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100章 惊喜
    太子过生日,本来有一套繁琐礼节,诸如祭拜天地宗庙、依次叩拜太后皇上、接受臣属朝贺等等。

    但因皇上前晚打发人来,说一概免了,刘琰一早起来,便只在院中摆了香案祭过天地祖宗,又遥祭了闵烈皇后,最后分别向着乾元殿和庆寿宫的方向遥拜致意,这个生日也就算过完了。

    他回到春和殿,只受了亲信内侍和宫人的拜贺,就叫传膳。

    杨静应声出去,没一会儿喜滋滋回来禀道:“殿下,太后娘娘让人送了寿面来。”

    刘琰也心中一喜:“人呢?快请进来。”

    “去厨下热汤了,说是走了一路,汤有些冷了,怕殿下吃了不舒坦。”

    刘琰有些惊愕,没见过这样送吃食的,但他关心的原本也不是吃食,就问:“只送了面来吗?没有信件什么的?”

    杨静被问住了,“没……没说有……”

    刘琰失望,没再开口,耐着性子等那碗寿面。

    好在热汤用不了多久,很快寿面就随着早膳一起送了过来,刘琰扫了一眼,见送早膳的都是东宫的人,心中奇怪,问杨静:“庆寿宫来的人呢?”

    “已经回去了。”

    不来见他就回去了?刘琰更奇怪了,“来的是谁?”

    “呃,是个生面孔,小的也……没见过。”

    这就不只是奇怪,而是蹊跷了,“庆寿宫会有你没见过的人?你确信是庆寿宫来的?”

    哪知这句杨静答得十分肯定:“确信。殿下先吃面吧,这一路送来,都有点儿坨了。”

    “那你也没问问姓名?”刘琰提起筷子,继续追问。

    “呃,是……是钱公公招呼的,小的没……没搭上话。”

    钱永芳没在殿中,刘琰瞥一眼很是奇怪的杨静,终于挑起面来,“这面……”

    杨静见自家殿下看着面的目光似乎有些挑剔,忙抢着说:“这面好吧?”

    刘琰看看格外宽的面皮,看看十分不对劲的杨静,后者正对他挤眉弄眼,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猜测浮上心头。

    “是挺好的。”他慢吞吞吃下挑起的面,又喝了两口汤,“还是我最喜欢的山菌鸡汤,面也劲道,这么宽又这么薄,难得竟没断,庆寿宫换了新厨子么?”

    杨静背对着门,悄悄抬起右手放在胸前,冲太子殿下竖了个大拇指,口里答道:“兴许是。殿下喜欢就多吃点。”

    刘琰眼睛往门那儿扫,眼见帘帷掀起一角,露出内监服饰,还没找着脸,帘帷一下落下,后头躲着的人影也缩到墙后,看不见了。

    他再顾不得什么面,把筷子轻轻一放,拿绢帕随手擦了嘴,起身轻手轻脚地溜到门边,掀开门帘,探身出去,正与缩在旁边的人碰了个脸对脸。

    “啊!吓死我了。”

    穿着内监服饰的许京华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往后退去,却忘了身后是摆着盆景的高几,眼看就要撞上,刘琰眼疾手快,拉住她手臂往回一带,许京华本就失去平衡,他这么一带,她不由自主转了半圈,一下栽进刘琰怀中。

    刘琰被这股冲力撞的后退半步,另一只手下意识揽住许京华,还不忘道歉:“吓着了吗?对不住,不怕不怕……”

    许京华有点懵,她刚刚不是还躲一边偷看刘琰吃面吗?怎么现在就……就……咦?他怎么还不放手?抱、抱上瘾了吗?

    刘琰也觉得他该放手了,但他舍不得。

    她身上还带着冬日清晨的寒意,一想到她为了给自己庆生,一早起来亲手做面、又乔装改扮亲自送到东宫来,刘琰就觉得心里那团小火苗瞬间燃烧成冲天大火,直将所有理智都焚烧殆尽,只剩汹涌澎湃的情感。

    感觉到刘琰甚至抱得更紧了些,许京华回过神,用隔在两人中间的那只手推了推他。

    刘琰依依不舍地放开手,退后半步,再看许京华时,她已半侧过身,却把半边绯红脸颊露了出来。

    “你怎么来了还躲在这里?”刘琰怕她羞恼,尽量如常说话,同时撩起帘子,让她进去内殿。

    “我就是想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我做的。”许京华嘀咕着进去,看见杨静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旁,就指着他问,“是不是杨静告诉你了?”

    杨静慌忙摆手,刘琰也笑着摇头:“没有,他哪敢。你用过早膳了么?一起吃点吧?”

    “我用过了,你吃吧。”许京华力持镇定地回道。

    “再吃点儿吧,我自己吃,怪没意思的。”

    他一这么说,许京华就心软了,杨静也有眼力见,飞快拿了一副碗筷出来,摆到太子殿下对面,许京华不是扭捏的人,顺势坐了下来。

    太子殿下生辰,东宫也准备了寿面,刘琰把那碗面给许京华,打发了闲杂人等,只留杨静守门,一边吃一边和许京华说话。

    “你穿成这样过来,怎么说服娘娘的?”

    “娘娘不用说服啊!她只说做不了主,让我自己求皇上。”

    刘琰忍不住笑了:“娘娘还是心疼我。”

    他这句话让许京华想起太后的担忧来,便道:“你知道就好。娘娘这些天一直为你担忧,她始终觉得引蛇出洞这等事,不该你自己上阵。”

    “我不上阵,没人能替我。”刘琰一边给许京华夹菜,一边随口回道。

    “那你就不怕得胜之日,大家还拿你当奸细?”

    刘琰筷子一顿,见许京华满脸真挚的担忧,忙笑道:“怎么会呢?”

    “怎么不会?难道你能站出来说,你跟皇上争执只是做戏、骗李家上钩的?”

    “我这次与父皇相争,细究起来,只是针对牛松段明一案,与李家并无干系,无须解释。父皇令人严守东宫门户,隔绝内外,也是为了避免日后清算李家时,他们攀诬与我。”

    “可是他们若闹事,一定会打你的名头。”

    刘琰笑得格外温柔:“那也不怕,反正东宫除了你,别人没进来过,我要与他们划清界限,容易得很。”

    让他轻描淡写这么一说,倒好像她和太后的忧虑是杞人忧天,许京华忍不住斜太子殿下一眼,道:“你就嘴硬吧。”

    刘琰心里略一琢磨,笑道:“娘娘是不是担忧事情了结之后,父皇不好明着奖赏我,反而还要继续冷落我一段时日,我可能会处境尴尬?”

    许京华哼一声:“娘娘算是白担忧了。”

    “娘娘怎么会白担忧?娘娘疼我,我心里明白。不过,我倒觉得这样很好,”刘琰放下筷子,认认真真看着许京华,“至少婚事可以再拖几个月。”

    许京华一愣。

    刘琰轻轻一叹:“其实几个月我都嫌短,毕竟想做我们京华妹妹心里的月亮,可没那么容易。”

    许京华脸一下发起烧来,“你再胡说,我就走了。”

    刘琰有点疑惑,虚心求问:“哪句是胡说?是京华妹妹,还是月亮……”

    许京华放下筷子要走,刘琰早有准备,跳起来一把拉住她的手,哄道:“我错了错了,是如曜妹妹。”

    说来奇怪,“京华妹妹”这个称呼,总是让许京华感到羞耻不适,但换成“如曜妹妹”,就奇异的只剩下羞涩。

    她半转过身,往回抽手,刘琰以为她还要走,握紧了不肯放。

    “好容易来一回,再坐一会儿。”他小声求恳。

    许京华不自在极了,她分不清这种不自在到底是源于刘琰与平时不同的言行举止,还是那只紧紧拉着她的温热而有力的手。

    他的手比许京华以为的要大——她一向觉得自己的手已经很大,刘琰却能轻轻松松将她整只手握在掌心。

    也比许京华以为的要暖——掌心灼热的温度,烫的人几乎要烧起来,许京华怀疑自己现在走也不想走,坐也坐不下去,就是因为脑子里面已经烧开锅了!

    刘琰等了一会儿,见她始终低着头不出声,歪头看时,才发现她一直盯着两人交握的手,他心里顿时一甜——她没有再挣扎,脸也红彤彤的,应该是不讨厌他牵她的手吧?

    先前因为那一抱而涌起的汹涌情愫,本就不曾真正平息,这会儿感受到鼓励,立即又翻腾起来。

    “京华……”他低声轻唤。

    许京华终于抬眸看向他。

    “你怎么求得父皇答应的?”

    这个问题让许京华有点意外,她轻轻呼出口气,答道:“我直说的啊,想给你过个生辰,自己做一碗寿面送过来。”

    “那父皇怎么说的?”

    “皇上没说什么,啊!对,娘娘是不同意我扮成内监的,不过皇上打发我出去,自己说服了娘娘。”

    “你猜父皇怎么说服娘娘的?”

    太子殿下语气循循善诱,许京华却听着就觉没好事,摇头道:“我不猜。让我来就行。”

    刘琰脾气特别好:“那……我来猜猜,我猜父皇替我打了包票。”

    他只说一个开头,等许京华来问,许京华却只看着他,愣是不肯接话。

    刘琰只好将好脾气贯彻到底,自己接道:“比如,日后我若是敢欺负你,他一定第一个不饶我,或者,求娘娘可怜我一片痴心……”

    许京华听不下去,往回抽手,刘琰不肯松开,还顺着她的力道向前倾身,凑到她耳边问:“等此事一了,我就自己去求娘娘,好不好?”

    刚有点冷却的脑子又沸腾起来,胸膛里的心也不甘寂寞,扑通扑通欢跳着,似在回应少年的问句。

    她自己天人交战、不知所措,刘琰却已从她羞涩可爱的反应里得到答案,当下再不迟疑,展开双臂将许京华牢牢抱住。

    “那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