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赴物资公司调研
    县物资总公司,是原来县物资局改制后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局掌管着生产资料和物资供应,是政府最热门的大局。
    实行市场经济以后,资源的配置由市场来决定,原来热得发红的物资局,顿时冷却了下来。
    为此,物资局退出了政府职能管理机构。
    改名容易改制难。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以及物资公司的内部机制、结构的不适应性,全国各地很多物资公司或者名下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少都败下阵来,倒的倒,垮的垮。
    周海洋在任博兴县常务副县长的时候,曾经将博兴县物资公司,和怀宁市物资公司、甚至全省的物资公司做了对比。
    虽然没有像有些地方那么惨,但也仅仅属于苟延残喘、奄奄1息。
    所以他估计,任远县的物资公司也好不到哪去。
    ……
    周海洋和邱建峰来到任远县物资公司。
    因为事先没有通知,物资公司总经理李奇对周海洋的突然到来,显得十分紧张。
    握手的时候,周海洋对李奇1脸谄媚的姿态,感到有些讨厌。
    但他又转念1想,人不可貌相,先听听工作汇报吧!
    令周海洋没想到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总经理的汇报,让自己感到振奋和激动。
    李奇的口才极好,侃侃而谈。
    整个汇报简捷明快、内容翔实、条理清楚、数字准确。
    县物资公司下属有建材公司、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贸易公司,每个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而且年年赢利。
    原有县物资局下属的几家工厂,在改制之后就全部出售了,成为了民营企业,没有留下任何包袱。
    公司总资产比改为企业之前,竟然净增了4倍。
    周海洋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物资公司总经理,决定好好和他谈谈。
    周海洋1改严肃的表情,笑着说:“没想到物资公司的发展前景1片光明啊。”
    接着,周海洋把谈话改为聊天。
    进入放松的状态之后,周海洋随即发现,李奇身上有1种独特的魅力。
    李奇1边抽烟1边回忆,回忆时的表情,显得十分痛苦。
    李奇说:“我今年5十多岁了。高中毕业那年十8岁,到生产资料公司先当仓库保管员,后来当采购员。
    当时,全国的生产资料物资十分匮乏紧张。
    为了搞到紧俏的物资,我全国各地到处跑,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
    那时谁能搞到物资,谁就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功臣。
    因为我搞到的物资最多,不久就被提拔为科长。
    后来又提拔成生产资料公司经理。
    1步1步,就当上了县物资局的副局长、局长。
    你看我现在这副模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全是当年留下的后遗症。
    常年在外跑,吃不好饭,加上喝酒,胃肠都搞坏了,落下这副猴相。
    为了讨好掌握物资的人,我整天对人捧着个笑脸,对方白眼越大,我笑得越贱。
    直到现在,我1笑还是1脸的贱相。”
    周海洋笑着说道:“我可没这么看你。”
    李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周书记,你就别跟我客气了!你怎么看我,我还能看不出来吗?
    我现在是习以为常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周海洋笑着说道:“李总,你能豁达地看待自己的短处,这本身就是你的长处。”
    李奇接着说道:“后来,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我就开始琢磨,在市场经济时代,物资局怎么办?
    物资系统下属那么多企业,几百名职工怎么办?
    接着,在还没有改制的时候,我就开始在物资系统内部打破吃大锅饭。
    搞销售额承包制,岗位责任制,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接着,搞按股分红。再接着,搞股份制。
    把住原有市场,抢占新市场。
    等到上面要求改制的时候,我利用上面的政策,把搞不活,管不好的企业先是承包,然后卖掉,彻底甩掉包袱。
    为了这些事情,让有关部门好1顿调查,差点没把我抓进去。
    物资局改成物资公司后,别人犯愁,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我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1点儿也不愁。
    在物资局的年代,虽然我是局长,但下属公司经理我任命不了,全得县里研究决定。
    改成物资公司后,我的权力大了,我说了算。
    以前端着铁饭碗的职工难管,铁饭碗我砸不掉。
    但现在我有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奖金比工资多好几倍。
    不服管,不好好干,就没有奖金,就下岗。”
    “你的这些办法都哪儿学来的?”
    “我这个人有1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喜欢学习,不懂的就学,这些全是学外资企业的。
    我就不相信,全民所有制企业比不上外资企业,就搞不活?
    如果县里批准,今年我准备成立集团公司,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任远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周海洋插话说:“你把方案报上来,县委研究以后马上就批,你现在就着手办。”
    李奇越说越兴奋:“周书记,咱们靠着京杭大运河的港口,每年有几千万吨的货物进进出出。
    我琢磨着,用物流集团和港口合作,成立物资交易中心。
    物流集团提供交易场地、信息和服务,从港口落地货物做起,吸引货主和买主在物资交易中心交易。
    这事要是做成了,任远县的市场就活了,辐射作用就强了,辐射范围就大了。”
    周海洋越听越兴奋,连声叫好!
    他激动地站起来说:“李奇,就照你说的办,我全力支持,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李奇缓缓说道:“周书记,谢谢你的支持!但我什么都不要。”
    “什么意思?你什么都不要,那你要什么?”周海洋不解其意的问道。
    李奇说:“要县委和港务局搞好关系。”
    “县委和港务局的关系,怎么了?”周海洋不解的看着李奇,问道。
    李奇接着说道:“前任县领导和市港务局的关系搞得很僵。
    港口扩建,县里要价太高,双方闹僵了。
    港口虽然隶属交通部,但毕竟是在任远县的地面上。
    关系搞好了,有利于港口的发展,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系搞僵了,是两伤啊!
    所以,关键是任远县要和港口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双赢。”
    【作者题外话】:百忙工作中,码字辛苦,希望各位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请高抬贵手,帮忙打分评价,给予作者创作动力。
    本书每天18:30-19:00之间更新3章(不少于6000字)。
    感谢你以不同方式给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