和医馆家中三头跑。
    上午待在医馆,下午就在庄子里,到了晚上则是在家中休息。
    宜昌县的百姓们用了杀虫药粉,田地里再也没有了各种虫子的身影,而且庄稼是长的又旺又好。
    但别的地方就没这么好的事了。
    宜昌县里有个农事药铺,里面专门售卖杀虫药粉的事情渐渐传扬的人尽皆知。
    宜昌县的百姓们走到哪一提起自己是宜昌县的人,那语气里都带着骄傲。
    青州知府得知此时时,就没忍住动了心思。
    如此好的事情,功劳若是能落在他头上,那他今年的升迁就有希望了。
    才刚刚四月中旬,天气已经变得十分炎热了。
    不少地方已经连续一两个月没下过一滴雨了。
    董师爷从县衙里出来,看着这阳光明媚的天,忍不住叹了口气:“幸好去年大人修建了水利,若不然这一直不下雨,万一遇上大旱,田地里的庄稼都会完了啊。”
    傅主簿和梁县丞在一旁点了点头:“和大人说说,再过几天还不下雨的话,就来开闸放水浇灌庄稼吧。”
    如今地里的庄稼虽然因为用了杀虫药粉的原因还是长得绿油油的很旺盛,可土地也都已经干旱的不行了。
    几人不知道的是,其他地方干旱的更严重,已经有不少庄稼旱死了。
    沈锦棠庄子里干旱的也很严重,于是她就想到了打井的事情。
    前世她外祖父的老家是农村的,她小时候经常住在外祖家,也没少跟着下了地。
    那时候每几亩的地头上都会打个井,安装上压井,打了井中的水挑到地里面浇灌庄稼。
    到后来通了电,有了电机,就可以从水井中抽出水来,省了不少人工力气。
    当然,速度也快上不少。
    可如今这个时代并没有电,但可以先打出来水井。
    沈锦棠就看向了一旁的佟管事:“佟管事,你去找一批会打井的人来,越多越好。”
    佟管事微微一怔,并未明白沈锦棠的意思:“姑娘,打那么多水井做什么?”
    沈锦棠笑了笑,说道:“你没看到如今这田地都干旱成什么样子了吗?打井当然是为了浇灌田地呀。”
    佟管事闻言就苦笑道:“姑娘,你有所不知,这井中的水挑上来太费事费力气,用来浇灌田地恐怕不行。”
    沈锦棠闻言一笑:“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其他办法,你只管去找会打井的工人就行了。钱可以在青黛那里支出。”
    佟管事闻言,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
    白芷站在一旁看着沈锦棠,对她说道“姑娘,奴婢觉得佟管事说的有道理呀。
    用人从井中挑水来浇灌庄稼的话,咱们的庄子这么大,田地这么多,估计浇灌不了几亩地呢,田里的庄稼就会干旱死了。”
    沈锦棠闻言失笑,看向白芷打趣她道:“你还懂的这个呀,没白跟着我来庄子里那么多次。”
    白芷闻言,笑了:“姑娘讨厌。”
    沈锦棠收起了笑,对她说道:“你去马车拿几张宣纸和金丝炭来。”
    白芷见沈锦棠神色认真下来,也不再多话,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不多时,白芷就将金丝炭和宣纸拿了过来。
    沈锦棠将宣纸平铺在桌面上,开始用金丝炭在上面作画。
    不多时,一个压井的形状就出来了。
    白芷在一旁好奇的看着,见她放下了手中的金丝炭,好奇的问道:“姑娘,您画的这是什么?”
    沈锦棠笑了笑,对她解释道:“这叫压井,打好井后,把这个安装上,只需要抬压这个杠杆,就会有水从这个管中出来了。”
    沈锦棠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给她在画好的压井上面比划着。
    白芷越听,眼睛瞪的越大,她惊叹的说道:“还有这样方便的好东西吗?有了这个压井,日后再用水可就方便多了。”
    沈锦棠就点了点头。
    她又拿起金丝炭在另一张宣纸上面写写画画。
    没多久,一个长长的水管形状就跃然于纸上了。
    白芷凑过去看,双眸崇拜的看着沈锦棠问道:“姑娘,这个又是什么呀?”
    沈锦棠笑了笑,回答:“这个是水管,用这个水管的一头接到压井的出水口处,另一头扯到地里面,再有人压水就能直接往地里面浇水了。”
    这样虽然还是会用到人工,可是会比一桶一桶的从水井中打上来,然后再提到地里面要方便轻松快捷的多了。
    白芷脑子也很聪明,经过沈锦棠这么一解说,她就明白了沈锦棠的打算了。
    “哇,姑娘你也太厉害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白芷满目崇拜的看着沈锦棠。
    沈锦棠笑了笑,没说话。
    这可不是她想的,她只不过是用了前世的人们用过的东西罢了。
    她将那画着水管的宣纸递给白芷,对她说道“你去找苏木,让他去找人制作这个水管,告诉他一定要用防水的材质去做这个水管,长度和粗细的要求我都已经写在上面了。”
    白芷闻言接过了宣纸,屈膝施礼脆声应道:“奴婢知道了,我这就去找苏木。”
    话落,拿着画好水管的宣纸快速跑出去找苏木了。
    沈锦棠又拿着另一张画着压井的宣纸走到另一间房间。
    房间里面,青黛正坐在桌岸前拿着账本拨动算盘算账。
    见到沈锦棠进来,连忙起身将已经算好的两本账本递给她:“姑娘,这两本账本已经算好了,你看看。”
    沈锦棠点了点头,认真的翻看了起来。
    看这种账本对她来说基本上不用费什么力气,她一眼略过,就已经牢牢的记在脑海中了。
    青黛见她认真的看了起来,也不敢耽误,又继续算了起来。
    两本账本,不到半个时辰沈锦棠就已经全部看完了。
    这里面有平陵镇铺子卖蚕丝被的收益,和三合村庄子里的收益。
    ps:我再在这里解释一下哈。如今虽然每天都只更新的一章,可这个一章是4000字,和以前的两章是一样的。以前是2000字一章。
    并不会一直4000字一章,下个月就会恢复到两千字一章啦。
    还有,如果我有时间和能力的话也会多更的。
    最后,感谢大家的喜欢,爱你们,么么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