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二百四十四章 魏一凡被双规
    刘岩再次回到座位上,端起茶杯喝了几口水,然后宣布继续开会。
    刘岩并没有因为李锦林的激烈批评,而改变主张。
    他在会上强调:“在华国,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何才能解决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问题呢?
    我认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只有缩小农村,才能发展农村。”
    刘岩顿了顿,接着说道:“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特点,就是长期以来由于工商业发展滞后,使得土地无法流转。
    因此制约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推进的速度,导致了困兽效应。
    县城的拉动力有限,小马难拉大车,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所以,必须改为群马拉车。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城乡结构的调整。
    抓手就是,加快小城镇建设。
    核心就是,将农民的从业性质,由第1产业向第2、3产业转化。
    以及农民的收入、消费方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化。
    房子建在城镇,就是生产资料。而建在农村,就是生活资料。
    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城镇建设。
    我们把交通搞好了,也只是解决了流通问题。
    只有在交通搞好的同时,辅以小城镇和大市场,才能截下物流和商流……”
    刘岩的1番理论,把在场的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的领导说得哑口无言。
    虽然有人对他的决策心怀不满,但是,却不得不被他的理论所折服。
    如果不是涉及到各人的切身利益,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投赞成票。
    平心而论,也许不要几年,刘岩就有可能调走了。
    而在座的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子孙、亲友们,却是永远守在临元这块土地上的人。
    他们又何曾不想,把临元县城建成1个繁华的小城市呢?
    然而,让他们牺牲1些眼前的个人利益去支持小城镇建设,却又是他们实在想不通的事情。
    李锦林虽然心里窝着1肚子气,但听了刘岩这1番宏观的、富有理论高度的发展、振兴临元经济整体思路的指导意见后,如同1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瘪了。
    会议的结果,比刘岩事先预料的要好。虽然,李锦林在会上闹了起来,但并没影响召开这次联席会议的效果,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之所以要开这样1个会,目的是向大家强调1下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他早就估计到,大部分同志不会有什么明显态度的转变。
    只不过是想在会上,更加清晰的阐明他的观点而已,并没有这么快就要统1大家思想的意思。
    面对临元这样1个欠发达的农业县,他必须采取强行引导入轨的办法。
    县委、县政府联席会结束了。
    刘岩和李小明1起走出常委会议室,正准备向着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走去。
    “刘书记,我想单独和你谈谈行吗?”这时,李锦林追上来对刘岩说道。
    刘岩停下脚步看着他:“你想谈什么?会上不已经说了很多了吗?
    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牢骚,没有1句实质性的内容。
    还有什么话要说,等下次开会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说吧。”
    “我,我想谈谈我个人思想上的1些问题。”李锦林说道。
    “个人思想问题?现在没时间,我和李书记有重要的工作要商量,另外再安排吧!
    锦林常委,不管怎么样,你现在还是1名县委常委,在很多问题上,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你现在的工作很清闲,有时间自己好好想想吧!
    你文化水平不高,有空应该多学习,多读点书,把有些事情想清楚。
    想清楚了再找我谈,不要耍性子,不要冲动。”
    听着刘岩1番不痛不痒的话,李锦林心里气的浑身颤抖。
    ......
    正在调查临元县教师上访1事的黄明昊,听说县水利局长魏1凡被“双规”的消息,顿时不知所措。
    他靠在沙发上平静了好半天后,头脑才清醒了几分。
    他不由得想起曾经有1个很有知识的干部对他说过,魏1凡的为人,就好比华国近代史上的汪精卫。
    为了个人私利,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魏1凡现在被“双规”了,很可能会像疯狗1样,到处乱咬。
    想到这里,黄明昊悔恨交加,悔不该当初被魏1凡的甜言蜜语所动。
    更不该贪图私利,接受他的钱。
    对于魏1凡的问题,他刚到临元任县委书记不久,就听到乡党委、乡政府的同志反映,也听了纪委和组织部的汇报。
    当初,他丝毫没有犹豫,并很快做出了决定,免去魏1凡乡镇书记的职务,把他晾了起来。
    可是后来,怎么又重新起用他,而且把他放到水利局长这样1个重要位置上了?
    现在认真想1想,不说党性,就是自己的良心上也有些说不过去的啊!
    黄明昊越想心里越烦躁,甚至坐立不安。
    他迫不及待地给李锦林打了电话。
    本来,作为省市调查组副组长身份的副市长黄明昊,随时找任何人谈话都是堂堂正正的事。
    然而,此时的黄明昊,多少有些胆战心惊。
    尽管李锦林在电话里说:“黄市长,我马上过来!”
    黄明昊却说:“不,锦林,还是另外安排1个时间和地方吧......”
    1个小小的县城不像大城市,作为曾经的县委书记和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确实目标太大了。
    1直等到晚上,黄明昊连自己的车子也没有用,由李锦林找了1辆普通的桑塔纳轿车,把他送到1个陌生的地方。
    两人1见面,李锦林就像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似的,1个劲地诉苦、说刘岩的不是。
    黄明昊却像失去人性的老子,不仅没有半点同情,反而拉下脸来把李锦林臭骂了1顿:“锦林啊,我怎么说你才好呢!
    你大小也是个县委常委,难道你不了解华国目前的体制吗?
    你凭什么和刘岩公开斗,你斗得过他吗?
    他是1把手,1把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这难道你不懂吗?
    你用脑子好好想想,你以为你那常委是铁打的?
    我告诉你,你那顶常委的帽子是纸糊的!
    就是你不顾大局,不顾我和其他人的死活,你怎么也不想想自己呢?
    你那个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是怎么掉的?你还不接受教训?
    难道你不知道魏1凡出事了吗?
    你等着瞧吧!省市纪委联合调查组已经进驻临元,刘岩已经吹响了进军的号角,不久就该轮到你了……”黄明昊越说越激动,气得对李锦林吹胡子瞪眼的。
    李锦林见状,心里觉得非常委屈。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后悔了!悔不该对刘岩那样冲动。
    此时此刻,他似乎才醒悟过来,自己1开始就想错了。
    黄明昊虽然官升至副市长,但是权力却远远不如原来的县委书记了。
    【作者题外话】:刘岩和周海洋,两位上山下乡的知青战友,1977年恢复高考后分别考上燕京大学和秦华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仕途。
    从乡镇副职到县委副职,先后展开了3轮公开公正公平的较量。
    在各自进入县委1把手后,第4轮的较量开始了……
    谁更胜1筹?敬请关注!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1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1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寒门子弟逆袭官场作品不同的3观、思维、格局和境界,带你站在1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7十年代到2十1世纪,官场中的1代人。
    百忙工作中,码字辛苦,希望各位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请高抬贵手,帮忙打分评价,给予作者创作动力。
    本书每天18:30-19:00之间更新3章(每章2100字以上,偶尔加更1章)。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以不同方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