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86章 生辰宴
    陆璇是跟着荣王妃来的。

    当时许京华与齐王妃也刚到,正与主人普宁长公主寒暄,尚未入座。荣王妃是嫂嫂,普宁长公主听说她到了,便请客人先坐,自己出去迎了一回。

    看到陆璇跟在荣王妃身后进来,许京华先有点惊讶,转念一想又觉得并不意外,她应该是知道太子殿下也会来吧,陆璇能见到太子的机会并不多,当然要尽量抓住。

    这次陆璇没有像之前几次那样打扮得格外出挑,以致于齐王妃第一眼都没认出来,直到荣王妃介绍说是陆家的孩子,叫陆璇,齐王妃才陡然想起这是谁,忍不住转头和许京华对了个眼神。

    许京华悄悄点头,却没多看陆璇——这姑娘上了李家的船,说不得心里正拿她当绊脚石呢。

    普宁长公主不知底细,也没当回事,待陆璇给在座的贵客行过礼,就让人带她去花园找其他闺秀玩——普宁长公主虽然不曾广邀宾客,夫家亲戚却来了不少,花园里头已经有好几个小姑娘了。

    在长公主看来,让驸马的侄女们陪陆太妃的娘家侄孙女玩,再合适不过。

    荣王妃也没有异议,只笑着问一句许京华:“京华不去吗?陪我们干坐着,怪没趣儿的。”

    陆璇顺势看过来,许京华与她目光相撞,见她似乎有点惊讶,心下奇怪:难道她刚看见我不成?

    “三嫂别忙替我安排,京华刚来,我都没来得及同她说话,就出去迎你了。”普宁长公主不待许京华开口,先把荣王妃堵了回去,又招手叫许京华,“京华来我身边坐,别光同你五婶亲热。”

    许京华笑着起身,过去时正好看到荣王妃敛了笑冲陆璇点头,陆璇便欠身行了一礼,同侍女告退出去了。

    普宁长公主拉着许京华的手细细问了几句家常,期间时常有人来给长公主磕头贺寿,长公主都没让许京华走,直到外面来报,说太子殿下率同诸位皇子来给长公主贺寿,普宁长公主才松开许京华,匆匆迎出门去。

    许京华也跟着到了门外,只见刘琰由一位华服青年陪着,正大步行过来,他身后二皇子刘瑜、三皇子刘琦、四皇子刘瑛一字排开,来得十分齐全。

    刘琰身穿大红衮龙袍,气度翩翩、俊美出尘,许京华正伸头看,她前面荣王妃突然出声感叹:“咱们太子真是越长越有气派,哎,二嫂,你觉得太子是不是更像先皇后一些?”

    她口中的二嫂就是桂王妃。桂王因为被普宁长公主落了面子,自己不肯来,只把王妃一个人打发来赴宴,普宁见桂王妃自己来的,连个孩子都没带,也不高兴,一直冷落着这位二嫂。

    桂王妃坐了半日冷板凳,心情自不会好,听见荣王妃这句到处是坑的话,略有些不耐烦,答道:“二弟妹怎么问我?我又没有那个福分,同先皇后闺中相交。”

    她嫁给桂王的时候,先皇后已经故去,所以根本没见过先皇后。比起来,荣王妃娘家倒是与李家有些往来,说不准幼时在闺中见过。

    皇上把真定长公主软禁在宫中,明面上给的罪名是调唆贵妃、欲行不轨,但各王府多多少少都听见风声,知道此事与先皇后有关。长公主都说关就关了,她们这些皇家媳妇更不愿与先皇后扯上关系,桂王妃一句话又把这茬抛回给了荣王妃。

    荣王妃笑了笑,没再吭声,因为太子殿下已经到了近前。

    “怎么还把姑母和各位长辈惊动出来了?快请回去上座,让侄儿们给姑母贺寿。”刘琰含笑走到普宁长公主面前,伸手扶住长公主。

    长公主笑道:“让太子这么一说,我恍惚以为自己这是过的六十大寿。”

    大伙都笑,长公主等大家笑完,接着说:“太子和皇侄儿们能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用不着贺寿,来,快进去坐。”

    太子就扶着长公主的手臂往堂内走,路过许京华身边时,冲她偷偷眨了一下眼。

    等大家都回去堂中,太子和三位皇子一起抱拳恭贺长公主生辰,各说了几句吉祥话,又送上寿礼。

    皇上把皇子们都打发来,这是别人没有的荣光,普宁长公主十分喜悦,“你们来得正好,近日驸马特意叫人排了南戏,预备今日首演……”她说着转向陪太子进来的华服青年,“都备好了吗?什么时候演?”

    华服青年正是普宁长公主的驸马庞桓,他笑着向长公主一拱手,道:“只要长公主一声令下,随时皆可。”

    “好,那你再去吩咐一声,我们这就去戏楼,我丑话说在前头,可不许给我丢人!”

    “得令!”

    庞桓应声要走,刘琰插嘴道:“我们随姑丈一道出去吧,五叔还等着侄儿们呢。”

    普宁长公主想想一会儿到戏楼,男女宾客也是要分开的,便点点头说:“去吧,哎,瑛儿留下吧,姑母叫人给你拿点心吃。”

    四皇子刘瑛却不肯,牵着三皇子的手说:“侄儿早上吃太饱了,现下还不想吃……”

    庞桓笑道:“方才进来时,齐王殿下正带着几个孩子投壶,热闹得很……”

    普宁长公主明白了,刘瑛这是急着出去凑热闹,便一笑放了他们走。

    许京华和刘琰打了个照面,却没机会说话,也没法告诉他陆璇在这里,只能担着心事,随众女眷先去戏楼。

    普宁长公主今日宴客用的是庞家别院——当年迁回神都时,京城可以说是满目疮痍,先帝一心忙着重建神都,对几个成年儿女,安置得都比较简单,王府都只是大面上过得去,公主府更不用提,花园都是她们自己后来慢慢造的。

    而且公主府规制本来就比王府要小,当初还都划在了一条街上,现在想扩建都没处扩去,普宁长公主想用南戏待客,公主府根本没地方搭戏台,只好借庞家别院一用。

    别院这边儿挑了个大院落,依着院墙搭了戏台,对面是两层高的观戏楼。这楼建得与院落同宽,中间隔断,两侧开门,各有游廊通向院门。

    许京华她们由西侧月亮门进去,直接上了二楼,其他庞家亲眷则留在一楼,陆璇因是随荣王妃来的,这时也跟着上二楼,在荣王妃身后落座。

    两人相隔不远,落座时目光撞上,陆璇倒是大大方方向许京华一笑,叫了声“郡主”。

    许京华没什么好和她说的,便只点了点头,就转回去了。

    女眷都入座后,普宁长公主打发人去通知驸马,很快男客们也从东侧院门进来,去了戏楼东侧就座,然后戏台上锣鼓敲响,一下热闹起来。

    刚才过来的时候,许京华听齐王妃说了,南戏是近几年南边兴起的,与歌谣和说书不同,这种戏,伶人妆扮起来,对着唱词,能演一个很长的故事,还挺有趣的,只不过唱词是南人方言,恐怕许京华不一定能听懂。

    果然,等到伶人上台开唱,许京华一个字都听不懂!

    好在长公主特意安排了侍女,给听不懂的宾客讲解,许京华一边听侍女介绍故事背景,一边看戏台上的伶人演,总算勉强感受到了一点儿乐趣。

    不过总让侍女讲解,难免妨碍旁人听戏,许京华明白故事背景后,就不用侍女讲了。她自己听了一会儿,还是听不太懂,百无聊赖之下转头四顾,正好看见陆璇下楼离去的背影。

    奇怪,她就是从建康来的,不可能听不懂,这时候溜走,是干什么去了?

    许京华想到太子身上,再坐不住,和齐王妃说了一声,也跟着下楼,到一楼眼见着陆璇已经穿过游廊到了院门,忙跟过去,可惜等她到门口,陆璇已经不见踪影。

    “郡主是要去更衣么?”门口侍立的侍女出声询问,“要不要奴婢带路?”

    “啊,不用,我就是听不懂南戏,在里面闷得慌,想出来走走。我记得后面是花园是不是?前面通哪里?”

    “南面直走是荷池,池边有小亭,可以吹风散心。”

    “哦。”许京华想了想,决定直接问,“刚刚是不是陆姑娘出去了?她往哪边去了?我去找她说说话也好。”

    侍女答道:“陆姑娘大约是往摩云峰去了,就在那边。”她往东南方向一指,“郡主见到荷池向东转,就能看到。”

    许京华谢过她,也不用她带路,自己一路走到荷池边,向东一转,果然看见不远处有座山石堆成的假山,上面刻着“摩云峰”三个字。

    摩云峰看起来跟刚才那座戏楼差不多高,顶端还建了座亭子,远远能看见里面有人,但看衣着,似乎是个男子,绝不是陆璇。

    许京华一时有点犹疑,便站在池边没动。

    要不就算了,陆璇也许只是出来走走,自己没必要做贼似的跟着她,何况刘琰这会儿也许还在戏楼里看戏呢!许京华原地琢磨一会儿,转身往回走,打算去找那个亭子,坐下来休息。

    哪知她没走多远,身后就有脚步声传来,她回头一看,见是个捧着托盘的侍女,托盘上是茶具,侍女见了她,可能是不认识,只屈膝行了一礼。

    “贵客可是迷路了?”侍女行完礼问。

    许京华摇头:“我去前面亭子坐坐。你忙你的。”

    侍女迟疑一瞬,说道:“那奴婢先去给太子殿下送茶,回来再服侍贵客。”

    许京华一愣,眼见着侍女越过她往前走,却不是回戏楼的方向,赶紧追上去问:“太子殿下没去听戏吗?”

    “去了,不过方才出来了,说想静一静,在前面明瑟小馆……”侍女说到这儿,一下停住,又向许京华行了个礼,就快步走了。

    许京华挑眉看着侍女背影,难道……是刘琰约了陆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