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116章 来自太后的小考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新婚夫妻还是如胶似漆、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太后瞧着许京华容光焕发,比出嫁前还娇艳夺目,心里欣慰又有些隐忧。

    夫妻恩爱当然是好事,但想一直站在这富贵锦绣的皇宫高处,不被人拉下来,绝不能仅仅靠夫妻之情。

    太后今年已经五十一岁,难免开始考虑身后事——有一天她不在了,后宫嫔妃、六尚内侍省还会像现在一样待许京华这么客气吗?

    显然不会。

    人走茶凉的道理,太后比谁都明白,就连皇上心中,许京华也早晚有一天,只会剩下儿媳妇这个身份。

    还得趁着她在,多历练历练这孩子,让京华能凭自己的本事立足,太后才放心。

    于是这天许京华来庆寿宫问安,太后就问她:“东宫上下服侍的内监宫人,都还服帖么?”

    “嗯,都挺听话的。”

    东宫以前是杨谧和钱永芳管事,杨谧管着太子殿下的日常起居,钱永芳则主管太子接见臣属等外事,两人职责简单划分,就是一个管寝殿春和殿,一个管正殿隆庆殿。

    许京华进东宫以后,按例也有女官和内监服侍,这些人都是太后亲自安排的,其中领头的内监叫郭为农,是郭楮的干儿子。

    “他们和你手下的人,也还和睦么?”太后又问。

    “眼下还挺和睦的,郭为农心中有数,不敢和杨谧他们争竞。”

    “厨房谁管着呢?”

    “杨谧。我们东宫厨房好管,一应用度都不用自己采买,每日御厨房会分拨过来,只需要定一下菜单就行。”

    太后道:“我就是要与你说此事,以前御厨房分拨用度过去,是因为太子没成婚,我不想让他在这些琐碎事务上耗神,如今你也进宫一个月了,以后东宫小厨房就交给你管,从下月起自行采买吧。”

    许京华对这个没有意见,她关心的是:“每月给我们多少钱采买?”

    太后叫她逗笑了,“你和太子不是有月例么?从那里面出。想得挺美的,还单独给你一笔钱采买。”

    “可是以前……”

    “以前是我贴补太子,东宫小厨房份例,一直是从庆寿宫走的。”

    许京华以前没留意过这事,但想来太后也不会说谎逗她,只得说道:“那您叫个人告诉我,东宫小厨房一个月的用度得多少钱,我也好心里有数。”

    “等我叫人把最近两个月的单子给你。”

    许京华走的时候,手里就多了两张东宫厨房每月消耗清单。

    回到东宫春和殿,刘琰还没回来,许京华自己翻了翻清单,连连咋舌,“去把青梅叫来。”

    翠娥答应一声,太子妃又补充:“把杨谧也叫来。”

    很快青梅和杨谧就都来了,许京华把两张清单分发给他们,说了太后的吩咐,然后问杨谧:“咱们东宫每月真能用掉这么多食材?”

    “差不多。”杨谧草草翻了一遍,回道。

    许京华又问青梅:“你觉得呢?”

    青梅笑道:“这毕竟是东宫,人口多。”

    杨谧不太明白:“娘娘是觉得用得太多么?可咱们东宫,单内侍就有四十八人,另有宫人三十二个,饮食都由东宫小厨房来做……”

    许京华惊愕:“有这么多吗?”她以为两者相加也就三四十呢!

    “这还是殿下坚持从简呢,不然单只内坊局定员就得八十人。”

    内坊局是东宫内侍官署,所有东宫内侍都隶属内坊局,由钱永芳任内坊令。

    许京华听着这庞大数目就头痛,“这怎么养得起?真照这个数目采买,我每月月例一下就没了。”又庆幸,“幸好四季衣裳不用我们自己出。”

    杨谧见太子妃烦恼,忙道:“要不小的去找厨房内给使合计合计,看能不能俭省些……”

    “杨公公莫急。”青梅开口劝阻,“娘娘叫咱们来,只是先问问具体情形,好心中有数。”

    许京华点头:“对,等我和殿下商议了再说。”

    知道东宫有多少口人之后,许京华开始怀疑这是太后故意给她出的难题,因为她不信皇上做太子时,也要自己出钱养活这些人——皇上那时候,光妃子就那么多,后来又生了好多孩子,算起来人口只怕比他们现在要多出一倍,光凭月例,怎么养活得了?

    所以刘琰一回来,她就先向他求证此事。

    “我记得那时候,东宫小厨房只管主子的饭,宫人和内侍的饭,还是从御厨房领。不过单只这样,每月花费也是不小,娘娘时常要贴补父皇他们的。”

    许京华听得眼睛一亮:“我就说嘛!那我明天再去找娘娘谈,这么大一笔开销,全背在我们两个身上,哪里背得动?眼看到圣寿节,又有二皇子大婚,还要过年……谁能想到我嫁给当朝太子,居然还要为钱发愁?”

    刘琰被她逗得笑了一会儿,才说:“都是我不好,是我连累了你。”

    许京华摆摆手:“不,是我连累了你,你要是娶了旁人,娘娘才不会这么快就和人家说‘以后你们自己养活自己吧’。”

    “你觉得娘娘是有意考你么?”刘琰笑问。

    “这不明摆着的吗?”

    刘琰道:“我应该还有些积蓄,过年赏赐,库里应该也有些下面进上来的贡品……”

    “你不用数了,我都问过杨谧了,你那点积蓄,给厨房采买,最多支撑两个月。库里的东西倒是能用,可远远不足,似宋先生这样身份的,还是得另行采买些好东西才成。”

    刘琰没想到自己这么穷,呆了一呆才问:“过了这个年,总能够吧?”

    “够是够,但过了年保不准还有别的开销,以我们现在的情形来看,始终入不敷出。”许京华说着伸出手,按住不相信自己是个穷人的太子殿下,“不过你不用担心,我有积蓄。”

    太子殿下:“……”

    太子妃娘娘得意起来:“以前皇上不是给我实封了吗?娘娘和叔父又常贴补我,我一个人住,人情往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这两年多,倒是存了不少积蓄。”

    刘琰听了这话,真不知该喜还是羞。

    “怎么样?没想到有一日,要我来养你吧?”许京华笑嘻嘻摸一把太子殿下的下巴。

    太子殿下佯作羞涩,低头道:“没想到太子妃如此富有,那我就放心把终身托付给你了。”说到最后,还抬起头来,冲许京华飞了个媚眼。

    许京华大笑出声:“好说好说。”

    说笑过了,许京华擦擦笑出来的眼泪,正色道:“我明日先去和娘娘谈,要是娘娘不肯让步,真叫咱们自己养着这近一百口人,你就去找父皇哭穷。”

    刘琰想了想,道:“不急,咱们先撑两个月,到年下我再跟父皇说,父皇知道我们山穷水尽,一定不会看着我们拿许府积蓄过日子的。”

    许京华觉得他想得更周全,便就此说定,第二日去见太后,太后却道:“我倒是可以把内坊局单划出来,但你要想清楚,一旦单划出来,内坊局就得归回内侍省,不再由东宫直属——此事先帝时就想改了。”

    太后只说了这么多,许京华回去和刘琰商议,“娘娘的意思是不是,一旦归内侍省,这些人可能就不如现在这么忠心好管了?”

    “嗯。”刘琰皱起眉头,“我倒忘了还有这一节。”

    “那怎么办?我们咬牙挺着?”

    刘琰思量许久,才道:“我去回禀父皇,索性让内坊局归内侍省吧。”

    许京华不解:“可是……”

    “忠心的人自会认主,不在这个上头。其实郭公公也归内侍省统属,但他只忠于娘娘,便是徐若诚也不敢对他不客气。”

    这倒是,许京华想想杨谧和钱永芳两个,也不是会因为换了统属就不忠于东宫的人,便点头说:“好,听你的。”

    刘琰却若有所思:“我忽然觉得,娘娘并不只是为了考验你,也是为了给我们提醒。”

    许京华道:“你是说,娘娘就是想让我们主动跟皇上说,把内坊局划给内侍省?”

    “嗯,其实我知道,娘娘心里一直怕父皇与我重蹈先帝与父皇的覆辙,她一直期望我与父皇能更亲近。”

    “你现在跟皇上也亲近多了吧?”

    刘琰想起当初父皇帮自己出谋划策,好赢得许京华的心,不由看着新婚妻子笑起来。

    许京华莫名其妙:“笑什么呢?”

    “你说得没错,父皇与我,现在确实亲近许多。”刘琰展开手臂,将她揽入怀中,“这其中,多有你的功劳。”

    “我的功劳?我怎么不知道我立了什么功劳?”

    “我知道就行了。”

    “不行,你得告诉我!”

    “那你得让我……”太子殿下的声音忽然压得极低。

    “呸!你做梦吧!”太子妃一把推开没正行的夫君,红着脸道,“说正事呢,总想些乱七八糟的。”

    太子殿下满脸无辜:“这怎么乱七八糟了?夫妻敦伦、繁衍子嗣,可是再正经不过的事了。咱们早日生下小皇孙,那才是立一大功,能让娘娘和父皇都欢喜呢!”

    许京华懒得和他说,起身就走,太子殿下不慌不忙追上去,没花多大功夫,就如愿在生小皇孙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