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45章 改主意
    “母后你评评理,就我们刘家这风水,这么克太子妃,皇上怎么想的,要让我们京华跳这火坑?”

    太后直皱眉:“你小点声!胡说什么?”

    齐王气呼呼的,并不服气,“我没胡说,不信您数数看,从僖宗皇帝到皇上,有哪一个太子妃活到当皇后、还寿终正寝了?”

    太后:“……”

    先帝和今上的太子妃就不说了,连先帝生母都没当上皇后就死了,太后也确实无法反驳。

    “我看赶紧把那宋先生还给皇上,别把我们京华教坏了!”

    太后揉揉额头,叹了口气:“你消停会儿吧,京华没那么容易被教坏,做太子妃,就得一辈子活在宫墙里,京华才不肯呢。”

    “这倒是。而且我看刘琰也不是那个意思,他又不傻,咱们同他之间,实在没必要再加这一门亲。他比谁都清楚,他拿京华当妹妹待,咱们承他这份心意,已经足够,若娶了京华,将来再纳几个妃子,那时才是什么好都没了。”

    “你瞧着是皇上的主意,还是宋怀信异想天开?”

    “我瞧着他们俩一拍即合。”齐王哼一声,“不过,我看皇上的意思,立太子是定了。早定了早好,省得那几个小的闹腾。”

    “宋怀信还在皇上那儿?”

    齐王点头:“嗯,皇上说一会儿派人送他回去,不用我等了,我听那意思,大约会给宋怀信加封。”

    “那你把京华带回去吧。”

    “啊?”齐王一愣,“不让她再陪您几日了?”

    “不了,明日你带她去白马寺,给她爹上个香,然后就让宋怀信开始教她识字吧。以后隔三岔五,进宫陪我说个话就行。”

    太后说到这里,让人去叫许京华来——她正在努力写要交给皇上看的大字,听说齐王是皇上召进宫,从乾元殿过来的,就以为皇上已经知道这事,还笑道:“皇上是不是觉得,让大殿下教我写字,这个责罚太重了?”

    “原先皇上是觉着宋先生跟你们赶路回京,太累了,想让他歇息几日,但你叔父今日接了他来见皇上,瞧着精神不错。我想了想,你回来还没去给你爹上香,恐怕他惦记,不如你就跟你叔父回去,明日先去白马寺上香,回来就正式开始习字吧。”

    “好啊。先生要是累,我们就一天只学一个时辰嘛。”许京华主动给自己减功课,“其实大殿下也忙,一天教不了我多一会儿。”

    齐王笑道:“是啊,他以后要忙的事还多着。”

    咦?这话……,许京华刚要问,太后插话说:“对了,去幽州的人前几日来信了,他们刚到。不过,迁骸骨不是小事,还要安顿孙家父子的牌位,总得过了夏才能启程往回走。到时这边墓地也差不多就修好了,正好一同安葬。”

    许京华点点头:“娘娘费心了。”

    太后笑一笑,摸摸她的头:“给皇上看的大字写好了么?以后你每日写好了,就打发人送到我这儿,我拿给皇上看。”

    “……还要给皇上看么?”她还以为出宫回家了,这事儿就没了呢!

    “那当然了,皇上金口玉言,罚你的每日十张大字,必须得写。”

    行吧,没躲过去,许京华点头答应,又问:“现在就走吗?”她看一眼外面天色,“待会儿大殿下就回来了,我同他说一声再走吧?”

    齐王忍不住看了太后一眼,插嘴问:“同他说什么?”

    “就打个招呼,本来皇上让大殿下教我写字的,我不说一声就走,不太好吧?”上次刘琰就不乐意了。

    皇上用心险恶!齐王心里哼了一声,面上却没反对,“行啊,那就等一会儿。”

    太后趁空让人把给许京华新做的衣裳包起来,一会儿带走,又嘱咐她:“我是真不放心你自己住,但料想你在宫里住着也不痛快,还是回自己家吧。府里日常琐事,青梅会料理,有什么为难的,就找你叔父。”

    “放心吧,人手我都重新安排过了,现在不光外贼进不去,”齐王笑眯眯看向许京华,“里面的也跑不了。”

    许京华:“……”

    太后瞪一眼儿子,对孙女说:“别听你叔父的,城东北人口不多,确实要小心盗贼,你不在那会儿,还有胆大包天的翻墙进去,被狗咬了。”

    “是吗?那盗贼抓到没有?”

    “自然抓到了。”齐王接话,“不过娘娘听说以后,有点后怕,让我往许府又加派了精壮护院。我想着没有千日防贼的,跟皇上说了一声,令京兆府多放些精力在缉盗上,天子脚下闹盗贼,不是笑话么?”

    这么一说,太后反而更不放心了,但要许京华在宫中或是齐王府常住,她恐怕都不自在,唉,要是自己能出宫去陪着她就好了。

    许京华和齐王说了几句盗贼的事,回头看见太后面有愁容,忙开解:“娘娘别担心,我胆子大得很,不怕这些的,真来了盗贼,我和护院们一起提棍子打。”

    太后叹气:“你不在我跟前,我总是不能放心。”

    齐王道:“要不,我去同皇上商量商量,接您去我府里住两日?”

    “不妥,哪有太后出宫住的?”

    要只是太妃就好了,按旧例,太妃都可以随儿子去封地,不过如今又不同,“那些太妃还都拘在宝慈宫呢,趁早别给皇上找这个为难。”

    皇上肯定要留着几位太妃在手里,方便拿捏那几个兄弟,不过就算没这事儿,皇上估计也不会答应太后去自己王府住,“好吧,那我隔一两日就带京华来看您。”

    刘琰正好这时回来,一进大殿,就觉气氛不对,玩笑道:“娘娘怎么了?是不是五叔惹您生气了?”

    “去!没大没小!”齐王斥了一句,“娘娘是舍不得京华。”

    刘琰这时已经看到有宫女拿着包袱,“怎么?京华这就要走?”

    许京华点点头:“娘娘心疼你,觉得还是让我回去折磨宋先生好一点。”

    太后终于被逗笑:“不错,琰儿自己的功课都够辛苦了,还要教你这个混世魔王,真要累坏了。”

    刘琰略觉奇怪,午间还没提这事,怎么突然就让五叔来接人了?

    “皇上召见宋先生,我送人过来,娘娘就叫我顺便把京华接回去,正好明日也去给她爹上个香。”齐王看出刘琰疑惑,直接说道。

    皇上这么快又召见宋怀信?不是说让他休息几日么?娘娘昨日到底同皇上说了什么?

    刘琰满腹狐疑,却不好询问,只得说:“那我送送你们吧。”

    他身在庆寿宫,都不知出了何事,满腹狐疑,各宫嫔妃就更摸不着头脑了。

    长乐宫中,代行皇后职责的胡贵妃,听说大皇子把齐王和宜阳郡主送到宫门口才回来,颇觉疑惑:“怎么宜阳郡主才住两晚就走了?”又嘲笑刘琰,“咱们这位大殿下还真是殷勤。”

    她身边亲信嬷嬷道:“娘娘,老奴总觉着,大殿下前些日子出门,就是同宜阳郡主有关。”

    “这还用说?那个宋先生,就是他请回来的!皇上想这位宋先生,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倒叫刘琰立了个大功。

    “不,不是那种有关,娘娘还真相信,这宋先生是请回来给宜阳郡主做老师的么?”

    “我就是不相信才……”胡贵妃醒过味来,“你是说,这事儿同宜阳郡主还有别的关系?”

    那嬷嬷点点头:“娘娘想想,大殿下不在宫中这段时日,咱们听说过宜阳郡主的消息么?”

    “她不是在白马寺守孝么?”

    “是守孝不假,但太后娘娘病了那些日子,宜阳郡主都没进宫来瞧一眼,老奴怎么想,都觉着奇怪。”

    “亲爹刚死,热孝里头,不便进宫也没什么稀奇的,这事儿能同大皇子有什么关系?”

    胡贵妃才不关心死了爹的宜阳郡主,她就想知道那些日子,皇上派刘琰去哪、做什么了。

    她这些年颇得宠爱,又生了一儿一女,自觉底气很足,发觉刘琰不在宫中后,就问了皇上一句。

    哪知皇上当时竟冷冷看她一眼,说:“你这些年,怎么就没半点长进?天底下,有庶母过问嫡长子去向的道理么?”

    胡贵妃给这话问得脸上心上刺痛无比,一时愣在那里,皇上却起来就走,至今再没来过长乐宫。

    “难道现在就不在热孝里头了?只要太后娘娘高兴,皇上什么时候在意过这些?”

    “那就是那丫头不想进宫呗。我听说那丫头野得很。”胡贵妃不耐烦了,“你老盯着她干嘛?皇上会看着她选……吗?”

    那嬷嬷跟了这么一个没脑子、偏有大志的主子,很是心累,只得往直白了说:“老奴是说,娘娘若想知道大殿下做什么去了,不妨往宜阳郡主那边儿打听打听。”

    “你说得容易,她都出宫回许府了,那边是太后和齐王亲自安排的人手,我怎么打听?还是先想个办法,把皇上请来。”

    皇上这些天没来她这儿,尽便宜了那几个年少妃嫔,尤其是生了二公主的周昭容,万一她再怀上,生个皇子……胡贵妃心急起来。

    “娘娘别急,晌午咱们不是去请了吗?皇上忙着,还是等一等,别惹了皇上厌烦。”

    这点儿分寸,胡贵妃还是有的,她没再打发人去前面乾元殿,而是换了身衣裳,带着大公主去庆寿宫,陪太后说话尽孝。

    胡贵妃宫女出身,服侍皇上十几年了,别的事情摸不太透,皇上最看重谁,却是知道的——在皇上心里,太后虽只是乳母,却比亲生母亲还亲,只要多孝顺太后,皇上总会高兴的。

    哪知她去了坐下没一会儿,皇上就打发身边大太监徐若诚过来,要召见大皇子刘琰。

    徐若诚先来跟太后打招呼,太后没说什么,只让他们直接去。

    胡贵妃心里觉得不妙,言语试探了两句,太后就说乏了,打发她走。

    她更加不安,回去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刚起身,坏消息果然就来了。

    “昨晚皇上留大殿下用了晚膳,直到戌时一刻,大殿下才回庆寿宫。今日一早,徐公公亲自带人,开了东宫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