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京华郡主 > 第12章 真香
    许京华才不会上第二次当,写什么一页大字,一会儿齐王叔父来了,她找齐王叔父带她骑马多好!

    然而她左等右等,直到吃过午饭,齐王也没来。

    太后看她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笑着劝道:“昨日傍晚才回去,你叔父大概正犯懒呢,别等他了。你喜欢踢毽子么?祖母叫她们陪你去院里踢毽子吧。”

    毽子简便易得,许京华在怀戎也常玩,如今在宫里百无聊赖,踢毽子好歹能动一动,她就换上男装,和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宫女,一起去院子里玩。

    宫里的毽子也是铜钱做垫,只扎的羽毛格外鲜艳好看,许京华拿过来掂了掂重量,把袍子下摆往腰里一掖,抛出毽子,抬左脚用脚背一勾,五彩毽子便飞过肩头。

    她左脚落地,微微侧身,同时右脚抬起,用外脚背一磕,毽子再次飞上半空。

    小宫女们欢呼喝彩,许京华笑一笑,向上一蹦,用头接住毽子,轻轻一摆,毽子飞向她左后方,她像后脑勺长了眼睛一样,左腿伸长抬高,又把飞走的毽子勾了回来。

    “许姑娘的腿真长啊!”

    东偏殿窗下,小内监杨静情不自禁感叹。

    同样扒窗偷看的大皇子殿下,扭头瞪人,杨静立刻站直,做眼观鼻鼻观心状。

    刘琰这才从容转头,继续偷看许姑娘大长腿踢毽子。

    许姑娘露了一手绝活,舒展过筋骨,已经接了毽子,在问小宫女们平时怎么玩。

    小宫女们叽叽喳喳,刘琰也没听出个数,最后只听许姑娘说:“那我们这样,四个人是吧,来,这样站,我踢一个给你,你排第二,踢两个给她,她踢三个……”

    刘琰看着许京华和三个小宫女站成个四方形,心说:“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有什么乐趣?”

    那边许京华又说回到自己了,“这样传回来,我就是五个了,依次往下六七八、九。谁要是踢掉了,就捡起来扔给下一个人,下一个呢继续往上加,等毽子传回掉了的人这里,接住了就算复活,可以继续踢,啊,要是你抛给下个人,她没接住,你也算复活,好不好?”

    小宫女们齐声说好,许京华就自己踢了一个,传给身边的小宫女,那小宫女踢了两下,传给对面,对面的踢了三下,又传给身边的人。

    这么转了一圈,传回许京华,她接到毽子,前三个都规规矩矩踢,到第四个突然用力,毽子飞起来老高,小宫女们惊呼一声,许京华却不慌不忙,放下右脚,上前一步,抬左腿从右腿弯后面伸出去,拿脚尖接了一下毽子,弹给下一个人。

    那小宫女猝不及防,勉强接住,却只踢了一下就掉了。

    “啊呀!”小宫女们齐声惊呼,又嬉笑起来,“掉啦掉啦。”

    大殿下也轻笑一声:“狡猾。”

    没接到毽子的小宫女有点懊恼,但她很快捡起毽子,笑嘻嘻看向下一个要接的人,“看好了啊,我要扔了。”

    那一个忙说:“你可不能扔太远,那样犯规!”

    “放心吧。”小宫女拿着毽子在手里,左晃右晃,突然出其不备,丢向了对面第四人的位置。

    第四人下意识想接,第三人忙冲去叫道:“我的我的!”她身手倒也灵活,不但顺利接到,还边踢边调整,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许京华帮她数着数,“三,四,五,六……”

    小宫女忙里偷闲,看了第四人一眼,“接着!”说话同时,右脚横扫,毽子向着第四人平飞过去。

    “啊呀!你好坏!”第四人一边惊叫,一边后退,好容易接下来,发现自己已经离原本的位置有好几步远,忙一边踢一边往回走。

    “踢个毽子也能这么热闹非凡啊……”杨静忍不住又嘀咕。

    这次他家殿下没瞪他,因为大皇子殿下看得津津有味,连午睡都忘了,直到许姑娘和那几个小宫女累了,进殿去歇着,大殿下才活动活动肩背,准备去上下午的课。

    许京华出了一身汗,心里舒服了,回去洗把脸,换回衣裳,和太后说了会儿话,齐王终于来了。

    “京华惦记你半天了。”太后一见齐王就说。

    齐王脸上带笑,笑意却和刘琰平素似的,显得不那么真,许京华一眼瞧出来,就想问,但话到嘴边,想起老爹的嘱咐,她又咽了回去,等齐王开口。

    “我是想早点来的,不过……”齐王略一停顿,“大哥一直腹泻,我就……”

    “腹泻?”太后先按捺不住,“怎么回事?”

    “我问了大哥,他说其实路上就有这毛病,但不太厉害,他就没吭声……”

    许京华也忍不住:“我就知道!有事从来不肯说!”

    太后拉住她的手,问齐王:“太医看过了吗?怎么说的?”

    “看过了,说是脾胃失调,路上大概也吃得略油腻,从今起一律清淡饮食,药方也换了,不过,人难免有些虚弱。”

    “虚弱?昨日不是还好么?这是腹泻了几次?”

    “寅时初突然腹痛,一连泄了四次才止,太医说,同昨日开的药,药性有些烈也有关系。”

    许京华又气又急:“他自己腹泻都不跟太医说,非得受这一场罪!祖母,我得去看看去。”

    太后还没开口,齐王先说:“京华先别去了,依你爹的意思,都不叫我把这事告诉你们,你去了,这不是把我卖了吗?”

    太后眉头一直紧皱:“怎么还不叫告诉我们?自己不保重,折腾地病了,再说什么不让我们担心,又有何用?虚伪得紧!”

    “就是。”许京华先帮腔,又给太后抚背,“娘娘别生气,我大约知道他想什么,昨日没提,想是觉着腹泻是小事,不碍的,另一个,怕污了您和叔父、还有大殿下的耳朵。”

    齐王道:“是啊,大哥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小时候,我难道没给他收拾过屎尿?”太后还是有些生气,但到底心疼更多些,“罢了,你让厨房的人精心些,时刻给他煮着粥,多少要放点盐,让他肚子空就吃一碗。”

    “您放心,王妃都安排了,大哥院里直接设了小厨房,赵嬷嬷亲自看着药和粥呢!”

    太后点点头,心里其实很想亲自去瞧瞧的,但身为太后,一旦出宫,必定内外惊动——最近大臣们在催皇上立太子,已经有老臣往她这里探口风,她不想跟大臣们站在一起,逼迫皇上,那就最好以静制动。

    “京华想去看你爹?”她转头问。

    许京华点头,太后道:“那就去吧,就说我说的,他这样是不孝,我很不高兴,让他好好听话养病,不长个几斤肉,别来见我。”

    “好,孙女记住了!”打着太后的旗号训斥老爹,这个差事,许京华喜欢。

    太后又说:“那这就去吧,早去早回,别耽搁到天黑。”

    齐王只得带着许京华出宫,路上还劝她:“你爹正不舒坦呢,你见了他少说两句。”

    其实许俊一直就不算身体康健,本身又有残疾,许京华已经习惯了,就笑道:“我知道,我就去看看他,跟他说我在娘娘那儿好着呢,让他自己好好养病。”

    “你爹命真好,有你这么个好女儿。”齐王笑道。

    许京华很同意:“是啊,命真好。”

    齐王大笑,叔侄两个就这么开开心心说了一路,到齐王府见到卧床的许俊时,俩人还都是笑嘻嘻的。

    许京华就带着笑把太后的话说了,末了道:“娘娘也是说的气话,我瞧她恨不得亲自来看你呢。”

    齐王附和:“是这样,不过娘娘不方便出宫,就打发京华来看看。”

    “我没事……”许俊声音还有点虚,脸色也不好看,但强撑着说,“跑肚子,止了泻就好了。”

    “肚子不疼了?”许京华问。

    “不疼。”

    “腿呢?”

    “腿也不疼。行啦,你回去吧,好好孝顺娘娘,不许淘气添乱。”

    许京华不肯走,坐下来把她昨晚到今日都做了什么,又跟太后聊了什么,只要能想的起来的,都跟许俊讲了一遍,才说:“我去拜见婶娘,然后就回去。”

    许俊听说太后打算派人去把妻子遗骨迁回来,还给安置孙家父子的牌位,点点头,说:“让娘娘操心了。你替我好好孝顺娘娘。”

    “知道啦。也别光指着我,我只是孙女,你自己好好吃饭吃药,早点自己孝顺娘娘,娘娘才高兴呢。”

    许俊气的,一拍床板:“到底谁是老子?等我好了,先打你这没大没小的混账一顿!”

    齐王赶紧拉着许京华走,“好了好了,大哥你歇着,我带京华见王妃去。”

    许京华笑嘻嘻地跟着齐王出去,一路过了几道门,才到王妃居处。

    王妃已得到消息,出门来迎,许京华赶着上前行礼,王妃一把扶住,笑道:“我听说王爷带着京华回来了,还惊奇呢,母后怎么舍得放你出来?今晚要住下吗?”

    “母后哪里舍得,叫早去早回呢。”齐王道。

    许京华感觉王妃的手又滑又软,想起大公主嫌弃自己,忙说:“我手上有茧子,婶娘当心。”

    第二次见面,虽然仍觉王妃美得像仙女,到底比昨日镇定,婶娘也叫得出口了。

    王妃听了这话,先是惊讶,拉着许京华的手展开,“还真有啊!”一边说一边用指腹摸,还宽慰她,“不要紧,每日早晚用热水泡软,再让她们给你厚厚涂一层珍珠霜,要不了多久就消了。”

    许京华:“……不是,我是怕扎着婶娘的手。”

    王妃失笑:“哪里至于的?”一面说一面拉着许京华进去坐下,“昨日我匆忙进宫,也没来得及给京华准备见面礼,正好今日你来了。”

    她回头叫人,很快有侍女捧着个黑漆匣子送来,王妃道:“都是些小玩意,你拿去戴着玩吧。”

    匣子送到许京华面前,她伸手打开,见里面珠光宝气的,先一惊:“这……太贵重了吧?”

    “拿着吧。”齐王坐在王妃另一边,斜倚着扶手,“你不知道宫里那些奴才,都是先敬穿戴再敬人,以后你少不得有出庆寿宫的时候,随便戴上两样,奴才们才不敢看轻。”

    许京华还有些犹豫,便在这时,外面来人回报:“王爷,王妃,大殿下来了,说是奉圣命探望保定侯。”

    齐王一惊坐直:“怎么皇上还知道了?走吧,京华,正好你跟他一起回宫,倒省了我送你。”

    王妃把匣子合上,交给侍女,“记得一会儿给姑娘送上车。”然后拉着许京华的手,送她出去。

    于是许京华又陪着大皇子殿下,去探望了一次老爹,才跟他同车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