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二百六十七章 面对记者
    第2天上午10点多钟,刘岩同《华国法治探讨》杂志的两位记者见面了。
    两位记者,1位是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法学博士,是1位3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1位是华国政法大学90年代初毕业的法律女硕士。
    见面之后,女硕士说:“刘书记,我们这次到临元来,并不是1般记者的新闻采访。
    而是想和您共同探讨、研究,如何建立1个完善的法治社会。”
    刘岩严肃地说道:“关于法治,这是1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你们2位是专家,而我只是华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个地方县官员。
    不能说对法治有多深的见解,只能就自己这1年多来的感受,谈点个人见解。”
    博士接着说道:“这也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感谢刘书记接待我们。”
    硕士继续说道:“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1届3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在法治建设上迈进了1大步。
    但是,有些单位家长式作风依然很严重,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刘岩淡淡说道:“从人治到法治,是1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必然经历人治、人制、法制、法治的不同阶段。
    任何法治行为的主体1定是人。
    只有人治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并通过法定的程序固定下来,最终才能达到法治。
    没有哪1个社会,是纯粹的人治或者纯粹的法治。
    法治的运行,实际上往往是在1种中间状态下进行的。”
    博士问道:“刘书记,现在网上对您的1些做法持有不同观点。
    恕我直言,您是否认为您的这些做法,带着严重的人治色彩呢?”
    刘岩坦然1笑,说道:“也许这个问题才是你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吧?!
    老实说,我也经常反思我的做法。
    比如让罪犯亮相,比如让全县干部群众集资和义务劳动修路,比如小城镇建设问题,比如推行公开监督机制的干部使用制度等等。
    这些做法确实带有强制性,带有人治的色彩。
    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加快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遗留问题,只能通过人治来实现法治。
    法治的行为主体是人,是广义人治的1种特殊形式。
    世界上没有离开人操作的法治……”
    硕士接着问道:“网上说您是反腐铁腕人物。
    您到临元之后,不仅进行‘3禁1打’,还进行了反腐败斗争。
    1举抓了1名副地市级领导、7名处县级、几十名科级干部,您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
    刘岩沉声说道:“社会治安是老百姓生活保障的基本诉求。
    人民需要1个祥和的生存环境,这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声音。而不是对哪1个人的做法的否定。
    打击犯罪,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这是我们党历来的宗旨。
    我们的党,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吗?”
    刘岩喝了两口水,继续说道:“至于说我是反腐铁腕人物,我不是这样认为的。
    反腐败是我党的头等大事,也说明了法律的威严,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是谁,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只要你触犯了法律,最后都会受到法律惩处的。
    并不是像网络上有些人说的那样,并不是说没有我刘岩,这些人就不1定被双规。
    而是这些人该不该双规?
    即使今天不双规,明天也会双规。因为他们已经干了违**纪国法的事情。”
    博士问道:“您到临元县之后,客观上和前任书记黄明昊产生了矛盾。
    你们不仅施政方略不同,更主要的是,您在施政过程中,不得不触及到黄明昊在任时的许多问题。
    比如干部任职、城镇建设、生活作风等等。以至于最后,矛盾直指黄明昊。
    网上说你们是‘刘黄’之争,您个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岩闻言,1脸写满了严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我不准备正面回答2位提出的这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任何1个单位、地区、部门,更换领导这是正常现象,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但是,这个单位、地区、部门所取得的成绩,与历任领导是分不开的。
    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后任领导应该尊重、维护前任领导的地位和作用,但是,”
    说到这儿,刘岩停住了,目光里闪着愤怒的光芒:“法不容情,如果我刘岩顾忌别人怎么说,包庇了那些违法行为。
    比如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生活腐化堕落,那样做我才是有法不依,成了1个‘人治’的典型人物。
    明明是违法行为,却看在情面上包庇他们,你们说,这是什么行为?”
    ……
    关于临元县修路问题的燕京调查组原班人马,又1次来到了临元。
    两天后,在临元县召开了1场轰轰烈烈的表彰大会。
    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38个欠发达地区的分管县长,参观了临元用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修起来的柏油马路。
    燕京调查组肯定了临元县的做法,并奖励临元县公路局1台自动铺路机器和1台压路机,价值150万元。
    显然,调查组得出来的结论,和媒体是完全相反的,给予了刘岩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就在这个时候,刘岩的手机铃声响起,他拿起手机1看,是姐姐秦璐的电话。
    刘岩刚接通电话,只听见秦璐在电话那头说道:“小岩,爸爸妈妈让我告诉你,通过这件事情,1定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1定要学会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团结1帮人,带好队5……”
    “姐,我知道了!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放心!”
    ……
    临元境内有山有水,山水交融,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人口之多,疆域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自古至今,人们都以农耕、纺织、捕鱼、养殖为主要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省、市委非常关注临元县的经济发展,临元县的领导班子也曾经有过几次调整,但是临元县不仅始终没有多大进步,而且存在着不少问题。
    刘岩上任两年多来,对他的所作所为,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看到,这两年多来,临元县无论从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道路建设、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临元县道路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以粮食和花卉为龙头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并以此带动了乡村9年制义务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作者题外话】:刘岩和周海洋,两位上山下乡的知青战友,1977年恢复高考后分别考上燕京大学和秦华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仕途。
    从乡镇副职到县委副职,先后展开了3轮公开公正公平的较量。
    在各自进入县委1把手后,第4轮的较量开始了……
    谁更胜1筹?敬请关注!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1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1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寒门子弟逆袭官场作品不同的3观、思维、格局和境界,带你站在1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7十年代到2十1世纪,官场中的1代人。
    百忙工作中,码字辛苦,希望各位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请高抬贵手,帮忙打分评价,给予作者创作动力。
    本书每天18:30-19:00之间更新3章。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以不同方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