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 第 236 章 魏征父子政见不同
    “魏侍中此言差矣。”
    “长孙司空乃是在维护大唐的声望。”
    “即便魏叔玉说的有理,但他完全可以隐去夸隋的这些话……”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点头。
    这种话自己说效果不大。
    旁人说效果就不一样了……
    “大胆!”
    魏征转身指责那名官员高声厉喝:“朝堂议事,俱无细漏!”
    “若是因为一个细节,导致朝廷呕心沥血的政策毁于一旦。”
    “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你吗?”
    “还有……”
    魏征的质问声越发澎湃:“你连朝政最基本细致、严谨都办不到,到底是如何坐到工部侍郎这个位置的?”
    唰。
    那臣子顿时脸色煞白。
    “陛下恕罪。”
    嘴角一阵蠕动后,赶紧对着李世民躬身:“臣只是见不得大唐受辱,心中急切有失了分寸。”
    “……”
    长孙无忌无语。
    一回合不到就败了?
    败也就算了。
    你这认错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爱卿无需如此,你也是为了大唐。”
    李世民大度的宽恕了对方。
    同是天涯沦落人……
    被老魏喷已经够难受了,朕又怎么忍心再为难你呢。
    而且你这认错的速度、理由,朕也找不到为难你的借口。
    “行了,都别吵吵了。”
    眼看长孙无忌又在打眼色,李世民终于发声:“大唐广开言路,只要说的有理,皆是无罪。”
    “时辰不早了,叔玉有什么话快说吧。”
    长孙无忌一愣。
    知道这是自己发动官员的能量针对魏征,引起李世民的不满了。
    当即默不作声的退回了位置。
    李世民在这方面还是很护着魏征的。
    政见上不合,你们可以使劲的喷。
    哪怕是文武百官联合起来喷老魏,李世民也不偏帮……
    但要是因为一些口角问题联合起来欺负老魏,李世民可不答应。
    “陛下。”
    魏叔玉躬身道:“打高昌,是为了杀鸡儆猴!”
    “奠定我大唐在丝绸之路上的霸主地位!”
    魏叔玉铿锵有力的说道。
    “诸位可还记得,贞观四年,高昌国王来大唐他说了什么?”
    群臣窃窃私语。
    有知晓的臣子面色古怪。
    魏叔玉凌厉的目光环视朝堂一圈:“他说我大唐比不过隋朝!”
    “甚至于只能达到隋朝的一半!”
    “诸位以为这是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不是你自己说的这是事实吗?
    你自己夸隋贬唐后。
    又带着高昌国一起贬……
    完了还要以此为理由灭了高昌国,有你这么双标的吗?
    “为什么?”
    李世民阴森的问道。
    他娘的,这小魏是反复夸隋贬唐、反复鞭尸啊……
    “那是他没被我大唐打痛过!”
    “他从未真心臣服于我大唐!”
    “他来朝贡……”
    “只是为了那点所谓的回赐!”
    “如今的大唐,说的好听,在西域有不少国家臣服。”
    “可实际呢?”
    “他们指不定还在笑我大唐人傻钱多……”
    “每年啥都不干,来大唐游玩一趟,包吃包喝包住,回去的时候还能带走一大批物资。”
    “这么好的事,哪里找?”
    不知不觉间,李世民的脸色已经阴沉如血。
    事实就是如此。
    尽管大唐从朝贡身上换取了不少实用物资。
    但说实在的,丝绸的价格的确贵!
    养蚕麻烦不说,工艺还繁琐。
    “那你说该当如何?”
    李世民眯起眼,心中已有了一种蠢蠢欲动的想法。
    “陛下。”
    魏叔玉躬身道:“大唐虽强,对外拥有威慑力。”
    “但也仅限于威慑!”
    “臣恳请陛下……”
    “发兵高昌、建立都护府以震慑西域诸国,确定丝绸之路!”
    </tt_keyword_ad>群臣头皮发麻。
    看着魏叔玉矮小的身躯。
    竟然敢在朝堂之上主导发动战争!
    这是多少臣子不敢主动提及的……
    “理由呢?”
    李世民阴沉的开口。
    “一、高昌国不敬大唐。”
    “二、高昌国谋害我大唐商贾。
    “三、去年焉耆使者朝贡之时,曾申诉高昌劫掠于他。”
    李世民沉吟片刻。
    高声嚷道:“众卿可有不同意见?”
    群臣一时间没人敢站出来。
    魏叔玉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发动战争……
    一个不好引起的后果乃是极为严重的。
    “臣附议!”
    谁都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不是魏征,而是程咬金。
    “臣附议。”
    “臣附议。”
    李靖、侯君集等武将紧随而上。
    “可还有其它意见?”
    见出列的尽是一群武将,李世民不由皱了皱眉。
    武将想要打仗捞功劳。
    文臣就不一定了。
    “陛下,臣反对!”
    长孙无忌又一次出列躬身:“臣以为直接发动战争太过仓促。”
    “现今南方战事刚起,一下子摊子铺得太大,可能会令大唐元气大伤。”
    “隋炀帝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陛下万不可重蹈覆辙啊!”
    话落,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郑重躬身:“臣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李世民皱眉。
    长孙无忌说的也不无道理。
    大唐虽强,但要防备的敌人也多。
    的确不能草率行事。
    “那辅机以为此事该当如何?”李世民问道。
    “依臣之见……”
    长孙无忌斟酌片刻回道:“陛下可以先派使者前往高昌,询问高昌国主的态度。”
    “若真顽固不化,再发兵不迟。”
    李世民点点头。
    “众卿以为如何?”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魏叔玉。
    然而……
    这一次魏叔玉还来不及回答,魏征却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
    魏征出列躬身:“臣以为长孙司空说的有理。”
    嗯?
    李世民露出讶异的目光。
    老魏反对小魏,赞同长孙无忌?
    千古奇闻啊。
    “爹……”
    魏叔玉刚想说点什么,就被魏征呵斥打断。
    “别胡闹。”
    魏征皱眉呵斥:“大唐初定,可以打仗,但不可只顾一方面的得失,要考虑清楚大局。”
    儿子或许有自己的考量。
    但大唐周边之国,亦是虎视眈眈。
    还有獠人叛乱、柳树义叛乱。
    强行对丝绸之路发动战争是极为不明智的。
    南方开战、进攻西域,若是这时候北方再起战事。
    大唐将会三面受敌。
    别忘了。
    长安还有一个隐藏在幕后的人。
    一旦起了他趁机捣乱,即是内忧外患!
    “陛下。”
    魏征对着李世民躬身:“臣虽赞同长孙无忌的意见,但有一点不敢苟同……”
    “我大唐乃天朝上国。”
    “高昌国主如此蔑视于大唐,属实有点不将大唐放在眼里。”
    “为彰显我大唐天威。”
    “陛下可派使者前往高昌。”
    “不过不是去质问对方……”
    “而是责令高昌国主来大唐说明缘由!”
    “他若来,一切可从长计议。”
    “若不来,就休怪我大唐铁骑无情!”
    李世民点点头。
    这次没有再问朝臣,因为这也是他内心的想法。
    “准……”
    正当李世民想要下旨的时候,魏叔玉急忙踏出一步。
    “陛下且慢,请听臣说完……”
    等李世民说完,等下又是君无戏言,难以更改了。
    “高昌乃是我大唐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
    “陛下真打算就放过他吗?”
    “若是这次被高昌国主搪塞了过去,下次可就没那么好的借口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