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27章 旅程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呐,这就是北邙山。”穿白衫的中年文士,指点着路旁山林说。

    许京华坐他旁边,双腿悬在外头,随着牛车前进,一荡一荡的,“这也叫山么?这就是个坡呀!”

    “你小孩子懂甚?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哎哟,我说黄夫子,你可少背几句文词儿吧,我都快睡了。”前头赶车的老汉不光打断中年文士,还应景地打了个哈欠。

    车上另外两个汉子纷纷附和,“就是就是,留着精神,回去给娃娃们讲吧。”“再说咱们这边的山头儿,也就沾个北邙山的边儿……”

    黄夫子不服:“沾边,也是北邙山。你们没听说吗?西面坟头都满了,埋不下了,如今贵人们选坟地,都往东边来了,听说还有个王爷要葬在这里,风水师正上山选址呢!”

    许京华本来乐呵呵听他们争论,到这一句,笑意来不及收敛,一下僵在眼角唇边。

    上一刻还蓝的天、绿的树,突然就没了色彩,老黄牛身上的臭味、平板车上犁铧锄头从土地荒草那儿偷来的清香,也一并消失无踪。

    她垂下头,看着慢慢后退的道路,重重吐了口气。

    黄夫子听见,转头一眼看见她胸口缀着的麻布片,才想起来这孩子是刚死了爹,要去并州投亲的,不由拍了自己嘴巴一记,嘟囔道:“我这嘴,提什么坟啊墓的……来,孩子,吃个水萝卜,出门前我娘子现摘现洗的。”

    他从篮子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来送到许京华面前,“尝尝,我们自家种的,爽脆甘甜。”

    十几个红艳艳的水萝卜,挤挤挨挨排在一起,煞是好看。

    “谢谢夫子。”许京华伸手拿了一个最小的,咬了一口,赞道,“真的甜。”

    黄夫子有点得意:“一定甜的。”

    赶车的老汉回头瞅了一眼,道:“并州可远着呢,你一个半大孩子,能走这么远的路吗?可不是谁都同我们这么好心,愿意捎着你。”

    “是啊。”另一个汉子附和,“听说北面有山匪呢,就算你没钱,把你抓去,让你一起做匪,这一辈子也完了。”

    “这边儿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黄夫子跟着问,“其实远亲不如近邻,你七八百里投奔过去,万一亲戚不愿意收留……”

    许京华把小小一颗水萝卜啃完,答道:“这边儿也只有远亲。”

    叔父应该得到消息了吧?娘娘还病着,叔父估计不敢告诉她,只会悄悄地找。但许京华换上男装,就跟田野里撒欢疯跑的半大小子没两样,叔父又不能离开京城,她并不觉得派出来的那些人能找到她。

    何况她也没有直接往北走,或是顺着来时的路线原路返回——从白马寺出来后,许京华其实有点漫无目的,她是想回怀戎,但怀戎距京城有多远,她心里一清二楚,光凭她那两条腿,想走回去,恐怕得猴年马月。

    白马寺在京城东北,许京华打听得知,最近的偃师县城在东边,就顺着大路一直往东,想先到偃师县城,再考虑下一步。

    如今天不冷不热,中原的风儿也比怀戎柔软,许京华戴一顶白马寺外市集上买的草帽,一个人走在路上,又自在又舒服。

    偶尔走累了,就停下来,和路边田里锄草的农人们聊几句,问问路,不知不觉就走了大半天,遇见这赶车接人的老汉时,日头都偏西了,她竟也没觉得累。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们也别瞎出主意了。”另一个汉子说着话转过头,告诉许京华,“县城里头,偶尔有往北边去贩货的,你去了到骡马行打听打听,他们多半要租骡马,要是打听到了,就求求管事的,帮他们搬搬货,或许他们能不要钱带着你。”

    “哎!多谢大叔!”

    “不过我们可不进县城。”赶车老汉插嘴,“东王庄到县城还有三里路,你恐怕赶不上进城了。”

    天一黑,城门就关了,城内也有宵禁,这会儿天已晚了,他们还没到东王庄,许京华确实赶不及进城。

    黄夫子见这孩子孤零零一个,又瘦瘦弱弱的,恻隐之心发作,便道:“今晚先在我们乡塾凑合一晚吧。”

    他是东王庄乡塾教书的夫子,赶车老汉今日要不是为了接他,许京华都搭不上这个便车。

    许京华谢过黄夫子,和他们一起去东王庄,在乡塾借宿一晚。第二日她早早起来,给黄夫子劈了一垛柴、又打了两桶水,才悄悄离开,去了偃师县城。

    她运气不错,找到骡马行时,正好有商户租了骡马要去泽州府,许京华找到管事,再三恳求,管事却都不肯答应。

    “你看着眼生,管事怕你来路不明,路上惹事。”骡马行的伙计等管事走了,私下跟许京华说。

    许京华扯扯胸前麻布片,“我一个戴孝的小子,能惹什么事?”

    伙计笑而不语,她叹口气:“算了,你们这儿最便宜的是什么?租给我一匹,我自己慢慢往北去。”

    伙计租给她一头老驴子,指点她先去孟州,“那边往北去的人更多,说不定就有人愿意捎着你了。”

    许京华骑着那头又老又倔的驴子,走了两天才到孟州——她从白马寺出来时,除了铜钱,还带了几根金钗,但她不敢路上就拿出来用,怕让人盯上。

    好在到了孟州,往泽州府去的人果然很多,她很快就找到愿意捎着她同行的商户,并在四天后抵达泽州。

    泽州是府城,比孟州等地繁华得多,城门盘查也比较严,幸好许京华依附着商队,没被问到头上。

    说来从她趁赵嬷嬷和翠娥不备,跑出白马寺至今,已经六天了,却始终没遇到任何来找她的人,可见她之前预想得没错——那些被派出来找她的人,要么是不尽心,要么就是找错了方向。

    许京华意外地有些惆怅,赶了六天路,脑子放空,什么都不想,她反而冷静下来。

    其实娘娘和叔父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也都真心疼爱她,老爹就这么走了,娘娘的痛,大概也不会比自己少。

    但许京华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理由留在京城。她不喜欢京城,也无法心安理得享受太后带给她的富贵,更不愿意再面对富贵背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她宁愿回自己长大的地方,继续做一个野丫头。

    这么一想,许京华又坚定起来,进城之后,就和商队作别,自己又继续去找往并州或者大名府去的商队。

    泽州府城繁华,自然也大,骡马行连成了一条街,来来往往的人,什么口音都有。许京华本以为这样会容易一些,哪想到人一多就忙乱,那些伙计根本没空搭理她一个孤身进来、一看就没钱的半大小子。

    她只好自己找看着像管事的人去问,结果一连问了好几个,都是要去往淮南那边的,许京华又累又沮丧,正想先出去找个地方落脚,歇一歇,明日再来,身后突然有人拍了她肩膀一下。

    “小哥是要去并州府么?我可以顺路送你。”

    周围人声马嘶声驴叫声交织成一片,所以许京华虽略觉这声音耳熟,却完全没往来者是熟人的方向想,还欣喜地转过头说:“是……怎么是你?”

    来人白皙俊秀,毫无纹饰的石青长袍穿在身上,仍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富家公子——最富贵的那种。

    “怎么?我不行?”最富贵的大皇子殿下,指指身后随从,“我们人强马壮,不怕强人也不怕路匪,一定把你平安送到。”

    许京华不理他,扭头就走,刘琰不疾不徐地跟在后头,一直到出了骡马市,才又开口说:“你不好奇,我怎么找到你的吗?”

    “不好奇。”

    “那你饿不饿?”

    许京华正大步往前走,听见这句,肚子先咕噜了一声。

    “我在那边的饭庄要了一桌素席……”

    许京华站住脚,冷脸问:“哪边?”

    刘琰指指左边:“平安饭庄。”

    那饭庄不小,许京华远远就看见了,便不再问,径自大步走过去。

    刘琰始终落后一步跟着她,到饭庄后,也没多话,只在她对面坐下,陪着她一起吃饭。

    许京华一口气吃了三碗饭,才放下筷子,喝了碗汤,最后说:“我不会跟你回去的。”

    刘琰一脸无辜:“我也不是来抓你回去的。留得住人,留不住心,你想回怀戎是不是?我送你。”

    “……”这大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好我也挺向往草原风光的,就当体察民情、开阔眼界了。”

    “可是你们不是没有皇命,不能离京么?”

    “我有皇命啊。皇上命我来寻你,我寻到了,但你不肯回去,我也只好陪着你了。”

    许京华:“……”

    这是他的计策吗?想以此要挟她回去?毕竟她自己跑了就够让宫里操心了,要是再拐跑一个大皇子……。

    “我不用你送,劳动不起大殿下……”

    刘琰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嘘,我是微服出京的,地方官都不知道,以后你叫我哥哥就行了。”

    “……”她可没有这么个糟心的哥!

    许京华按着头想了想,放下手说:“我不是想回怀戎,我只是想亲自去把我娘接回来,同我爹合葬,大……大兄弟你……”她说一半,突然有点想笑,费了好大力才忍回去,接着说,“你回去替我和娘娘说一声,就说我接了我娘,就回去。”

    刘琰点点头:“也好,我这就打发人回去报信。你想歇一天再走,还是我们这就启程?”

    谁跟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