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37章 京华的心结
    宋怀信好不容易送走大的,又来一个小的,很是无奈,“你是个实诚孩子,实话同你说吧,我隐居在此,除了为父母守孝,还另有缘故,现下实在不是时候。”

    “先生误会了,我不是来劝您的,我是有些想不通的事,想跟您请教。”

    宋怀信只当她是托辞,“人生在世,难免有些想不通的事,我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读书人说话委婉,不肯直说“我帮不了你”,许京华也就假装听不出来,她四下看看,见只有藤椅旁的圆木橔上面空着,就走过去坐下,说:“其实我们说了谎,我不是去探亲,而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的。”

    宋怀信看见她自顾坐下,已是震惊,哪想到她一开口说话,更加惊人。

    “跑出来?为何?”

    许京华点点头,继续语出惊人:“我爹也染了时疫死了。”

    本来稳稳坐在书案后头,提着笔准备继续写信的宋怀信,顿时写不下去,只得放下笔,说:“孩子,你也看到了,我孤身一人,未曾娶妻生子,实在不懂怎么哄孩子。”

    “我也不懂怎么哄老人,不过他们说,能好好听人把话说完,总不会错。”许京华回敬老头儿一句,紧接着就说,“再说我也不是来您这儿哭诉的。”

    宋怀信上了年纪,眼神本来就不太好,屋子里又昏暗,他看不太清这“少年”的神色,又拿这种耍赖皮的行径没辙,只好说:“外面说话吧。”

    许京华跟着老先生去了院子里,照旧在木桩上坐下,宋怀信抬手一比:“说吧,老朽洗耳恭听。”

    “其实我早知道我爹身子骨不行,也没指望他长命百岁,但至少等我真的长大成人吧?”

    这话就有点触动宋怀信了,一叹道:“他又何尝不想等呢?只是老天不给他时光等罢了。”

    许京华摇头:“不是的,如果今年他没有急着进京,寻亲的人没有找到我们,时疫流行的时候,我们没到京城,他就不会死。”

    宋怀信一愣:“你们是才到京城,就赶上时疫的?”

    “对。其实,就算他非要今年进京,只要寻亲的人没来,我们就得变卖家产做盘缠,然后没有车马,自己赶路,这样算一算,总得再晚两个月才能到京。那时时疫没了,他也不会有事。”

    “你说的寻亲,是什么亲戚?你们原本居于何地?”

    “幽州。”许京华顿了顿,终于从头说,“我爹原是京城人,太和之乱之前,随我祖父去幽州逃难,却跟我祖母失散了。神都收复后,他一直想回去,我娘遗愿也是落叶归根,回京安葬,正好有人寻到幽州,说是我祖母托他们去找人的……”

    “找到了么?”

    许京华点点头:“找到了。”

    宋怀信先替他们欣慰,再回过头一想这“少年”刚说的话,明白过来:“你是觉着,若非京中你祖母托人去寻亲,你爹就不会这么早死?”

    许京华低下头,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但若你祖母托的人没找到你们,你爹岂非抱憾终生?”宋怀信怕这孩子不能明白,又加一句,“不瞒你说,我这一生,最觉遗憾的,就是父母临终时,不在他们跟前。”

    “我们进了京也可以再寻祖母啊!只要错过两个月就行啦!”

    “谈何容易?茫茫人海,别说错过两月,只错过两日,都未必追得到。”

    “怎么不能?我祖母……我祖母再嫁的夫家有钱有人,只要一直找,总会找到的!”

    宋怀信看她渐渐红了眼眶,怜惜她少年丧父,温声问道:“是你祖母的夫家,待你们不好么?你爹多大年纪,染上时疫,医药可及时?”

    “没有不好。相认之后,他们就找好大夫给我爹看过,那时应该就知道不太好了,但没有告诉我。”

    身体本就不好,旅途劳累,认亲难免大喜大悲,再加上时疫,宋怀信叹了口气。

    “我也没有怨别人,我就是怨自己。当时不那么听话就好了,我要是就不肯走,出去躲上几日,他忙着找我,也许寻亲的人就找不到他……”

    许京华说着说着,声音里就有了哭腔,老先生最怕小孩儿哭,忙接过话来:“你先别怨自己,我问你,假若有神仙现身,说可以让你再见你爹一面,但要拿你几年寿命来换,你肯不肯?”

    “我当然肯!”

    “那就是了,人同此心。”宋怀信伸手拍拍许京华肩背,“孩子,你爹一定也愿意拿几年寿命,换一场母子重聚。二十八年离乱,多少人/妻离子散,能重新聚首的,十不存一。你爹一定去得了无遗憾。”

    许京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宋怀信手足无措,他这番话,有什么刺痛孩子、让她大哭的吗?

    “哎,别哭别哭,真不怪你。人生在世,本就如同朝露,再长也长不到哪儿去,所以最要紧是活得尽兴、活得没有遗憾。”

    许京华已经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正拿绢帕擦拭,听见这话,抽抽嗒嗒问:“他才没尽过兴,吃苦受累一辈子,刚有好日子,就……就……”

    宋怀信见她抽噎着又要大哭,忙说:“那你更不该为此自责了!你爹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

    许京华点点头。

    “刚你说你娘也不在了,也就是说,这世上他仅剩的牵挂就是你和你祖母,只要你们好好活着,替他享受了他没享受的,活得足够尽兴,不就成了吗?”

    许京华泪眼朦胧:“可、可我跑出来了,还不、不想回去。”

    宋怀信一想也是,亲爹死了,祖母另嫁的人家再好……等等,这个故事怎么这么耳熟?上次光庭来,提及太后寻到失散多年、与前夫所生长子,圣上还加封其为保定侯的许俊,不也是从幽州找到的吗?

    他对在意的事,一向记得清楚,脑子里转一圈,实际也不过一瞬,“好好回去,长辈不会怪你的。你祖母多大年纪了?身体好不好?别吓着老人家。”

    “祖母……”许京华抽嗒一声,“明年五十吧。”

    年纪对上了,宋怀信又问:“那你多大了?我瞧着你也就十四五吧?”

    “十四。”

    “贺家那孩子呢?他是同你一起跑出来的,还是出来找你的?”

    许京华这会儿难过劲儿已经过去了,也冷静下来,听见问刘琰,想起此行目的,就说:“是出来找我的。他是我祖母夫家的亲戚。”

    祖母夫家的亲戚?宋怀信有个糟糕的猜想,“那你们怎么跑这儿来了?不会只为看我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吧?”

    “我想回幽州去,他劝不动我,就说送我一程。”

    “……”宋怀信胡子动了动,憋回去教训的话,耐着性子问,“你不想回去,可是因为那里不像自己家?”

    许京华点点头:“那里本来就是别人的家。而且我一直觉着,京城也不是我的故乡,幽州才是。”

    “你在那里生长,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令尊令堂不是都要葬于京城么?父母在处,即是家。你回幽州,连个祭拜父母之处都没有,又如何称得起故乡?”

    许京华无话可答。

    “回去吧。出来时间也不短了吧?长辈们定都急坏了。少年人,一时意气做错事,并不要紧,改了就好。”

    “那您能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宋怀信一愣:“我?”同他有什么干系吗?

    “我表哥说,只要您跟我们一起回京,我们就不会挨罚。”

    宋怀信:“……”

    怎么感觉自己上当了呢?

    许京华吸吸鼻子,抬头看向宋老先生,“我一直不想回去的,直到刚才听了您的话。您救人救到底,就当送我们一程,不行么?”

    “不行!”老头儿气得站起来,“走走走,赶紧回去,我没空跟你们胡闹!”

    “这叫胡闹吗?我看您才是胡闹,明明什么庄稼活都不会干,却非要隐居,假装什么隐士。您看看您那菜园种的,该结果的不结果,该长叶的瘦干巴,菘菜萝卜得间苗,黄瓜得架秧掐尖!”

    宋怀信让她教训得一愣,脚步就没迈出去。

    “您不是说做人得尽兴么?您在这儿住着,说得好听叫隐居守孝,说得不好听,就是遭罪。”许京华也站起来,指指茅屋,“这屋子这么不严实,少不了蛇虫鼠蚁进去做客吧?难道您令尊令堂愿意您过这样的日子?”

    宋怀信转头就往屋里走。

    “还有院子里,到处都是鸡屎,夏天气味应该不错吧?”许京华跟在老先生后头进了堂屋,又指指东面那间,“您这屋子弄得这么暗,您还要读书写字,眼神是不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你这臭小子恩将仇报起来还没完了!”宋怀信回身冲外面喊,“郑伯,送客!”

    许京华叹口气:“那算了,人各有志,强求不来。我们反正也不急着回去……”

    她嘟嘟囔囔地走了,宋怀信自己在堂屋里来回踱了两圈,到底忍不住,又追到院里,大声问:“不回去,你们往哪儿走?”

    许京华出了院子磨磨蹭蹭,正等他问呢,“还没想好,先生也想同行,一起四处走走吗?”

    “不想!”

    这气恼的,都没有隐士高人的风度了,许京华肚子里嘿嘿笑,面上却只有遗憾,还冲宋怀信行了个礼,说:“多谢先生教我,我现在真的好受多了,可惜我们下午就得启程,恐怕以后再不能得先生教导了。”

    “下午就走么?”

    “嗯,还来得及赶到潞州城。宋先生,有缘再见了。”

    许京华再不留恋,摆摆手潇洒离去,还记得在回五龙祠之前,找溪水洗了把脸。

    “吃完饭,我们就收拾行李走吧。”见到刘琰,她笑嘻嘻说。

    刘琰只当事情不成,也没多问,吩咐下去,吃过午饭,便真的下山走了。

    没想到第二日,宋怀信竟追到了潞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