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 第449章 骑墙

第449章 骑墙

 热门推荐:
    “领袖阁下,波兰政府已经宣布投降,他们逃到匈牙利之后被当地政府移交给了德国人。”
    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提醒。
    尽管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关系不错,但是匈牙利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拒绝德国的要求。
    更何况他们现在已经投靠了德国,那就更不可能保住波兰政府了。
    “叮叮叮!”
    就在墨索里尼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墨索里尼拿起了电话。
    “喂?我是墨索里尼。”
    “波兰的武装力量已经在我军强大的攻击下崩溃,我们已经接受了来自波兰政府的投降请求,现在,波兰这个国家已经在欧洲不复存在。”
    来者不用报上姓名,光是听他那志得意满的语气就知道是那位远在柏林的总理。
    “恭喜你们又取得了1场伟大的胜利。”
    虽然内心有些鄙夷斯特拉瑟这种装逼的行为,但是墨索里尼还是做好了表面功夫。
    形势比人强,德国的军队比意大利的强大,德国总理说话就比意大利总理有底气。
    而且如果双方的位置互换,墨索里尼认为自己多半也会这样。
    “那么,请问总理先生今天有何贵干呢?”
    墨索里尼已经想挂断电话了。
    “当然是因为欧洲局势进入了1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各方势力需要重新洗牌,意大利作为1个重要的国家当然不能缺席。”
    斯特拉瑟的意思很明显了,在深思熟虑之后,尽管他非常鄙视意大利的战斗力。
    但是经过了开会讨论之后还是决定拉拢意大利。
    怎么说意大利的海军实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他们能够帮助德国在地中海限制英国的海军力量。
    多1个朋友总是比少1个敌人要好。
    “意大利现在还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我们暂时还不想介入欧洲复杂的局势。”
    墨索里尼虽然还没想要接受英国人的拉拢,但是他也不打算加入轴心国。
    这次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让墨索里尼意识到意大利军队没有他想的那么强大。
    他所设想的第3罗马实施的难度很高。
    “加入轴心国,我们可以帮助意大利控制北非包括英国殖民地在内的大片土地。”
    斯特拉瑟也不废话,直接抛出了他的筹码。
    北非对于意大利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埃塞俄比亚意大利都没能完全控制,更别提英国人的殖民地了。
    这也是德国的优势,反正这些土地又不属于德国。
    拿别人的东西作为筹码许诺对德国1点都不困难,至少英国人是做不到。
    “这…”
    墨索里尼明显被打动了,但是他还是无法下定决心。
    “加入轴心国恐怕不是我1个人说了算的,我们政府内部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那么请告诉我,墨索里尼先生,你们要如何才能做到统1的意见?”
    斯特拉瑟问道。
    墨索里尼沉默了1会儿。
    “如果德国能在欧洲大6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意大利将会加入到德国1边。”
    “很好,那么我会让你们很快看到那1天的。”
    斯特拉瑟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于是挂断电话结束了这场对话。
    “领袖阁下,我们难道真的要与英国人为敌吗?”
    刚结束完对话,齐亚诺有些着急,他是非常不希望意大利跟英国为敌的,因为他在英国有许多产业利益。
    “意大利是否跟英国为敌,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
    墨索里尼叹了1口气。
    齐亚诺以为意大利有的选,其实意大利可以做的选择非常少。
    近代欧洲的地缘政治中,意大利1直是个非常尴尬的存在,尴尬在于:
    既未强大到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作为霸权1极主宰战争胜负。
    也未弱小到能让大战双方忽略自己的存在——保持外交中立。
    就像1战先跟同盟国勾勾搭搭,最后时刻横跳上协约国的大船无疑是最优解。
    但是德国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1战上过1次意大利的当,2战又再上1次?
    当然英法也非常愿意意大利加入同盟国,事实上英法都将意大利视为稳定欧洲乃至近东和平局面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墨索里尼也注意到了英法盟国凭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松懈的组织,民众厌战的迹象和英法协约中出现的裂痕,以及在慕尼黑和波兰问题上的软弱绥靖表现,因此墨索里尼1点都不看好英法能够阻止德国的崛起。
    剩下的,就只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加入轴心国的问题了。
    而对于墨索里尼来说,其加入轴心国的时刻取决于1个关键事件——马奇诺防线什么时候被攻破。
    马奇诺防线是髪国在西线的最大屏障,马奇诺防线的沦陷标志着整个欧洲大6不再具备任何1个国家能够抗衡德国的战车,在这种形势下,意大利的存亡只取决于斯特拉瑟的个人意志。
    如果法国灭亡了,那么德国灭亡意大利也只是顺手的事情,真到了那1天,意大利也只能也必须加入轴心国。
    否则下场是可以预料的。
    而且加入轴心国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能得到北非的大片领土,不是吗?
    “有道理。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前下场呢?最后1个入场,虽然风险最小,但是得到利益恐怕也是最少的。”
    齐亚诺觉得墨索里尼还是太保守了。
    “如果我们提前下场的话,不管帮哪1边得到的东西都会更多。”
    “这就是你太年轻了。”
    墨索里尼虽然没有胆子拒绝英法,但是更不敢跟德国为敌。
    他非常清楚意大利军队的虚弱,不管对上哪1边,伤亡都不是他能承受的。
    不过这些话他是不可能明着说出来的。
    “对意大利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取得更多的利益,而是站在赢家的那1边。”
    只能说,墨索里尼的想法非常符合意大利的民族性格。
    就像斯特拉瑟放下电话后对斯特莱斯曼吐槽的1样。
    “墨索里尼那边怎么说?”
    斯特莱斯曼对于意大利加入轴心国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在他看来,在德国粉碎波兰之后,见识到德国军事实力的意大利完全没有理由拒绝如此丰厚的条件。
    “墨索里尼表示还要再等等,我想等我们彻底跟英法分出胜负之后再入场。”
    斯特拉瑟鄙夷道。
    “墨索里尼这么保守?他难道忘了1战意大利的下场了么?骑墙虽然能让他们摆脱失败,但是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墨索里尼不是英雄。”
    斯特拉瑟冷笑,不过这样也好,有意大利作为盟友,他总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作者题外话】:感谢书友on11225的10张金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