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七零:村姑媳妇有点茶! > 第35章 邮递员来了
    教官一个刀眼飞向了谢明阳,谢明阳倒挂在旋梯上大声道,“报告教官,打喷嚏也犯规吗?”
    教官被谢明阳气的磨牙,吼道,“闭上你的嘴给老子好好转。”
    谢明阳笑的痞气,可因手脚被固定着无法敬礼,铿锵有力道了声,“是。”
    …………
    被一群妇女的热情好意关心的苏冬暖心下一横,说:“他现在还只是个新兵,封闭式训练结束才可以和家人联系的。”
    然而,其中一个年轻妇女,说起来还是苏冬暖本家的堂嫂呢,看向苏冬暖笑的嘲讽,道:“是吗?那谢知青这个新兵还挺不一样的,我娘家兄弟去年的新兵,三个月新兵训练期不限制给家里写信呐!”
    其实,苏冬暖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目前为止她都对军营是个盲区,这也就凭想象力说了个谎,分分钟就别懂王堂嫂戳穿了。
    有几个妇女叽叽咕咕的嘀咕,妇女刘氏说:“我怎么听说那谢知青在回城之前就和冬暖丫头离婚了呢?”
    曹氏的声音压得更低了,“我也听说了,早都离婚了,可这丫头也是能沉得住气,都这个时候了还在满嘴胡说。”
    杨氏道,“说来也是奇怪,队长家的大姑娘当时被那张建国退婚还寻死寻活了一场呢,这被谢知青离婚了怎么不寻死寻活了?”
    曹氏偷偷瞥一眼苏冬暖和她娘的方向,道:“谢知青一走了之,她寻死寻活给谁看?还不是得悄悄地吃了这个哑巴亏。”
    一位大妈叹口气,道:“这冬暖丫头也是命苦的很,可怜呐!”
    那些女人看似压着声音,嘀嘀咕咕怕苏冬暖和她娘听到,可她们那是悄悄话吗?那就是故意要让她们娘儿俩听到,好狠狠戳一戳她们的心窝子,好让她们闹心。
    苏队长也算是个能人了,两口子也在尽他们所能的给五个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当年,大儿子高中毕业本来可以进厂当工人的,结果也不知道被谁给搅合了一番,说苏家老爷子是大地主,所以,就搅黄了苏福生当工人的事儿,过了一年后才去当了兵。
    苏福生当兵走了都第四个年头了,也就回来探过一次亲。全队人都巴不得苏福生当兵当三年后灰溜溜滚回来和他们一样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惜,人家苏队长的大儿子还是争气的,去年,到了老兵复员时并没有苏福生的名字,他因为立了几次三等功,又有高中文凭,平时各方面表现好,不但没有复员反而被提干了,现如今正在某大军事院校里学习深造呢!
    关于儿子提干这事儿,苏队长和老婆压得很严,基本没多少人知道,就连苏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没有说,只是大家没有等到苏家老大复员回来就好奇,问的时候,苏队长就只说,留部队了。
    所以,关于大哥苏福生提干且去军校进修的事儿,苏冬暖也是最近才得知的,这也是因为她对那个根本就没见过面的大哥太陌生了,所以,才想不起向父母打听他的事。
    当年没有让苏冬暖读高中是老两口对这个女儿的愧疚,所以,想着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给她找个最好的,结果,也算是如愿以偿找了个读过书有工作的,结果还是被退婚了。
    这回更加离谱了,嫁了个知青,人家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了,丢下这个傻女儿,她却铆足了劲儿的要考个高中毕业证,现在,高中毕业证有了,可又能怎么样呢?
    最近,队里沸沸扬扬都在传言,谢明阳回城前就已经和苏冬暖把离婚手续办了,可苏队长夫妇俩是不信的,离婚这么大事儿,他俩自己怎么敢?
    苏母看一眼苏冬暖,“那些婆娘嚼的舌根子到底是从哪儿听来的?”
    苏冬暖说,“娘,别管她们怎么说啥,干我们的活,过我们的日子,让她们去说好了。”
    苏母叹气,“可这么久了,小谢怎么就连一封信都没有来呢?你刚说的鬼话别说能不能骗过别人了,就我都不信,你哥哥那会子去部队里,头一年几乎是每个月都给你爹来信的,这和训练不训练有啥关系?是去当兵的,又不是被关起来的犯人。”
    苏冬暖默了下,说:“谢明阳的兵种和别人不同,他是空军飞行员,好多训练都是机密性的,说了你们也不懂。”
    苏冬暖最后对母亲的这一席话说挺大声的,也算是回了那些八婆的疑问了,至于,她们信不信,随便吧!
    挨着苏家母女的是女知青陆晓丹和安蓉蓉。俩姑娘也一直在默默听着一群妇女对苏冬暖的嘲讽和嘀嘀咕咕的八卦,俩人互看了彼此一眼。
    安蓉蓉小声说,“谢明阳给咱知青点也没来信啊!说明他就是没时间寄信呗!”
    陆晓丹点头,“就是的,他和刘建设他他们关系那么好,也没给他们几个来信。”
    安蓉蓉小声道,“听说他俩离婚了,真的假的?”
    陆晓丹摇头,“感觉不可能吧!你看冬暖像个离了婚的人吗?整天乐呵呵的上工,回家了还要做衣服鞋子什么的,很有热情的样子。”
    这越往后半年农活就没忙收那么紧迫了,大家伙的精力实在太旺盛,光地里那点活哪里够消耗他们的体力和精力,这不就可劲儿的说些八卦来当做每天的精神寄托了呗!
    很快苏家湾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分分钟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终于没有人薅着苏冬暖的婚事说道了,那就是张家国的妻子陈艳芳生了,生了个女儿。
    为什么陈艳芳生娃惊天动地呢,是因为她在婚后不到七个月就生了个足月的孩子,这可不就成了苏家湾的第一大瓜了。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哪里能够接受未婚先孕这么荒唐的事情,更何况,按照这个时间推算的话,就是说,陈艳芳和张建国搞一起的时候,张建国还没和苏冬暖退婚呢!
    这就完全证实了张建国是因为跟陈艳芳搞在了一起才和苏冬暖退婚的,等于他俩结婚前陈艳芳就怀孕几个月了。
    无论是陈家还是张家都在说陈艳芳是早产,孩子月份不够,不过七个月的孩子是可以活下来的。而陈艳芳生孩子是去县城生的,生了之后就一直住在县城,听说张建国在县城租了房子住的。
    前阵子传得沸沸扬扬的苏冬暖被谢明阳离婚的事情还不是陈艳芳搞出来的幺蛾子,她可不是信口胡说,她说的可都是真的,只是,队里的人觉着苏冬暖的表现完全不像被离婚的样子,所以,这波操作才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倒是,陈艳芳生孩子一事登上了苏家湾闲事委员会的热搜第一,热度迟迟不降。
    麦子一种上就开始掰玉米,割豆子荞麦等等,这些秋收的庄家杂七杂八的挺麻烦的,苏冬暖又陷入了困难症,豆子和荞麦都要用不同的镰刀割,还得背回去在打谷场是碾,打,揉,超级麻烦,但是,你若是不干就没工分,干了不好好干工分也不高。
    今年的新麦子到秋季了还迟迟不坑给社员分发,大家秋收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没办法,生产队决定先分细粮,分了好让大家好好把那些杂七杂八的秋粮收回来。
    说起分粮食,这可是全队老少爷们最开心的日子了,比过年开心多了。公库里的粮食都是交过公粮后剩下的,按照大家的过去一年的工分来分粮食。
    大家都排队等会计念名字,然后念对方的工分,最后就是所分得粮食数量。
    女知青分的口粮是最少的,她们确实干农活不行,基本一天只有三个公分还是队长和会计给的人情分,若是把她们和社员一视同仁的对待,怕是三个公分都没有。
    不过女知青们也无所谓,反正,她们吃的不多,分多少拿多少,口粮不够了就拿钱和粮票去县城的黑市和公社集市的黑市上买粮食吃,再不济家里可以给寄钱寄吃的来。
    最难对付的是社员,平时干活时耍滑头,分粮食的时候就意见大的不行。
    男知青分的粮食都还不错,特别是刘建设,他分的最多,今年谢明阳走了,开拖拉机的师傅受伤了,全生产队的粮食都是他开着拖拉机拉回来,再开着拖拉机挂着那巨大的碌碡碾,所以,他今年的工分是最多的。
    苏冬暖分的也还可以,她虽然干活没法跟原主比,可每天也都实打实的三到五个工分的在干,还有谢明阳留下的工分肯定是算给她的了,这就多了不少,下来一共分了三蛇皮袋子小麦,还有一些工分是要等秋收结束了分秋粮的。
    苏冬暖可没力气把仨袋子小麦扛回半山腰的窑洞里去的,磨面还得扛下山坡坡,于是,她对她的队长爹说,“爹,我的也拉回咱们吧!你们磨面的时候一起帮我磨了,我需要了用面袋子来装点面粉就好了,我一个人吃的也不多。”
    弟弟妹妹每个星期都要回家背干粮,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吃的很。
    有人开玩笑道,“冬暖丫头,你就不怕你爹娘偷吃了你的细粮?”
    冬暖笑着说,“我爹娘才不会,他们心疼我这个女儿的很呢!”
    这时邮递员来了,他看到仓库门口人多就直接来了这边,信都是叫这名字发的,当然都是知青的来信。
    大家可不关心知青的来信,他们只关心有没有苏冬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