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236章 滴水不漏(二)
    待太子和何沐阳走后,皇帝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
    “去查1查。东宫当值的排班表是谁定的?太子今天这个时候才过来请安,是怎么回事?”
    康进喜不敢多问,立刻答应着出去了。
    过不多时就折了回来,仔细回禀道:“东宫当值的排班表1向是由近卫军统领敲定,每月的月底分发到各宫。今天领值的本不是小何大人,是右副都尉佟大人,佟大人家中走了水,这才临时请了小何大人代值。太子殿下本应早两刻钟就过来请安的,可今天从太后娘娘宫里出来时,被屋顶的落雪弄脏了衣裳,就先回宫换了1件。”
    皇帝微微阖目养神,1点反应也没有,好像没听见似的。
    “佟宁和何老2关系如何?”
    “这······”康进喜面露难色。
    皇帝抬起头,淡淡地扫了他1眼:“朕问你什么,如实答就是,没人敢责怪你。”
    康进喜忙道:“是,是。听东宫的侍卫们说,这两人不睦已久,佟大人常有言语责难,多亏了鲁大人从中调停,倒也相安无事。”
    看来倒不是蓄意勾结的。
    突然多了个有力的竞争者,那个卢宁心里不痛快,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这何家老2头脑灵活,文武皆通,倒是个人才······
    皇帝的眉宇间舒展了不少。
    屋外的雪已经化了,水珠滴滴顺着房檐落下来,敲打在青石地上,发出1种令人心静的韵律。
    瑞雪兆丰年,明年该有个好年成吧!
    皇帝郁结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
    “传朕的旨意,即刻,封何沐阳为宣平伯府世子。”
    他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也是表彰他忠心事主,伴驾太子的功劳。叫他不必过来谢恩了,以后用心护卫东宫,就算是对朕尽忠了。”
    康进喜立刻就明白了皇上的用意。
    旨意中几次提起太子和东宫,无非是想让何沐阳以为,他能受封,是多亏了太子的荫庇和进言,这是在替太子邀买人心,让何沐阳心怀感恩,以后更加死心塌地的辅佐太子殿下······
    康进喜忍不住红了眼眶,跪下哽声道:“皇上,您对太子的慈心,实在是······”
    当着伴驾3十余年的老奴的面,皇帝也卸下了95之尊的威严,眼角眉梢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慈爱。
    “我4十岁才得登大宝,从即位之日起,就再没有睡过1个整觉。在位不过十余年,却已经觉得精神不济了······”他静静地看着前方,目光幽远而苍凉:“时间不等人,朕这1生,能做的终究有限,祖宗社稷,以后只能靠着太子去发扬光大了。仁德宽厚,知礼明义,又爱惜兄弟手足······能教养出这样的儿子,朕在9泉之下,也算不愧对列祖列宗了······”
    “皇上!”
    康进喜再也忍耐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
    何沐阳受封世子的旨意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1般的传遍了宫里的各个角落,很快又传回了宣平伯府。
    家里上下人等立刻忙乱了起来。
    邹氏激动得当场泪流满面,立刻开了佛堂,感谢菩萨的保佑。
    何鸿阳就像被抽了脊梁骨1般,瘫坐在太师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何栎辉的脸色却是阴晴不定。
    居然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
    真是便宜了这个逆子!
    虽说都是自己的儿子,可老2从小就被卫家人教歪了,眼大心大,说话行事没半点像自己的地方,偏偏还总占着几分歪理,又哄得老祖母给他撑腰,连自己这个老子都不放在眼里······
    以后,居然要让他来继承自己的爵位?
    他越想越觉得心里不痛快。
    偏偏沐姨娘还在旁边哭哭啼啼的,他看着那张哭花了妆的脸,生平第1次感觉到1丝厌烦。
    --------------------------------------------------------------------------------
    等到晚间何沐阳散值回府时,家里上下人等看他的眼神又不1样,还有几个人想凑上来道喜,盼着能得点儿什么好处。
    何沐阳本人反倒十分平静,跟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回到屋里,1抬眼就看见常晞正伏在炕桌上描花样子,她穿着薄薄的小夹袄,衣袖卷起来1小截儿,雪白的手腕上戴着1只碧汪汪的翡翠镯子,从容安静得就像1幅仕女图。
    她竟有这样的心境,真能做到宠辱不惊······
    何沐阳的眼神中透出再也掩饰不住的赞赏。
    听到动静的常晞抬起头,见是他回来了,连忙下地相迎。
    “世子爷回来了。”
    她的笑容是那么明媚,照得何沐阳心里暖洋洋的。
    总算可以松口气,不用再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地过日子了!
    何沐阳心头大畅。
    “我回来了。”
    他扬眉1笑,神情间带着1种说不出的潇洒恣意。
    看着他飞扬的神采,不自觉的,常晞也跟着笑弯了眉眼。
    --------------------------------------------------------------------------------
    “去年年成不好,家里的进项也不比往年,晋世子的仪式就1切从简吧!”何栎辉大手1挥。
    邹氏却慢条斯理地吩咐甄妈妈:“去取我的体己银子来!就按从前的旧例,摆5十桌,遍请家里的远近亲友。”
    何栎辉见邹氏这样顶撞自己,不由得大怒,1掌就把炕几给拍碎了:“你们反了不成?”
    邹氏理也不理。
    消息很快传到了何沐阳的耳朵里。
    不过是虚礼而已,无谓为这些小事让母亲跟人争执。
    他趁着晚间请安时,把自己的想法跟邹氏说了。
    “如今宫里尚且崇尚节俭,咱们家也不好太过招摇,还是按父亲说的办,1切从简吧。”
    邹氏却满心里觉得对不起儿子。
    常晞也在1旁劝道:“日子是过给自己的,热闹不过是做给外人瞧的。等到了日子,我们就在屋里摆几桌酒,1家人聚在1处乐1乐,免了那些虚礼应酬,大家自在顽笑,倒更显亲热了。”
    这话说得倒也是······
    邹氏心里总算舒坦了不少,拍着常晞的手,笑道:“我娘家送来的上好的梨花白,1直收着没舍得喝,这次都拿出来!”
    这件事就这么顺利地说定了。
    转眼就出了正月,成福长公主的57也过了,京都各府都参加了路奠,声势非常浩大,1时无2。
    直到棺椁已经葬入了西山陵寝,依然有不少人津津乐道着丧礼上的种种盛大场面。
    相比之下,宣平伯府就显得低调多了。
    晨起开祠堂祭了祖宗,何栎辉将象征着世子身份的玉带给了何沐阳,说了几句“自戒自警,时时慎独,勿忘皇恩浩荡,勿堕祖宗家声······”之类的训诫之语,便算礼成。
    全家人在暖厅里摆了几桌席面,请了几家何姓的本家亲戚过来作陪,虽然人不多,倒也亲切热闹。
    收拾完过年的东西,又清理了账目,转眼就到了2月,天气渐渐和暖了起来。
    趁着何沐阳休沐的时候,常晞夫妻两个又去了1趟枫业胡同。当初钦哥儿下定时她们没过来,这次算是补全了当日的礼节。
    谁知到了院门口,却发现整个屋里到处冷冷清清的,安静得反常。
    常晞和何沐阳互相对望了1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几分疑惑。
    难道是不在家?
    常晞正想着要不要打道回府,两个门上的婆子已经高声喊了起来:“6姑爷和6姑奶奶来了!”
    事已至此,何沐阳就朝常晞微微1点头,低声道:“先看看再说。”
    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大爷和4爷夫妻双双迎出门来。
    大奶奶穿着1身栗色大袄,戴了几件赤金的首饰,4奶奶穿着簇新的大红底子宝瓶纹的通袖袄,两个人都打扮得很正式。
    看见常晞来了,大奶奶的脸上竟闪过1丝尴尬。
    还是大爷先开了口:“不知道你们过来,今天家里临时有客人,你们别见怪。”
    这话就更奇怪了,自己也不过是来串门的,家里有客也是寻常事,自己为什么要见怪?
    1直到进了正厅,常晞才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下首的两张太师椅上,正并排坐着李晗和曹景晨两个人。
    4奶奶连忙在常晞耳边低声道:“她们来得突然,已经坐了半个多时辰了,还没说明来意。”
    也就是说,是李晗自己要来的,而不是受到了大房的邀请······
    急着解释大房和李晗的关系并不近,是怕她心里不痛快吧······
    常晞给了4奶奶1个“我都明白,不要紧”的笑容,跟何沐阳并肩走进了正厅。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和何沐阳两人。
    大太太先是1怔,随即露出了十分高兴的笑容。
    而李晗突然看见常晞,不由得大惊失色:“你怎么来了?”
    常晞自然不会跟她去解释什么,微笑着在空着的椅子上坐下了。
    李晗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了常晞头上戴的点翠鸾凤步摇上。
    那是如意居的新品,价值不菲,而且统共只出了十2套,有银子也未必买的到······她的大姑姐不知从哪里弄到了1支,献宝似的孝敬了婆婆,引得婆婆这几天不住口地赞她,对自己更没了好脸色。
    1想到这些,她的心里就像有只猫在抓挠······
    曹景晨的目光则是落在了何沐阳身上,朝着他微笑点了点头,眼中透出毫不掩饰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