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开门见山
    下午上班,周海洋准备到袁启亮办公室去。
    刚走进市政府大院门口,就接到市委书记谭斌的电话,要他马上到他办公室去1下。
    周海洋心想,上午常委会散会时没说下午要商量事情啊!
    凭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话电话里不能说,偏要见面说。
    不过书记叫他去,他又不能不去。
    在1般人的视线里,党委1把手比政府1把手大1些,尽管他们行政级别相同。
    在怀宁市,谭斌是脑袋,袁启亮是肢体,脑袋总是指挥着肢体的。
    作为市委秘书长的周海洋,虽然在工作中不受市长的制约,但鉴于相互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不得不经常兼顾市委书记和市长两人的立场,起着润滑和调解的作用。
    市委和市政府以前是在1幢大楼里办公,由于机构在改革中迅速膨胀,机关干部越改越多,人丁兴旺,场地爆满。
    原怀宁地委老的办公大楼不够用,后来市委单独建了办公楼,分开了。
    还好,两家相距也就几百米……
    谭斌已经泡好了茶,满腔热情地等待着周海洋的到来。
    周海洋前几年因为基层工作缘故,养成了对烟茶的嗜好。
    别人茶瘾再大,晚上也不敢多喝,害怕失眠。
    但周海洋睡前无论喝多么浓的茶,都能入睡。
    他的神经系统仿佛就像浸泡在茶水里、熏烤在烟雾里似的。
    周海洋1进谭斌的办公室,就盯着茶杯目不转睛,接着就眉开眼笑了。
    谭斌笑着说道:“海洋,这可是特级西湖龙井,1般人我还不给喝呢。”
    周海洋微微1笑说道:“能享受如此待遇,倍感荣幸!”
    接着,他拿着杯子,仔细端详茶叶的品相,的确非常不错,可爱极了,全是两叶嫩芽,像是1种观赏植物,让人不忍下口。
    周海洋呷了1口,抬起头问道:“书记大人找我什么事?”
    谭斌的身子往前倾了1下,有点拉近距离的意思,说道:“咱俩不是外人,我就不绕圈子,开门见山吧!
    今天上午的常委会,好像你对永峰县的人事安排不太满意,对吗?
    叫你来就为这事。
    本来是要让你尽快下文的,又担心你想不通,准备先压着,听听各方的意见,特别是你的意见。”
    周海洋呵呵1笑,猜想是谭斌在上午的常委会上看得很清楚,他在永峰县县长人选林俊平的表决中没有举手。
    如果是普通常委倒也罢了,可周海洋是市委秘书长,是市委书记的参谋和大管家,他不同意的县长人选,就非同小可了。
    这不仅涉及到以后的工作,也涉及到班子的团结和集体意志的问题。
    周海洋直言不讳的说道:“我确实不同意让林俊平当永峰县县长。
    但是,组织集体决定了的事,我们就要执行,这样才能维护组织的威信。我个人的意见算不了什么。”
    谭斌说道:“那你说说不同意林俊平的理由。”
    周海洋顿了顿,接着说道:“这次永峰县县长的人选是两个。比起林俊平,我个人更看好张祖元。
    林俊平作为永峰县常务副县长,确实对农村工作熟悉。
    但曾经在天源镇的工作业绩平平,到了城关镇后也没有突出的表现。
    对县政府各个部门以及大多数乡镇的情况和工作并不熟悉,放在县长的岗位上就未必能发挥优势。
    而张祖元呢?他是任远县的常务副县长,在副县长和常务副县长任上,所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认为让张祖元当县长比较合适。
    第1次讨论人事时,我已经表明了我的观点。这次常委会上的表决,我就是坚持原来的观点。”
    “你说的有道理,我陪你抽支烟。”谭斌从抽屉里取出烟来,递给周海洋1支,自己也点了1支,然后说道:“可就是这两个人选,也是从几个人选中遴选出来的呀。从组织程序上来说,应该没问题吧。”
    周海洋点了点头说:“这我知道。”
    谭斌若有所思地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坐了下去,说道:“海洋,出现这种情况,你认为该怎么办?
    是拖1拖再发文?还是马上发文?还是重新调整部署?
    这事情我仔细想了1下,对于林俊平和张祖元这两个人选,在怀宁市委常委中,应该你最有发言权。
    因为你比任何1个人都了解他们两人,你和林俊平曾经上山下乡在1起插队过,和张祖元1起共过事。
    但今天上午常委会上,大多数常委都投了林俊平的票,你说怎么办?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周海洋看出谭斌的态度是诚恳的。
    按照常委会的1般情况,凡是会上定案的人事问题,结束的时候,谭斌都要有1个表态性的意见。
    比如任职和发文的时间等,要么马上发文,要么过后再定,因为还涉及到省委组织部的最终考察这1关。
    有些重大问题,尽管常委会定了,公开前处于保密阶段,在此间也容易发生1些变故。
    1般地说,常委会定下的事虽然不会变动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推翻重来,重新表决。
    可是,今天上午在开会结束时,谭斌只是说,先按这个定吧,有意见下来再做沟通,然后就散会了。
    似乎他在会上已经注意到袁启亮和周海洋的情绪,所以特意留了变动的余地。
    周海洋觉得,此时此刻谭斌叫他来,并不是带着情绪的,而是真正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妥当1些。
    周海洋也就诚恳地说:“谭书记,我看还是发文吧。既然常委会已经定了,就不要变动,少数服从多数。
    至于我个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也很难说,更不能因为少数人有看法就推翻集体决定。”
    谭斌用欣赏的眼观看着周海洋,微微1笑点了点头。
    硕大的脑袋在横行霸道的身躯支撑下,显得更加壮实和威猛,他说道:“那就这样吧。
    这件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已经和袁市长交流过了,他的意见跟你1样。
    既然你也没有异议了,就马上发文件,人员尽快到位。
    这次永峰县是怀宁市人事调整的重点,考虑到你对林俊平比我们更了解,我和袁市长的意见是,由你和组织部长乔治亚跟林俊平谈话。”
    “我谈?合适吗?”
    “没有不合适的,你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而且你最了解他……”
    周海洋很清楚,县长和县委书记上任前,1般都是由组织部长或市级的副职领导跟他们谈话。
    当然,自己也算是市级副职领导。
    既然谭斌这么说了,他就得照办。
    两人说完这事,话题就扯到近期其它工作上去了。
    【作者题外话】:刘岩和周海洋,两位上山下乡的知青战友,1977年恢复高考后分别考上燕京大学和秦华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仕途。
    从乡镇副职到县委副职,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先后展开了4轮公开公正公平的较量。
    从这1章开始,周海洋和刘岩先后从县委书记的位置,进入了市级领导层面。
    第5轮的较量开始了……
    刘岩和周海洋谁更胜1筹?敬请关注!
    你更喜欢谁?欢迎评说!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1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1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官场作品不同的3观、思维、格局和境界,带你站在1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7十年代到2十1世纪,官场中的1代人。
    本书每天18:00-18:30之间更新3章。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以不同方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