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成反派的娇滴滴[快穿] > 第71章 八十年代小丈夫(9)
    这男人一旦结了婚, 可就真的变成了狼。

    苏雪桐却心惊胆战的要命, 她可不想挺着肚子去上大学。

    两个人还没有结婚证, 没法去计生部门领小雨衣。

    司铖另想了个法子, 反正不知道从什么渠道, 弄来了好几盒。

    苏雪桐看着那些小雨衣, 腿肚发软。

    当晚,司铖便缠着她来了好几次。

    这男人就跟吃不饱似的, 偏偏花样还多的要命。

    苏雪桐越发的怀疑他的身份, 司铖要不是穿书过来的,他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两|性知识储备。

    幸好, 两个人还是得住校,顶多一月回家一次。

    日子就是这样一月一月的过。

    过的时候到没有觉得多快,再转回头看,还真是时光匆匆。

    一眨眼的功夫, 刘山和陈默尔都要参加中考了。

    首都好点的高中有好几所,数八中离司家最近。

    其实要按照刘山的成绩,他能靠四中。

    只不过陈默尔不想离家太远, 她要是去了八中, 刘山势必得跟去。

    这几年,苏雪桐除了偶尔过问刘山的学习成绩以外,并不管他其他的事情。

    可以说她是开明开放, 也可以说她是性情凉薄。

    反正她尽了能力去管他就成了。

    刘山这几年的花销, 大部分靠的全部都是她的奖学金。

    花别人的手短, 她没和司铖分的太清, 可也尽了自己的全力。

    好在,刘山那孩子在其他事上糊涂,在学习上一直都心如明镜。

    临中考的前一天,苏雪桐和司铖专程从学校赶了回来。

    司慧茹舍得花钱,做了满满一桌子的好菜,美其名曰:考前动员会。

    待人一到齐,司慧茹开了瓶红酒,当然没那两个孩子的,其余的人则一人一杯。

    她抿了口下肚,嘱咐女儿:“默尔啊,妈妈也不指望你自己能考上八中,但是你的分数也不要太低了,这样的话,妈妈出去见人也有脸面一些!”

    这是得被逼成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陈默尔不爱听,夹了筷子鱼道:“哎呀,我尽力,你不要给我压力了。”

    司慧茹叹了口气:“妈妈跟你好好说话的时候,你就好好的听,别等我搬出你爸来!”

    陈默尔悻悻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

    这些年,苏雪桐见陈郎峰的次数都是有限的,除了逢年过节,他一般都不会在家吃饭。

    陈郎峰在陈家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他不大过问子女的事情,可到底是一家之主,陈默尔见了陈郎峰就好比老鼠见了猫,避之不及。

    司慧茹见陈默尔乖乖听话,心情稍微愉悦了一些,转而又鼓励刘山:“好好考试,别有压力,万事都有姑姑呢!”

    刘山感激:“谢谢姑姑。”

    实力与后盾是两码事,即使刘山有那个实力,也想拥有坚实的后盾。

    本来应该紧张的苏雪桐,却好比是没事的人。

    毕竟这才中考,离刘山高考得是又三年后的事情,那时候再紧张也不迟啊。

    三年后……苏雪桐和司铖明年毕业,学校本来就包分配。

    但按照司慧茹的说法,他俩的工作根本不用他俩操心。

    三年后的话,没准儿她就有孩子了。

    司慧茹那天还说,等他俩大学一毕业,首要的事情,就是先把结婚证领回家,再摆上几桌酒席,以告慰司铖父母的在天之灵。

    刘山下了考场后就没了紧张,题目简单,他发挥正常,八中完全没有问题。

    陈默尔一如既往,就算学习给了她打击,她也能从其他的地方找补回来。

    这几年,她发育的很快,长相颇似司慧茹,举手抬足间有一种泼辣的美。

    苏雪桐对她持保留意见,反正她只管抚养刘山长大成人,不包办感情问题。

    赵妈的年岁大了,说好了等刘山中考完,她就离开司家,回家颐养天年。

    她走的那天,苏雪桐和司铖刚放暑假,匆匆赶回家送了她一程。

    赵妈哭的眼泪哗哗,跟着儿子坐上了远离首都的汽车。

    她家在紧挨着首都的河北。

    苏雪桐抽了抽鼻子,道司铖:“往后你要有时间的话,就去看看她,毕竟从小将你抱大。”

    司铖的眼睛动了一下,墨黑的眼眸里似闪过了什么,他轻轻地嗯了一声。

    暑假好。

    暑假这种天气,就是没羞没臊的。

    赵妈走后,刘山自己搬到了一楼,他的年岁渐大,以前不懂的事情,现在已然懂了个七七八八。

    苏雪桐还疑心,是不是夜里司铖折腾的声音太大。

    可不应该啊!

    入夏前,司慧茹为自己家购置空调器的时间,给司机也买了几个。

    春兰窗式空调器,虽然没有后世的空调制冷效果好,但比风扇强,缺点就是呼呼隆隆,噪音没比打雷的声音弱多少。

    她里里外外听了几次,确定了房间很是隔音,这才略微安下了心。

    再一想,刘山都十六了。

    他上学比别人晚,不管去哪个班里都是年纪最大的。

    中考很快放了榜,刘山果然没有悬念地去了八中。

    陈默尔比他少了一百分,也去了八中。

    听说司慧茹大出血,给学校捐了三千块钱。

    八五年啊亲,两千块哦,司慧茹肉疼了三天,看见陈默尔,她就直咂嘴。

    因为这个,陈默尔一有空,就躲到了司家,理由很正当,来找刘山补课,就连吃饭都不回去。

    “嫂子,你不知道,我妈心情不好,看见我都想吃了我!”

    苏雪桐但笑不语。

    赵妈走了,吃饭就成了问题。

    别说陈默尔了,连刘山的嘴也被赵妈养刁了。

    原先从不嫌弃苏雪桐做的吃的,现在一听说她要下厨,捂着脑袋哀嚎:“姐姐,你把厨房让给我姐夫吧!”

    总让司铖下厨,苏雪桐不大好意思。

    再说了,等她们开学,难不成让刘山见天去陈家吃饭!

    苏雪桐和司铖商量,“咱们再找一个保姆吧?”

    “也成!”司铖道。

    一天都没有耽搁,两个人去劳务市场登了记。

    ——

    赵翠儿自打嫁给方大河,一直都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成亲的第三天,她受不了那个白日夜里总想骑在她身上的男人,跟着她姨家的闺女,偷跑去了广东,一直在那里打工。

    现在的赵翠儿可不是以前那个连县城都没出过的乡下妹子了,在广东呆了三年,她见多识广。

    她和她姨家的闺女在一个叫做凤仙的歌舞厅里上班,一开始是打扫卫生,后来领班见她姿色不错,教会了她跳舞。

    她陪过无数的客人跳舞,那些人有些是当地的时髦青年,还有些是从港澳台过来的大老板。

    有一个老板姓封,愿意一月给她一千块,包养她。

    可赵翠儿不愿意,她可不像她表妹,一见着钱两腿都合不拢。

    她只陪人跳舞,其余的事情一概不干。

    如此三年,挣了她父母半辈子都没挣到的那么多钱。

    前几天回了娘家,她听人说刘保国到了北京。

    原本是潭死水一样的心思,不知怎地又活络了起来。

    她父母当初收了方大河家三百块的彩礼。

    赵翠儿压根就不想跟方大河过,狠狠心花了两千块钱,赎回了自己的自由身。

    听说那刘保国大学毕业,不肯服从分配,没有固定工作的男人,年岁渐大,身边又没有可心的女人。

    赵翠儿思前想后,给父母留了一千块钱盖房子,手里攥着剩余的两千块钱,一个人来到了北京。

    可她并不知道刘保国人在哪里,人海茫茫,找一个人,犹如大海里捞针。

    赵翠儿来了三天,无所事事,花红酒绿的日子过习惯了,她花钱手大,生怕自己钱花没了,得过回穷日子。

    舞女是肯定不能再做了,在北京,没准儿什么时候就遇上了刘保国,她怕他会看不起自己。

    虽说做的不是皮肉生意,可跳舞的时候,难保有些臭男人不会偷偷揩油。

    赵翠儿遇见过好几次,那个糟老头子搂着她的腰,一双不安分的手在她屁股上揉来揉去。

    她一咬牙,来到了劳务市场,寻思着找个富贵人家,当保姆去。

    事情就是那么的巧。

    司铖和苏雪桐前脚走出劳务市场,赵翠儿后脚就来了。

    一个东门进,一个打西门出。

    没准儿赵翠儿还看见了那两人的背影,只不过变化太大,她根本认不出。

    劳务公司的招聘领导看她年轻,推荐工作很是卖力。

    有伺候老人的,有伺候一家老小的。

    赵翠儿挑来挑去,一眼就相中了那家给高中的孩子做饭的工作。

    她又不是真的想给人当保姆,自然是哪个活计轻松就选哪个!

    招聘人犹豫了片刻说:“可人家说了,想选个四十几岁的本地人。”

    赵翠儿眼尾一挑,飞了一眼过去,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很重的普通话,说:“领导,成不成的,还不看你一句话!”

    还真不是!

    不过她年轻貌美,又会来事儿,四十几岁的男人最是受不了这种到了嘴边的诱惑,招聘人很快投降,答应她打个电话问一问。

    电话是苏雪桐接的,那边人将保姆的情况一说明。

    她皱着眉头道:“不好意思,我们家是个男孩,我和丈夫又长期不在家,保姆太过年轻的话,总归不好!”

    招聘人捂着话筒,挤眉弄眼地冲赵翠儿摇了摇头。

    赵翠儿挤了过去,拿自己的跨一顶,成功将那人顶开,自己站在了话筒前。

    “这位主顾,你都没有看我这个人,怎么能一下子就说不好呢!对不对?”

    话筒传来的声音有些失真。

    可苏雪桐仍旧下意识觉得这个声音有点熟悉。

    她抿住了嘴巴,没有吭声。

    话筒那边的人连续“喂”了好几声,咕哝了一句:“你个瓜皮!”

    啪一声挂线了。

    苏雪桐举着话筒笑了起来,还真是世界很小,赵翠儿居然来了首都。

    苏雪桐没把赵翠儿的事情告诉司铖。

    过了几天,司慧茹家的保姆给介绍了一个同乡,姓温,是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

    温阿姨的菜炒的还成,至此彻底地将司铖从厨房里解放了出来。

    酷暑难挡,就连陈默尔也不经常来司家现在。

    苏雪桐发现,刘山从不会主动去陈家。

    心里头对这个弟弟,就又多了一些好感。

    读书明理,知道进退,比什么都强。

    想来司慧茹也明白这样的道理,陈默然的功课不好,老早就参加了工作。

    家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成了司慧茹的一块心病。

    对于陈默尔,司慧茹还是没有放弃治疗。

    毕竟这一路的钱都花了了,这到了关键的时刻,不花一点,就好像对不起自己一样。

    她给陈默尔找了一个补习老师,一节课二十块钱,一对一辅导。

    陈默尔打电话给刘山哀嚎,“我妈简直是要逼死我,好好的暑假全给我搅和现在。”

    哀嚎的声音真的很大,离得近的苏雪桐听现在个清清楚楚,就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又过去现在几天,司慧茹打电话来找刘山。

    “大山,那个老师的英语不错哎,你的英语不是老拖后脚,等他来给默尔上英语课,你就来旁听好了。”

    刘山不大想去。

    他现在已经懂得现在门第之分,一去陈家,总是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窒息感觉。

    可司慧茹很是热心,他矜持地说:“那行吧,我先去听一次,谢谢姑姑了!”

    “客气个什么!”

    刘山去司慧茹家补课的事儿,他跟苏雪桐报备她一下。

    他心里明白,姐夫对他好,是看在他姐的面子上。而司慧茹对他好,是看在他姐夫的面子上。

    和他最为亲近的,还是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姐姐。

    苏雪桐并不反对,给了他十块钱,让他去听课之前先去小卖部,给陈家的人买点冷饮过去,嘱咐他:“别买一毛钱一根的冰棍,买三毛钱一根的冰糕,多买一点,姑姑家的冰箱放的下。”

    刘山点了点头,抱着英语书出了门。

    司铖拿手动了动她的脸,问她:“你要吃雪糕吗?”

    这个天气,也就只有雪糕最降温了。

    半个小时候,刘山匆匆地跑了回来,气喘吁吁。

    此时,苏雪桐和司铖两个紧挨在一起,正你一口我一口地啃着雪糕。

    司铖抠门,外头晃了一大圈,就买了一根雪糕回来。

    两个人抢来抢去,越挨越近。

    刘山道:“姐,你知道默尔的补习老师是谁吗?”

    苏雪桐抢到小雨衣最后一口,雪糕棍叼在嘴里,听他这么一问,她忽然想起了赵翠儿。

    赵翠儿当然不可能来给陈默尔补习。

    她沉吟了片刻,道:“难不成是刘保国?”

    刘山抹了把热汗,倒也没有惊讶他姐一猜就对。

    反正她总是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他又呼出了一口热气,沉声道:“对,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