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福运农女有田有空间 > 第三十六章 不想嫁人会被别人笑话的
    “荣子成子,以后你们妹妹要是再上街的话,1定要去接她回来,不能再让她独身1人,这次算是侥幸遇到个好心人出手相救,可万1下1次还遇到这样的疯子怎么办?”
    沈玉成跟沈之荣对视1眼,异口同声的回答:“爹你放心吧,我们1定会保护好妹妹。”
    “对了,小梨你有没有问那位救命恩人叫什么名字,以后我们好去报答他。”苏氏突然开口说道,救命之恩可是大事。
    沈梨摇摇头,“我问了,可是对方没有说。”但是救命恩人说话的音调总觉得很熟悉,她也怀疑过会不会是她在老虎山遇到的那个杀手,可那个人冷漠无情,不杀掉她就好了,怎么会好心救她。
    算了,沈梨把思绪抛之脑后,若是有缘,下次定会再见。
    她回到房间关好门窗,看着4下无人,闪身进了空间。
    此时的空间已经大变样,原本只有小小的十平方现在扩展成了接近5十平米。中间的土壤上栽种着茄子跟秋葵,左右两旁还种着水果树,又大又饱满的水蜜桃挂满树梢,看着喜人的很。
    她随手摘下1个直接啃,甜甜的汁水瞬间迸发出来,又香又甜。
    在土壤外面摆着1筐又1筐的果蔬,粗略的数了数有3十筐,沈梨盘腿坐下,心里思索着该怎么样才能把这些作物卖掉。
    除了那些这个时代没有的蔬菜外,其他的像茄子跟白菜在这里都卖的很便宜,1两文钱1斤。但空间出品的蔬菜水果可以称得上是顶级,与普通土地种出来的不1样,这个价格远低于她的预期。
    沈梨摸着下巴思索,很快1颗桃子就被她啃的1干2净。看着远处红彤彤的辣椒,她若有所思,要不干脆摆摊卖麻辣烫吧?
    到时候把地里的红薯磨成浆,利用淀粉制成红薯粉条,推着餐车1边卖麻辣烫,1边卖酸辣粉,应该挺受欢迎。
    再过两个月就进入深冬,这种又麻又辣的东西最适合拿来驱寒。
    打定了主意,沈梨决定明天就开始干。
    她先去找村里专门打铁的卢大叔让他制作3个刮红薯丝的工具。这卢大叔原先是蜀地人,以打铁为生,后面家乡发生战乱,他就带着妻儿1路逃了出来,经过长时间的颠沛流离最终来到了林家村,在这儿定居下来。
    卢大叔没别的手艺,最擅长打铁,来到这不久后就开始拾起了他的老本行,现在专门为周边的村民制作工具,偶尔也会把打好的东西拿去镇上售卖。
    “丫头,你这工具俺没见过,不过我可以先试试,到时候合你心意了再给钱。”卢大叔看了好1会儿图纸后,才开口说道。
    “行,那大叔你明天能打好不?我等着用。”
    卢大叔斟酌了1会儿,给出个确定的时间,“不需要那么久,今晚傍晚你来拿就是了。”
    “好,那我傍晚再来。”
    离开了卢家,沈梨又去央求爹给她制作竹签,“就是这样,1根细长的签子,前面1头是尖的。”她努力比划着。
    “这个简单,爹今晚就给你做。”沈大海只是看了1下就明白过来了。
    次日1早,沈梨让大哥从仓房里把两个月前收回来的红薯扛出来,红薯比较高产,他们家只种了1亩地,收获的红薯起码有3千斤。
    这儿的红薯没有经过改良,高产是高产,但是口感跟味道不怎么好,特别噎嗓子,吃11根红薯起码得灌两大碗水。
    对于物产丰富的岭南人来说,这个东西只是闹饥荒时勉强拿来垫肚子的食物,平时看都不会看它1眼。若是谁家里顿顿只能吃红薯,那就表明这个人家已经穷的不能再穷了。
    沈之荣不知道妹妹为何要那么多红薯,但看着她的神情,他还是识趣的闭上嘴巴,默默的按她的吩咐做事。
    他来回扛了6趟,小院里的1角已经摆满了红薯。沈之荣喘着粗气,指着红薯堆询问,“小梨,这些够了吗?”
    沈梨望了1眼点点头,“行吧,今天就先刮这些,看看出粉率怎么样。”
    她拿出1个大盆装满水,把红薯外皮清洗干净,这么1大堆红薯,她1个人足足干了接近两个时辰,累得腰酸背疼。
    奶奶后面看不过眼,也拿来1个小马扎蹲在旁边帮她1起清洗。
    清洗好的红薯得用刮刀刮成细丝,沈梨试用了1下这个昨晚从卢大叔家拿回来的工具,意外的还挺好使,刀刃特别锋利。
    爷孙两个使劲的埋头干,终于在临近黄昏的时候才把这堆红薯给刮完。
    刮成细丝的红薯加入水用手仔细揉搓出淀粉,后面再用纱布把红薯渣给过滤出来,揉搓出来的水跟淀粉放在院子里,让它沉淀1个晚上。
    黄昏时分,沈家小院里传出浓烈的香味,苏氏手脚麻利的煮了3菜1汤,两个肉菜加1个炒菜心,还有1个是排骨炖莲藕汤。
    沈梨洗手上了饭桌后1个劲的埋头苦吃,今天实在把她累坏了,连说话都不想说。
    1旁的苏氏看见女儿这像饿死鬼投胎的模样,暗自叹了口气,手上端着的碗拿起又放下,最终内心挣扎了1会儿,才开口说道:“小梨……今天有媒人找到我,说想给你介绍1桩婚事。”
    “啥?”沈梨张大了嘴巴,嘴里啃着的鸡腿立马掉到碗里,“要给我相亲?”
    “不,我不同意。”
    “可是媒婆说的那户人家条件还挺好,他家在镇上开有1间粮铺,而且还是独生子,以后你过去了就能当家做主。”
    苏氏也是想了许久才把这件事告诉她,这么好的1桩婚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为了女儿的将来,她不想错过。
    “就算再怎么好我也不愿意,我并不想嫁人。”沈梨直接了当地说道。
    这话可把1旁的沈老婆子给急眼了,“女儿家家的怎么能不嫁人呢?难不成你想1辈子都待在家里变成老姑婆吗?这样咱们家会被别人笑话的。”
    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女儿家不想嫁人的,现在就他们沈家出了这么1个另类,到时传出去整个家都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