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52章 坦荡
    刘琰只看了一眼齐王,就立即转头看向厅堂门口立着的青梅——没有耳报神,五叔怎么可能来得这么恰好?

    青梅给齐王行完礼,抬眼对上太子殿下锐利的目光,心下一凛,忙又低下了头。

    “叔父怎么这时候来了?”许京华没留意刘琰的动作,她往门口迎了几步,问齐王,“有事吗?”

    “没事叔父就不能来看看你么?”齐王笑眯眯走过来,不偏不倚地站到侄子和侄女中间,“你们两个站院子里做什么呢?是出来送太子殿下的?”

    刘琰:“……”

    五叔真是唯恐他不走!

    不过天色确实不早了,有这碍事鬼在,好些话也没法再说,刘琰顺势点头:“是啊,五叔来得不巧,我得回去了。”他说完偏头看向许京华,“你别送了,和五叔说话吧。”

    许京华先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我还是送送你吧,叔父先进去坐,等我一下。”

    叔父才不肯进去坐,“不用,我也送送我们太子殿下,如今他贵人事忙,我可有好几日没见着他了。”

    刘琰:“五叔你少来这套,我在庆寿宫的时候,十天半月见不着你,都是常事,你怎么不说你自己贵人事忙呢?”

    “那时候是我忙,现在是你忙嘛。”齐王伸手勾住太子侄儿肩膀,拖着他往外走,“不过你有功夫出宫来,怎么不往我府里去?”

    许京华看着齐王把刘琰拖出二门,终于有点回过味来,扭头看了一眼青梅。

    青梅正好悄悄抬头,主仆两个目光相撞,青梅心虚,不由自主低头避开。

    许京华就有点生气了,她回身快步追上齐王和刘琰,“叔父,我还有点事儿要和太子殿下说。”

    齐王装傻:“什么事啊?”

    “秘密,不告诉你。”许京华伸手拉住刘琰另一边胳膊,硬把他从齐王手里拉了出来,“你要是有话和他说,先等我说完的。”

    齐王这下是真傻了,他还从没见过伸手从别人手里抢人……不是,这话好像不对……这孩子怎么还动手了呢?!

    刘琰被许京华硬拉过去的时候,也是懵的,直到许京华拉着他站到墙边,开口说话,他才慢慢回神。

    “上次说的那事,我问过娘娘了,娘娘说,她觉得裴昭仪有见识,人也稳重,但是皇上最近特别看重周昭容,想越过两位昭仪,直接封周昭容做淑妃。”

    她说起事情,手就松开了,刘琰不由自主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按在刚刚被她拉着的地方,许京华看见,忙问:“怎么?拉疼了吗?”

    刘琰立刻松手摇头:“没有。”

    许京华看他神情呆呆的,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我刚刚是不是吓着你了?”又回头看还呆呆站在二门门口的齐王,“叔父好像也被我吓着了。”

    刘琰跟着回头,果然齐王满脸茫然震惊,似乎不敢相信方才发生了什么,他一下笑出声:“我没吓着,但他好像吓得不轻。”

    “你没吓着?那我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刘琰转回头笑看许京华,“父皇因为李家的事,可以说深恶士族,连带着对两位昭仪也都淡淡的。不过裴氏和颜氏是江南士族,与山东士族不同,也没有那样大的势力,先帝就是为了制衡山东士族,才为父皇选了这两位。”

    “娘娘也这么说,还说当初皇上刚即位时,她就不赞同只封一个贵妃,来代行皇后职责,”许京华压低音量,“她觉得贵妃娘娘不成事。”

    “但是父皇信任她。”

    “原来你都知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通的。”

    之前父皇一直不立太子,刘琰心中焦虑,总疑心胡贵妃会被立为皇后,那样二皇子刘瑜就有了和他争的资格。直到父皇给他看了母后遗书,又立他为太子,刘琰才终于摆脱当局者迷的困境,多少明白一些父皇在后宫的平衡取舍。

    许京华看刘琰目光清明,神色也很轻松,就笑了笑:“那你应该也能想到,皇上和娘娘都不想再立新皇后呀,怎么前两天还……?”

    “我能想到,但毕竟是我自己揣测的,父皇的心思也不是一成不变,没落到实处,我心里总是不踏实。”

    “那你现在放心踏实吧。皇上只想加封个淑妃来共同掌理内宫,娘娘觉得周昭容太年轻,而且两位昭仪都生了皇子,还没封妃,直接给跳过去加封周昭容,未免脸上不好看,不如都升妃位,皆大欢喜。”

    “父皇同意了?”

    “嗯,但皇上还是坚持封周昭容做淑妃,位次在两位昭仪之上。”

    看来父皇是真的很宠爱周昭容……。

    “还没说完?”齐王终于回过神,扬声叫他们,“时候真的不早了。”

    刘琰抬头看一眼天色,回头答应:“知道了,这就走!”又转回来,低声跟许京华说,“多谢你,下次有空,再带你出去吃好的。”

    许京华一笑:“好啊。”

    送了太子殿下上车出门,许京华回过头来,就问齐王:“我怎么觉着,叔父不想让我和太子殿下来往?”

    齐王一脸无辜:“没有啊。这不是天晚了么?他现在是太子,宫门关了还不回去,犯忌讳。”

    “真的没有?”许京华冷着脸,目光灼灼盯着齐王。

    “真没有。”齐王强调。

    许京华还盯着他,齐王想想这孩子的脾气,叹口气,解释说:“叔父只是想提醒你,你们到底不是亲兄妹,该避嫌还得避嫌,再说就是亲兄妹,到这个年纪,也要有内外之分……”

    “那你这不还是不让我和他来往吗?”

    “叔父知道,你在京中只有刘琰一个玩伴,一时就不让你们来往,你肯定不高兴,但娘娘正给他选太子妃,这个当口,他总出宫往这儿来,就算有宋先生顶在前头,旁人也还是难免往你身上想。”

    “往我身上想什么?我们来往,又不耽误选太子妃。”

    齐王暗暗松口气,“咱们自己知道自己,但外人不知道啊!”

    “对啊,咱们自己知道自己就行了,关外人什么事?我管他们想什么呢!”

    齐王:“……”

    许京华觉得自己赢了,转身往回走,“反正我只在意娘娘和叔父婶娘,还有太子殿下,别人我都不认识,也碍不着我们过日子,想那么多干嘛?”

    齐王跟在她后面,“那太子妃呢?”

    许京华脚步一顿,齐王走到她身边,“最晚今年年底,刘琰就会迎娶太子妃,难道那时,你们两个也这样不避嫌吗?那让太子妃怎么想你呢?”

    许京华突然想起刘琰曾经说过,“长大以后,幼年伙伴难免离散,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何况男女有别”,那时她不高兴,还说她跟刘琰也男女有别,刘琰却说他们是亲人,不会走散的。

    想到大殿下也有天真的时候,许京华忍不住笑了笑:“那就等那时再避嫌好了。”她重新迈开脚步,“我总不能因为还没影儿的太子妃,就疏远他吧?”

    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也许不用娶太子妃进宫,刘琰就有了新伙伴,不需要她了呢?

    齐王瞧她神色,听她说话,始终坦坦荡荡,还真没有一丁点儿男女私情的意思,心终于放下来,笑道:“这话我听着都有点嫉妒了,刘琰这小子还挺走运。”

    “他走运吗?我觉得他一点也不走运。”

    看着富贵无比,有个皇帝亲爹,还有好多血脉至亲,却没有一个同他亲密无间,活到十六岁,唯一能吵上一架闹个别扭的,居然是认识才几个月的她。

    而且没到两个时辰,就跑回来道歉认错了,许京华一想到这个,就觉心酸。

    与她的心酸相反,刘琰觉得自己挺走运的。

    在长辈们选定太子妃之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谁,还不够走运吗?

    他甚至觉得五叔突然到来,打断了他那句话,都是他的幸运,因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就说那句话,太唐突了。

    一则京华还在热孝之中,他又没有父母之命、又没有媒妁之言,张口就问这种话,简直是讨打!二来京华对他,恐怕还没有男女之情,就算当时不打他,也定会一口回绝,以后躲着他不见。

    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的。

    回宫的车上,刘琰分一半神回味刚刚京华从五叔手里拉走他的举动,另一半则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达成所愿。

    父皇说得没错,这事求娘娘是没有用的,还得是京华自己乐意才行,但她心里,八成还有那个姓段的……对啊,姓段。

    刘琰仔细思索了一晚,第二日陪皇上听完政,正想着怎么把话头引到幽州去,皇上就问他:“你那疑难,可解了没有?”

    刘琰脸一热,“……解了。”

    皇上大笑:“解了就好。”

    刘琰等皇上笑完,顺势道:“父皇,去幽州给遂宁郡王妃迁骸骨的人,方便通信么?京华他们父女当时进京走得急,有个世交家的兄长,没来得及打招呼。”

    “世交?他们在怀戎还有世交么?”

    “是遂宁郡王妃好友之子。听京华说,也是个身世坎坷的,从小就没了父亲,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比遂宁王妃还早去一年,幸得后来有个叔父照顾,但因放牧须逐水草而居,京华进京前,便没能道别。”

    皇上只当他是要哄许京华高兴,就说:“可以通信,你让京华写好信拿来,交给徐若诚就是。不过信只能送到怀戎县城,草原上,他们还去不了。”

    刘琰道:“那就把信送到怀戎将军府吧。她这个好友也姓段,是段翱的侄儿,叫段弘英,如今应当就在段翱亲弟弟段擒的帐下。”

    皇上双眼一眯:“你是说,京华要找的这个人,是段勇的孙子?”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