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最后的道门追凶人 > 第259章 假货
    “谢谢。”到了走廊的拐角,我对着93号的笔记本一顿操作,然后存了十万进她的帐户。递回给她。
    这次的成功跟她提供的情报密不可分,这笔钱花得值。
    93号十万到手,自然十分开心,然而她更好奇我如何能从骗子手里骗到钱,满脸崇拜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事实上,当我看到富婆的时候,就看出了不少的猫腻。
    这个出现在屏幕上的女子跟资料上的富婆虽然相貌很接近,但是气质却完全不对。
    从富婆的自拍和朋友圈里的细节可以看出,富婆指甲修裁得体,首饰很精巧,各种美食不重样,是个很讲究生活质量的人。
    而出现在我面前这位,化的虽非浓妆,却也不淡,仍然挡不住长期熬夜形成的隐约黑眼圈。
    富婆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应该没有抽烟的习惯,可我却从屏幕上那位的食指上看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
    我记得富婆的相片有一张拍到了她的手机,手机护壳上的正中图案是唐伯虎的江南仕女图,周边的图案却是很流行的艺术彩绘,偏偏古典和现代流行两种元素融合得十分契合,没点文化底蕴和鉴赏眼光是设计不出的。
    屏幕那位给人的感觉象是夜总会的头牌,多了些纸醉金迷的奢华,少了些国韵的含蓄和底蕴。
    再者一个居家寡妇,在不准备出门应酬的情况下,难道不是应该带孩子在家刷电视剧,懒懒地边吃着各种零食边美容吗?
    唯独不会盛装打扮,弄得象是准备出席舞会一样耀眼。
    手边的lv包包和十克拉的钻戒更是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有钱一般,可以她的身份,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衬托身价。
    在她和花哥的连线中,双方基本没有开口说话,全都是用文字交流,这本身就相当诡异。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声音这东西,没有经过长期专门训练是难以做到惟妙惟肖的。
    相貌服装举止都可以模仿,只有声音难以模仿。
    富婆是魔都本地人,乡音难改,为了弥补这个破绽,那么纯文字的交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们虽然也改动了之前的聊天记录,却并没有完全抹掉所有的痕迹,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魔都本地人,某些明显的方语还是要保留下来的。
    但她和花哥的聊天里意然没有一句方言。
    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也许这个女人本身就俗不可耐呢?也许这个女人本身就喜欢炫富?也许本身就是自恋狂,在家也习惯盛装打扮?也许她从小就在外地生活读书?也许真的就有这么多巧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于是我开始试探,我注意到,当我的回答数次出乎她的意料的时候,她总是会侧着头想些什么,然后很快给出答案。
    就好象是在倾听着别人在给她该怎么做的命令,她的动作跟我遥控花哥做事时的姿势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我非常有理由怀疑她耳里同样藏着微型耳机,随时等待上面的指示。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她显得很有针对性,仿佛是在故意为难我一般,姑且当是一种考验。
    接下来,她突然就要求马上打订金,这个要求十分突兀。
    按理说就算是男方答应了,也应该从长计议,哪里会做得这么绝对,好象拿不到订金就要断交似的,这根本不象是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反而是杀猪盘最常用的手法。
    也正是这个要求,她最大的破绽被我抓住。
    谈交易的时候,她全程说的都是“订金”,而不是“定金”!
    虽说一字之差,但在有经验的商家眼里,却是谬之千里!
    “订金”是一个习惯用语,在法律上可以理解为预付款。
    “定金”则是合同的正式用词,在法律上有债权担保功能。
    比如说,某人与你合同交易,如果你预付的钱财,写的是“订金”,当对方不能履行合同,那么你也只能讨要回订金,没法让对方因违约而赔偿。
    但如果你预付时写的是“定金”,那么对方必须为自己的违约支付双倍赔偿。
    因此正式的合同中一般用的都是“定金”一词,而非“订金”。
    这是一个大多数普通人并不清楚的细节,但是一个实际的经营者,长期与各类合同打交道,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而我在之后为了确认,特意又多次提到了“订金”这个词,她却完全没有反应。
    种种疑点加起来,这个所谓“可以让男人少奋斗三十年的白富美”,已经可以认定是个假货,真正的富婆已经被海哥他们安排的人就调了包,没有任何疑义了。
    他们为什么要调包?这个不用说,我并不相信老a会真的被我两三句话就说得“反水”,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长期形成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不可能说改就改的,否则也不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一说了。
    那么他们的目的自然还是要对付我,至少要将我身上的钱骗光,正如我跟老a分析过的那样,不管海哥怎么装叉,他上了赌船就能说明一件事,他缺钱,相当缺钱,自然不会放过我这个在他们眼里小白的家伙。
    我当即改变原先制定好的计划,对这头送上门来的肥猪岂有不痛下杀手之理?
    千万不要忘记了,赎黑面和毒蝎可是需要千万美金才能赎出来的。
    我自然就顺水推舟,找个理由约定了分五次转帐,并且以验证码确认钱是否到帐,这个约定很合理,大家日常手机收钱汇款都是这样操作的。
    只不过索要验证码这个要求就有些不合理了,于是我将钱转到花哥帐面,由他在前面打款,所有操作都是透明且实时的,让她亲眼目睹全过程。
    而我在这边就立即使用她的身份向命运号提供的内部网络平台贷款,由于她的资料非常详细,并且信用良好,本人资金充足,有多处房产,因此很容易就申请到了大额的网络贷款。
    我这边每转过去一笔钱都会向她那边发送一组验证码,然后在她钱入帐的时候再向她索要,无形之中就让她认为这组验证码就是汇钱过去给她的验证码,加之钱已到帐,验证码已经过期,因此不会怀疑有问题。
    事实上,这仍然是个障眼法,但也是最关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