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 第452章 好事
    在德国摧枯拉朽般摧毁波兰之后,惊呆的英国和法国终于回过神来。
    他们惊恐地发现,此时在欧洲地图上,两个最庞大最危险的国家已经完成了接壤。
    来自苏联的1辆辆装载着各种资源的火车源源不断地开往德国,为德国的战争机器提供原料。
    在英法对德宣战之后,德国也干脆不演了。
    他们直接逮捕了联合军控委员会的成员,宣布不再遵守《凡尔赛合约》。
    德国积蓄了十4年的军事力量正式浮出水面。
    两百万全副武装的部队,两千辆豹式坦克,两千架me190战斗机,还有两百辆u艇。
    光是摆在台面上的这些数字就足以让英法感到心惊。
    更何况随着德国进1步的动员,他们的军事实力只会进1步增强。
    法国上将戴高乐对于在波兰战役期间贝当政府对于进攻犹豫不决感到痛心疾首。
    他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如此评价:在德国攻击我们的盟友时选择袖手旁观是法国的耻辱。
    这除了进1步增加敌人的气焰之外没有任何帮助。
    我知道德国在过去十年间为这场战争准备了什么,我也知道法国在过去十年为这场战争什么都没有准备。
    现在通过任何政治手段,阻止带人类的可能性已经失败,我们只能从正面击败敌人。
    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在议会的演讲中抨击主和派为了和平丢掉了尊严,结果既没有尊严,也得不到和平。
    他讲苏联跟德国的联盟称之为“邪恶轴心”,号召所有民主国家团结起来反对****。
    丘吉尔不是嘴上说说,他立刻付诸行动。
    在9月份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
    英国召见了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等国家大使磋商共同防卫事宜。
    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德国入侵中协调各国的武装部队作战。
    为了跟《反资本主义协定》针锋相对,丘吉尔希望跟西欧各国签订《**产国际协定》。
    这个协定的加入国家不仅仅针对西欧国家,哪怕是亚洲和美洲国家也可以加入。
    英国希望通过编织1张各大的包围网把德苏联盟罩住。
    为此英国还向日本和美国发起了照会,可惜收效甚微。
    日本现在忙着消化他们刚刚夺下来的东北地区,并不想触怒北方的苏联。
    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于反对德国倒是很有兴趣,但是1933年的美国现在还在忙着解决国内
    挪威和瑞典大使表示自己国家恪守中立原则,不会加入任何带有进攻性质的同盟。
    丹麦则表示自己就在德国边上,边境就放着1个德国装甲师。
    丹麦政府现在每天提心吊胆祈祷德国人不要注意到自己这个小透明。
    要是加入英国这边简直就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
    德国正好连出兵借口都不用找了,丹麦相信德国国防军绝对有1小时2十2分速通自己的实力。
    至于东欧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国家不是正在倒向德国就是已经倒向德国。
    所以到最后也只有距离英法比较近的荷兰、比利时同意加入。
    虽然加入的国家不多,但是丘吉尔还是对战争的前景抱有积极的态度。
    在他看来,大英帝国的海军天下无敌。
    之前签订的《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
    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德国也确实遵守了条约,哪怕现在德国违背条约开始建造更多的海军,短期内也不可能追上英国舰队的实力。
    百年海军不是开玩笑的。
    更何况英国还有法国作为盟友。
    虽然之前对德特别军事行动遭遇了1点小小的挫折。
    法国6军仍然被认为是欧洲第16军。
    荷兰、比利时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也是精锐。
    他们的对手只是区区1个打输了1战的输家和1个输给了1战输家的输家。
    哪怕他们刚刚联手解决了波兰,但是丘吉尔认为优势还是在自己这边。
    因此,丘吉尔上任后的第1件事情就是命令英国把5十万远征军迅速投放到法国北部边境要跟德国决1死战。
    比起自信的丘吉尔政府,法国倒是务实许多。
    丘吉尔口中的欧洲第16军此时正加班加点地加固马奇诺防线。
    贝当总统向军队下达了坚守阵地的指令。
    在见识到装甲部队在波兰的表现之后,贝当终于接纳了戴高乐的说法。
    他收起了之前对于坦克的轻视。
    但他依然认为依靠坚固的阵地便能阻挡坦克的推进。
    所以拒绝了戴高乐建立更多装甲师的请求。
    法军除了有1些轻型的机械化师以外,大部分坦克还是被平均分配到各个步兵师用来混金盾,或者说是支援步兵作战。
    贝当的想法也不能说错,1战证明了进攻的难度远超防守方。
    所以现在法军将领基本都是秉持防御作战的理念。
    马奇诺防线确实足够坚固。
    但问题是,现实不是游戏。
    你不能让1千个步兵躲在1辆坦克后面发起进攻,这没有防御加成。
    这点坦克碰上德国装甲师跟没有并无任何区别。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1次意大利并不是德国的盟友,至少目前还不是。
    墨索里尼虽然被斯特拉瑟画的饼说动了,但是他绝对不敢在英法倒台前入场的。
    他希望在等到英法跟苏德分出胜负之后出手。
    10月1日,意大利官方喉舌《战斗的法西斯青年报》发布了领袖最近的讲话。
    大意就是英法你们尽管跟德国打,意大利绝对恪守中立,在任何1方投降之前意大利绝对不会动手。
    这让法国松了1口气,他们还真的担心墨索里尼倒向柏林方面。
    至少现在法国不用担心意大利从南部山区发起进攻了。
    对于目前兵员上捉襟见肘的法国来说是1件好事。
    呃,这应当是好事,对吧?
    【作者题外话】:感谢书友on112255的15张金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