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59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许京华见刘琰笑了,暗自松口气——她居然也有急中生智、混过去的时候!

    写信的时候,她可没想这么多,基本和说话似的,说到哪里算哪里,不过现在回头想想,也有点奇怪,她提了娘娘提了叔父,甚至连皇上都提过,怎么就是一个字都没提太子殿下呢?

    更奇怪的是,如果现在让她重写,许京华仍然不想提起刘琰,就……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感觉。

    当初她自己赌气,说走就走了,一句话也没留,过了好几个月才写封信回去,再把笔墨花在新朋友身上,会不会显得她喜新厌旧、无情无义?

    哼!她可不要担这个罪名,无情无义、喜新厌旧的,明明是段弘英那个王八蛋!定亲了都不告诉她,还得让别人传话……。

    “不过这信只能送到怀戎县城段家,什么时候能到段弘英手上,还不好说,朝廷派去的人不能深入草原,如果他不回来,很难找到他本人。”

    许京华回神:“哦,没事,反正也没什么急事。”

    有她这句话,刘琰就放心了,“你这几日在家都做什么了?”

    “没做什么,就和平常一样,读书识字,啊,还跟青梅姐姐学管家。”说到这个,许京华忽然激动起来,“你知道吗?我们府里买东西,报上来的价钱,是比市面上贵的,就是我随便出去一问,都比他们报上来的价钱便宜个一两成。”

    “是么?是有人中饱私囊么?”

    许京华摇摇头:“青梅姐姐说,这不算,只是惯例而已,还说宫里采买东西,比这虚报的还多呢。太后娘娘都知道,一般只要不过分,在三成以下,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个刘琰还真没听过,“是怕有损耗吗?还是宫里采买就是比市价高,惠及商家……”

    “不是,他们买的时候还要压价,总得比市价低个一两成,里外里就是四五成了——这是说宫里,我们府里是市价买的。青梅姐姐说,这就是惯例,管采买的,你不给他这点好处,他还会起歪心思,以次充好,或者监守自盗什么的,不如给了他们这点甜头,这样他们要是再出纰漏,狠狠罚了,也没话说。”

    刘琰皱眉:“这叫什么惯例?哪有这样的规矩?这不是养硕鼠吗?”

    “什么鼠?”

    “硕鼠,宋先生没给你讲过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三百》里的名篇。”

    “啊……好像讲过,但我没记住。总之你也觉得这不对吧?我们府里的采买,是有月例的啊!府里还管衣食,他们凭什么这样?”

    刘琰点点头:“宫里那些还有官职呢。不过,内廷宦官,也确实难管,大约这就是‘水至清则无鱼’吧。”

    “青梅姐姐也说这句了,我拿去问先生,先生把全句教给了我,却不告诉我什么意思,让我自己回去想,想明白了、自己解出意思,写下来给他看。你说坑不坑?”

    刘琰忍着笑问:“先生教你的是哪句?”

    许京华张口就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太子殿下肯定会解吧?给我讲讲。”

    “他连冕旒、黈纩是什么意思都没告诉你吗?”

    “这个告诉了,说是皇上戴的东西,但我没见皇上戴过。”

    “冕服只有祭天地、宗庙、社稷,还有三大节大朝会才穿戴,平常不戴。”

    刘琰说着话,已经看见了九州池,先放下这一节,问杨静有没有备下瓜果,杨静回话说船上都备下了,两人便先到岸边上船。

    因九州池就不大,宫中便也没有大船,甲板上除了撑船的内侍,只能站两三个人,船舱中坐下他们两个主子,留一个人伺候是正好,再多就显得闷了。

    “你都已经把这句背得这么熟了,应当也有自己的见解了吧?”刘琰擦了手,给许京华倒一杯温茶,重新提起这个话题。

    许京华走了一路有点热,正拿着团扇给自己扇风,“我琢磨着,这意思似乎是说,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且看他好的方面,装聋作哑,日子才好过。”

    刘琰笑起来:“有点意思了。”

    “但我还是不喜欢睁只眼闭只眼,为啥不能指出他的毛病叫他改了呢?”

    “要看对谁,原文讲的,其实是上位者对子民,你想想那有多少人呢?如果是说身边的人,也有本性难移、改不了的,又不是什么大奸大恶,总不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就断绝往来。”

    许京华端起茶喝了两口,“我觉得先生就是报复我。”

    “报复你?你怎么惹他了?”

    “这不是我跟着娘娘去避暑,不能带着先生么,然后这几日皇上召见他好几次,他每次回去都愁眉紧锁。他那点心事,你也知道,说穿了就是胆小。”

    许京华放下茶杯,又吃了两小块瓜,接着说道:“后来我不耐烦了,就说他,‘人家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头,到底有什么好怕的?’”

    刘琰没忍住,扑哧笑出声。

    “先生气得跳脚,不但功课加倍,还叫我去神都苑以后,每隔五日给他写封信,回报课业情况。说起来我就后悔,早知道不问他,留着问你了,这下可好,他教会我写信了,就让我写信给他,到时候有写错的,准得让我抄个十遍二十遍。”

    刘琰听得心中一动,手臂往桌上一压,低头把下巴垫上去,眉眼弯弯地说:“你也给我写信吧,写错了也没事,我不让你抄。”

    他这样子一点儿也不像平时的太子殿下,温温柔柔的,令人莫名不自在。

    许京华就拿扇子往他脸上扇了一股风,“你想得美!”

    “不用像给先生写信那么正式,写个字条也好啊。比如像今日,早上我们一起见了陆家姐弟,之后坐船游九州池,谈了宋先生给你留的功课,就这么简单写写就行。”

    “你是想知道我们在神都苑都做什么吗?”

    “嗯。娘娘虽然答应我,会和父皇求情,让我也去住两日,但肯定不会那么快就让我去,就算去了,最多也只能让我留两日。”刘琰说着叹口气,“娘娘、五叔和你都走了,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倒是,许京华见不得太子殿下可怜巴巴的样儿,答应下来:“那好吧,不过我不保证几日写一次。”

    “就和宋先生一样不行么?反正你要把信送回来给他,顺便托他转交给我就是了。”

    “得了吧!到时候他又啰嗦,说什么避嫌不避嫌的,我还是求娘娘吧。”

    刘琰想想,太后娘娘应该不至于从中拦截——这会令许京华反感,娘娘不是五叔,不会做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好,你看着怎么方便吧。”刘琰答应下来,然后拎起几枚樱桃,递给许京华,“我会给你回信的。”

    许京华接过樱桃,一口都塞嘴里,“好啊,也告诉我你都做了什么。”她突然觉得有了乐趣,“我还没有和别人通过信呢!”

    “昨日不是刚送走一封?”刘琰略有点酸地问。

    “那叫通信吗?送到他手里都不知什么时候,何况他也不会回。”

    “你是说段弘英不会写信是么?可以找人代笔的。”

    许京华摇头:“我叫他不用回了。”

    刘琰心中一喜,面上强忍着没笑出来,问:“为何?”

    “没意思。”许京华觉得樱桃好吃,又拿了几个塞嘴里,吃完直接换话题,“你跟陆姑娘说话怎么那么直接?都把我吓到了。”

    刘琰看她吃得高兴,自己也拿了一颗樱桃吃,“今年的樱桃好像比较甜。”他说完学着许京华,拿了几颗一起塞嘴里,果然酸甜皆有,更加好吃。

    吃完吐了核又擦了嘴,太子殿下才慢悠悠说:“同她说话,没必要讲求迂回,不过她倒比我想得要有主见。”

    “也比你想得好看吧?”许京华贼兮兮问。

    刘琰侧头看一眼外面,游船正经过池中小岛,岛上草木浓绿、充满生机,深吸一口气,还能闻到花草清香,此情此景,太过美好,他一点儿都不想提起别人。

    “京华。”

    “啊?”

    “没什么。”

    “……没什么你叫我?”

    刘琰转回头来,向她一笑:“总觉得这样闲适惬意的时光,像是做梦。”

    许京华拿绢帕擦擦手,伸长手臂在太子殿下胳膊上掐了一把,“疼吗?”

    刘琰:“……”

    “梦醒了吧?”许京华拿起扇子,掩住脸上得意的笑。

    她只露出一双笑得弯成月牙的眼睛,刘琰不期然想起之前陆璇拿绢帕掩面,也只露出一双眼睛看他,一时鬼使神差,脱口说道:“你可比她好看多了。”

    许京华没明白,眼睛一瞬间瞪圆,“什么?”

    刘琰回过神,瞬间坐直:“没什么。”

    “谁比谁好看?”许京华没那么好糊弄,追问道。

    “没谁。”刘琰也随手拿起一把扇子,胡乱朝自己脸上扇,希望自己脸别红起来。

    许京华侧头斜视他,琢磨了一会儿,眼睛一亮:“你是说我比陆姑娘好看吗?”

    刘琰:“……”

    还是直接把脸挡住吧……。

    “还真是?”许京华看他拿扇子挡住脸,忍不住大笑,“真的吗?哈哈,虽然你眼光不怎么样,但多谢太子殿下夸奖啦!”

    刘琰把扇子挪下去一点,露出一双满是惊讶的眼睛。

    许京华笑意盈盈:“以后也多说点,我喜欢听,还从没有人夸过我好看呢!”

    刘琰:“……”  更 多 文 公 众 号:小 小 书 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