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 第八十章 燕园37号楼(1)【今晚20:…
    刘岩和范丽莉下车后,两人在行李边上站了好1会儿,两眼直勾勾盯着眼前高高的石墙和古色古香的西校门。
    “这就是燕京大学......”范丽莉呆立着,嘴中喃喃道。
    “是的,这是燕京大学的同学于1926年集资款建造的校门,所以又称之为同学门,是燕大的主校门。”
    “这校门挺特别的......”范丽莉1脸写满了好奇。
    刘岩接着说道:“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风格建筑,设计风格庄重雅致。
    在明清时期是著名的风景区,当时京城的文人学士经常在此地流连吟唱。
    明天你到颐和园看了就知道,跟颐和园东宫门类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刘岩兴致勃勃对范丽莉介绍着。
    就在这个时候,1辆绛红色的捷克斯洛伐克产的斯柯达克罗莎客车,从两人的身后经过。
    刘岩扶着范丽莉的胳膊,转过身继续说道:“这是燕京的332路公共汽车。是从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沿途经过中关村、海淀、燕大,全程两角钱。”
    看着范丽莉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刘岩不由得笑了笑,他心里明白,此时此刻的范丽莉,在想什么.....
    这1路上,别人7嘴8舌问个不停,可是范丽莉却1声不吭,但并不代表她就没有疑问,没有想法。
    刘岩心疼的伸出1只胳膊,把范丽莉拉进自己的怀里,又在她的额头上亲了1口:“我知道,你有很多问题要问我……放心吧!今天晚上,我会把1切都告诉你的。”
    范丽莉嗯了1声,点了点头。
    7十年代燕京大学的周边,全是老旧的房子和大片的农田和菜地,与刘岩所熟悉的前世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两人走进西校门后,刘岩顿时傻眼了,眼前怎么回事儿?那么冷清……
    他问了门卫的老头才知道,那场运动开始之后,原来燕大的主校门就改在南门了。
    刘岩和范丽莉随即来到了南门,1眼就瞧见红底横幅上印着醒目的“迊新站”3个宋体大字。
    十年来那些骇人的口号和伤人的标语,在这里顷刻间消失了。
    留下的是眼前棱角分明的美术字,就像是炭火中烧红的上1个十年,给时间烫下的烙痕。
    ……
    没想到在这个年代,南门居然成为了燕京大学的主校门。
    看着眼前的南墙,刘岩的思绪不由得想起前世对燕大的所闻:
    如果说1993年推倒南墙意味着解放思想,那么2001年南墙的重建,则更多是基于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1种独立行为。
    从这个世纪9十年代初期至下个世纪初,包括燕大在内的华国很多高校,将经历1个校办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到了2001年,燕京大学校办企业科技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20亿元,是马路斜对面秦华大学的近2倍。
    关键是,整个华国高校的校办企业所有产业收入加在1起也只有483亿元,而燕京大学就占了4分之1。
    ……
    两人来到了燕大校园最南端的燕园37号楼:“这就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的学生宿舍了。”刘岩对范丽莉说道。
    燕园是自20世纪20年代初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主持营建的。
    风景绝胜,湖光塔影,雕梁画栋,常与颐和园、圆明园等并列。
    当时设计方案中的建筑形式,借鉴了华国传统样式。
    而其基本景观格局,如轴线布置、3合构成、几何形绿地等,则明显脱胎于传统的西方大学校园,显示出浓厚的美国影响。
    在此后的长期校园建设实践中,方案中的不切实际与不合文脉之处被6续矫正,燕园遂逐渐被建设为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校园景观瑰宝。
    燕大经济系77级全年级1共8十个同学,主要是男生,女生不到2十个。
    有像刘岩和范丽莉这样的机关干部,更多的是上山下乡知青、厂矿工人、现役军人、复员军人、应届毕业生。
    虽然有结过婚的,但夫妻俩同时考到1个学校1个系的,只有刘岩和范丽莉1对。
    在报到的时候,1位辅导员老师笑着对他俩说:“学校考虑到了像你们这样的特殊情况,每周6的晚上和周日白天,学校的招待所对大学生夫妻开放。
    到时候,你们可以凭着结婚证和学生证办理入住。
    但必须按照规定,严格做好避孕措施,在大学阶段是不允许怀孕的……”
    “1个星期,才,才给我们1天1夜的时间?”刘岩不由得1愣,接着说道。
    而1旁的范丽莉,却是1脸写满了羞涩,低下了头。
    辅导老师笑了笑:“等到上课之后,你们就知道,到时候,恐怕你们连这1天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刘岩尴尬1笑,点了点头。连忙拉着范丽莉离开了报到处。
    经济系大多数都是未婚的,有1对是未婚夫妻。
    年纪最大的36岁,是1位已经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年纪最小的是1位女生,18岁,是77届燕京4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
    宿舍的房间不大,1共有3张上下铺床,每个房间住着6位学生。
    女生都住在5楼,5楼以下是男生。
    当刘岩走进宿舍的时候,见屋里已经来了1位同学,是现役军人。正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经过1阵寒暄和自我介绍后,知道这位军人来自秦省,是这间宿舍第1个来报到的。
    刘岩忍不住瞄了1眼,发现他正在阅读《资本论》第1卷,手里还拿着1只红色的铅笔。
    书上好几个地方都划了红杆杆,有些地方还做了注释。
    见状,刘岩的心里不由地“咯噔”1下:
    看来这1届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于前世。刚来报到,就开始争分夺秒用功学习了。
    而前世的许多大学生,考上大学似乎就完成了人生任务。
    从跨进校园的那1天起,就开始松懈,不思进取,混日子,甚至躺平了……
    接着,其他的同学也6续报到后进入了宿舍。
    不1会儿,宿舍里就剩下刘岩那张床的上铺是空的了。
    ……
    【作者题外话】:《1+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是1部与寒门子弟升迁截然不同的长篇连载官场小说……
    作品通过主人翁家庭在历史时期的遭遇、上山下乡经历和个人成长历程,塑造了1代人热爱祖国、体察国情、体恤民情,关切民族命运,希冀国家稳步发展的政治品格。
    作者从与以往官场作品不同的思维和眼界,以亲身经历的事实,带你站在1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从7十年代到2十1世纪,官场正能量的另1面,以及1代人的胸怀和格局……
    希望能继续得到各位读者朋友以各种方式给予批评、指点、鼓励和支持!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