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90章 冷静
    从宋怀信这里没得到确切消息,许京华始终不能放心,第二日进宫见太后时,就问太后:“昨日宋先生回去说,太子殿下染了风寒,今日可好些了吗?”

    太后一愣,转头看向郭楮:“太子病了吗?”

    郭楮忙回道:“只是有些着凉,太医看过说没有大碍,开了辛温解表的药,叫多保暖多休息,殿下吃了两剂药,已经好多了。”

    “你既知道,怎不告诉我?”

    “是殿下的孝心,怕您知道了,心中惦记。”郭楮赔笑回话。

    旁边许京华听说太医已经看过,也就放了心,笑道:“早知道我就偷偷问郭公公了。”

    太后佯怒:“好哇,你们看我老了,就合起伙来糊弄我是不是?”

    许京华抱住太后手臂摇晃:“那可不敢,娘娘火眼金睛,什么事看不破?”

    祖孙两个说笑几句,太后又正色道:“天越来越冷,你也多穿点儿,出门不要再骑马了,出了汗再叫冷风一吹,难保不着凉。家里火炕烧起来了吗?”

    “前日就烧了,我天天晚上都睡得可暖和呢,娘娘放心。”许京华又拉着太后的手摸自己衣裳,“翠娥姐姐早早就叫我把夹衣穿上了,今日出门还又加了件披风,我一点儿也不冷。”

    她日常起居有青梅和翠娥照顾,太后是放心的,太后不放心的是她出门,“你得不出去跑马,跑得一身汗再吹冷风,我才放心呢。”

    许京华笑起来:“好好好,不去,其实我就算想去也没人陪我去,这个天儿跑起马来,风吹到脸上跟刀子一样,苗苗都不肯去。”

    得了她这句话,太后总算放心,留她一起用过午膳,就早早打发她回去,“要是再变天,就别往宫里来了,等天好了再来。”

    许京华听话地告退出宫。刘琰已经看过太医吃过药,少了这层担忧,她心情也好多了,至于别的,她能明白刘琰现在大约不想见她,她自己也觉得此时见面徒增尴尬而已,不如大家各自冷静一下。

    却没想到这一冷静,又想起更多以往的蛛丝马迹——装可怜要求通信、小天地里那句“我们要是能一辈子这样就好了”、还有东宫之中说的“我知道你会陪着我”……。

    每一个曾在许京华心里激起波纹的点滴水花,都在此刻翻覆滚涌成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将她抛上半空,片刻宁静也难得。

    无法排解之下,许京华找出所有刘琰写给她的信,又看了一遍,却越看越难以平静。

    种种她自己都辨不清的情绪在心里冲突来去,弄得她心浮气躁,什么也做不好,就在许京华几乎按捺不住,要冲去东宫找刘琰时,突然小腹冷痛,来了初潮。

    “郡主别怕,这是好事。”青梅坐在床边,接过翠娥端来的红糖姜水,打算自己动手,喂郡主喝。

    许京华却不习惯,伸手道:“我自己来吧,没那么娇贵。”

    青梅看她脸色还好,说了句“郡主当心烫”,就送到了她手上。

    一碗红糖姜水喝下去,腹中温暖,疼痛也缓解许多,许京华把碗递给青梅,问道:“要一直流血吗?几天能好啊?”

    “大约五到七天,各人体质不同,都不太一样。郡主躺下歇歇吧,睡一觉会好受些。”

    许京华确实懒洋洋不想动,就依言躺下,青梅给她掖好被子,不一会儿她就睡熟了。

    醒来时天色已晚,起来吃了点儿东西,许京华还是觉得腰背酸痛,就又窝回炕上趴着,也没心思想什么太子殿下了。

    这么恹恹地在炕上趴了两天,她才终于活过来,又能跑能跳了。

    进宫去见太后,太后还惊讶呢,“怎么这么快就出门了?这两天连雨,冷得很,也不怕冻着。”

    “不冷,穿得暖!”许京华笑嘻嘻拉住太后的手,“您看,我手热着呢。”

    她手确实很热乎,太后也就放下心来,拉着她说了会儿话。

    许京华本来想着太后怎么也会提一句太子,到时顺势问一句就好了,哪想到几句话之后,太后就提起了齐王妃,“一会儿你出宫,顺路去瞧瞧你婶娘,她有喜了。”

    “嗯!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太后笑道:“原来你知道了。”

    “叔父打发人来看我的时候,顺便告诉我了。”许京华笑着向太后拱拱手,“给娘娘贺喜啦,就要有小孙孙抱了。”

    太后很喜悦,身边人也都高兴,笑着插嘴说:“郡主不知道,娘娘一听说消息,就叫奴婢们找布料,说是要亲自给小世子做包被呢!”

    太后立即说:“别说什么小世子的话,兴许是女孩儿呢。”

    宫女忙认错,许京华笑道:“叔父就说生女儿好,男孩太操心了。”

    “他倒有自知之明。”太后哼了一声,到底也笑了,“我也就是说说,如今眼睛不行了,看不清针脚……”话题从这儿开始,再没离开过齐王妃腹中胎儿。

    许京华原来心无杂念,想说什么就说,现在刘琰和她挑明了,她怕太后察觉,便有了顾忌,不敢主动问起,到临走时,只好给郭楮使个眼色。

    郭楮便亲自送她出庆寿宫,许京华低声问他:“太子殿下风寒痊愈了吗?”

    “早几日便痊愈了。”郭楮笑答。

    “那殿下忙什么呢?近来没再出宫?”

    “也有出去吧,老奴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昨日皇上又带着殿下听政了。”

    这么快就又听政了?许京华脑子一转,想起上次陆璇提的要求——让李家外孙女做太子妃,也不知道皇上和刘琰是怎么应对的。

    这事不能问郭楮,许京华道了谢,请他留步,自己溜达出宫,去了齐王府。

    正好齐王也在家,看过齐王妃后,许京华拉着齐王出去,单独问他:“我听说皇上又让太子殿下听政了。”

    “哦,那就是周自乾的劝,皇上听进去了呗。”

    “周自乾是谁?”

    “是个老家伙,做过皇上的老师,也做过两年宰相,不过先帝还在的时候就因病致仕了。前两天不知怎么挣扎起来,给皇上上了封奏表,皇上派徐若诚去把这老家伙接进宫,一直谈到傍晚才把人送回家去。”

    “叔父是说这个周老先生劝了皇上?”

    齐王打个呵欠:“我是这么猜的,哎呀别提他了,我最烦这老头儿,一听他说话我就犯困。”

    许京华:“……您自己提他,都能打哈欠?这么灵吗?”

    齐王叹气:“可见这老头儿有多烦人。”

    他不想多说,许京华也没勉强,回到家就去找宋怀信问。

    “周太师开口,皇上总要听一听的。”宋老先生捋捋胡须,定定看向许京华,“他不只劝了皇上这一件事。”

    “还有什么?”许京华嘴快问完,反应过来,“您怎么知道的?皇上召见您了?”

    宋怀信点头:“周太师觉得如今朝中有党争之势,借新法谋私利之徒也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恐酿成大祸,不若安抚士族,尽力弥合士庶争端,令其联姻,久而久之,争端自然平息。”

    “有这么容易吗?”许京华有点怀疑,“士族占着便宜,我可不信他们会拱手让人。”

    宋怀信满意地点点头:“皇上也不信,但周太师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自己并非士族出身,但娶了世家女,他原配夫人和李家还是表亲。”

    许京华豁然开朗:“原来他是李家的说客!”

    宋怀信笑了笑,却说:“倒也不能这么说,周太师与李相一向政见不合,他只做了两年宰相,就是因为李相的排挤。他还是支持新法的,只是不赞同如此雷厉风行,怕逼迫太紧,士族结成朋党,新法更难实施。”

    “可是士族本来不就是一党吗?”

    宋怀信摇头:“士族可不是只有一党,他们各家有各家的盘算,就算结了姻亲,有时候也会互相拆台,周太师的意思,就是应当利用各家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各自为政。”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

    “有道理吧?”宋怀信自己动手倒了杯茶,笑眯眯道,“没有道理,怎么能说动皇上答应给太子选一位士族出身的太子妃?”

    许京华吃了一惊:“太子妃?皇上答应了?”

    宋怀信瞥着她,慢悠悠饮尽杯中茶,才说:“已经开始着手遴选了。”

    许京华这一瞬间有点懵,就是那种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的懵,直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说:假的!肯定是假的!

    她猛然回神,追问:“人选里有没有和李家关系非常密切的?”

    “怎么个密切法?”宋怀信饶有兴趣地反问。

    “就……比如外孙女之类的……”

    宋怀信放下杯子,“你怎么知道的?”

    许京华一下高兴起来:“是不是姓吴的?”

    宋怀信纳闷:“甭管姓吴姓李,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没否认,那就是,许京华笑嘻嘻站起身,“没什么,我回房睡一觉,明日再上课吧。”说完不等宋怀信答话就跑了。

    回到房里,许京华算算日子,已过了十多天,刘琰应该冷静了吧?可他怎么还不来找她呢?难道是等着她主动找他吗?可她都写过字条了啊!

    他可连一个字都没回,只让宋先生传了句没意思的话,哼。

    许京华脱掉披风,脱鞋上炕趴着,心里默默立志:最多再给他三天!要是三天过了,他还不找来,以后就再也不理他了!哼!

    两天后的晚上——

    “要不再给他三天吧……”毕竟还是自己理亏一些。

    三天又过去了,刘琰还是没有来,许京华生气了。

    是谁说无论如何也不会同她断绝往来的?说话不算话!还是储君呢!

    在房里转了几个圈,看见墙上挂着的那幅碗莲图,许京华终于找到出气的地方,叫翠娥:“把那画儿收起来。”

    她最近都不大高兴,翠娥没敢多问,亲自动手把画取下来,又找了盒子妥帖装好。

    正在这时,春雨从外面进来,搓着手说:“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谁在外面吹笛子,还挺好听的。”

    “笛子?”许京华站定了侧耳细听,“不是吧?我听着怎么像是胡笳?”

    “啊对!”春雨一拍手,“是挺像郡主以前吹的那曲子的。”

    许京华心中一动,快步出去到院中,果然听见墙外有人正吹胡笳,还是那首曲调最欢快的《雁儿归》。

    “郡主,外面冷,您……”

    春雨拿着披风追出来,却见自家郡主满脸迷惑,喃喃自语:“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她一时迟疑,郡主却突然回过神来,转头就往外面跑。

    春雨抱着披风追,“郡主,您先把衣服披上,当心着凉!”

    许京华充耳不闻,很快就跑出二门,到了大门口。

    守门的两个门子正聚在门后嘀咕,看见郡主过来,一起行礼,许京华站定了喘口气,问:“外面是谁在吹胡笳?”

    “回郡主,是个胡人,小的们正要赶他走……”

    门子话没说完,许京华已经自己动手,打开旁边侧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