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 第 469 章 褚遂良来信了
    “陛下。”
    魏叔玉躬身道:“罪己诏乃是帝王自身或者自省的诏书。”
    “一般用于三种情况……”
    “一,君臣错位。”(臣子势大,君主昏庸。)
    “二,天灾造成灾难。”
    “三,政权危难之时。”
    “陛下为臣子下罪己诏,这是一个臣子的荣耀!”
    “但同样的,这罪己诏下的仓促了。”
    “不是臣说陛下此举不对!”
    “而是陛下这些年下的罪己诏实在有点多了!”
    群臣皆怔。
    大唐连年天灾,李世民下过的罪己诏还真不少。
    “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世民面色很难看。
    搞的好像他喜欢下罪己诏似的。
    “臣想说的是……”
    “罪己诏下的多了,就代表着陛下犯的错多了!”
    “百姓会产生一种陛下并非明君的念头。”
    群臣议论纷纷。
    罪己诏的作用是用以安抚人心。
    说白了就是作秀。
    秀做多了,百姓也会产生疲感!
    “还有一点……”
    “陛下连年下罪己诏,也不见得天灾变少……”
    “反倒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陛下可否想过……”
    “您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会让百姓以为,大唐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灾害,全是因为陛下之错!”
    嗯?
    李世民皱起眉头。
    他仿佛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特别是贞观七年。
    天灾三十多次,直接达到了历史最高次数。
    这罪己诏好像是一点屁用都没有。
    下的多了,他自己都觉得恶心。
    “继续说!”
    李世民沉着脸道。
    “现今大唐有报纸!”
    魏叔玉继续诉说道:“可以将各地发生的灾害,第一时间传达给各地。”
    “也可以让百姓清楚的知道……”
    “朝廷为百姓干了多少事,陛下为百姓付出了多少。”
    “臣以为……关于天灾的罪己诏不能再下了。”
    “百姓根本不在乎陛下是否下罪己诏,他们在乎的是朝廷是否为他们干过实事!”
    群臣点头。
    罪己诏下多了,除了自欺欺人屁用没有。
    “陛下,臣赞同叔玉的话。”
    魏征当即躬身道:“天灾无情,朝廷要做的乃是人定胜天,而不是一昧的认错。”
    有了魏征带头。
    其余臣子亦是连连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李世民皱着的眉头舒展。
    其实这话倒是说进他的心坎里了。
    他又不犯贱。
    谁愿意天天认错的似的。
    不过……
    你这么当众说,朕很没面子啊!
    “说了这么多……”
    李世民傲娇的冷哼一声:“此事跟朕现在下的罪己诏有何关系?”
    朕纳谏。
    但朕不承认!
    朕是不可能被你喷了,还谢谢你的!
    “这个嘛……”
    魏叔玉沉吟了片刻道:“陛下为党仁弘下罪己诏,臣感动。”
    “但臣还是觉得此举有损陛下的龙威。”
    “党仁弘能不能免死,全看他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只要他的回答令百官满意,百姓信服,自可赦免于他!”
    李世民沉吟。
    一直以来,他都想包庇党仁弘。
    殊不知,这都是他一厢情愿。
    “党仁弘……”
    不由的,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党仁弘。
    “陛下!”
    党仁弘挣脱侍卫的束缚,跪伏在地。
    “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求陛下的宽恕。”
    “臣知晓大唐边境正在爆发战斗……”
    “还请陛下将罪臣发配。”
    “罪臣愿以此残躯,为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
    发配边疆,比死还难受。
    而且参加到吐谷浑、薛延陀这种大型战争中,等同于死刑。
    “你可想好了?”
    李世民凝重的问道:“以囚徒之身,绝无生还的可能!”
    “臣想好了。”
    党仁弘跪伏于地:“还请陛下准许!”
    “唉。”
    李世民上前,将其搀扶了起来。
    “汝之功绩,朕铭记在心。”
    “汝之家小,朕必善待之。”
    闻言。
    党仁弘眼眶通红,郑重的施了一礼:“谢陛下!”
    李世民摆了摆手。
    示意侍卫将其带下去。
    “继续议政吧。”
    话落,径直走回了太极殿。
    此事告一段落,他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出身秦王。
    跟他打天下的大部分都是武夫。
    自他登基后,一个个居功自傲、目无法纪。
    连尉迟恭都是如此。
    当初差点将李道宗的眼睛打瞎,还是被他训了一顿后才有所收敛。
    “众爱卿可还有事奏?”
    李世民继续主持朝政。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虞世南高举着一封书信:“褚遂良回信,他已说服焉耆出兵攻打高昌。”
    啥玩意?
    群臣皆愣。
    这才想起当初魏叔玉提起丝绸之路,派遣褚遂良出使焉耆了。
    “快将信件拿上来!”李世民显得有点激动。
    重开丝绸之路,开疆拓土之功即将到手。
    可当他看过信件后,面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褚遂良信中有言。”
    “需要我大唐将士出兵,焉耆才会出兵。”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群臣皱起眉头。
    这就难了。
    因为现在大唐正跟吐谷浑、薛延陀发动战争。
    丝绸之路的通道全被堵死了。
    大唐将士根本不可能过去,连绕路都办不到!
    “陛下,战机稍纵即逝,臣以为应该立马派兵过去!”长孙无忌躬身道。
    “怎么派?”
    程咬金冷哼道:“路都被堵死了,难道大唐将士还能飞过去不成?”
    这……
    群臣麻瓜。
    程咬金说的也有道理。
    “迟则生变!”
    长孙无忌凝重的说道:“褚遂良待在焉耆,万一消息走漏,大唐面对的将不止是吐谷浑与薛延陀,还有高昌……”
    群臣皆怔。
    若是三国围攻,大唐的压力就大了。
    “那你能飞过去啊?”程咬金不屑的说道:
    “程匹夫,我在谈论正事,麻烦你不要打岔!”长孙无忌呵斥道。
    “那你能飞过去啊?”
    去你丫的。
    长孙无忌咬牙切齿。
    算了不跟你这混子一般计较!
    “陛下。”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躬身道:“臣以为应当加快进攻的节奏,一鼓作气拿下薛延陀或者吐谷浑,然后直指高昌……”
    “怎么拿?”
    程咬金又蹦了出来:“你以为吐谷浑、薛延陀是傻子啊,说拿下就拿下?”
    “那就只能放弃攻打高昌!”长孙无忌沉声道。
    此话一出,又迎来了房玄龄的反驳……
    “不行!”
    房玄龄当即站出来反驳道:“让焉耆出兵攻打高昌是由大唐主导。”
    “如果我们放弃攻打,就相当于搞不定。”
    “传出去……连一个小小的高昌都搞不定。”
    “会丧失我大唐在丝绸之路周边的霸主权!”
    “一旦诸国不再对大唐抱有敬畏之心,他们就会重新投靠势力,组成一股强大的新势力!”
    李世民皱起眉头。
    这后果就可怕了。
    西域诸国若是联合起来,到时候别说进军丝绸之路了。
    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大唐!
    该怎么办呢?
    不由的,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魏叔玉。
    “叔玉!”
    李世民高喊道:“攻打高昌是你提议的,可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