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94章 奔波不停
    何沐阳提醒道:“还记得当初父亲为大哥请封的奏章吧,圣上1旦出事,太子继位,当奉仁孝之道,自然不会去推翻圣上已经打过叉的奏疏,这件事便死了。”
    常晞立刻明白过来!
    道理其实很简单,老子已经驳回过的事,做儿子自然不好推翻,以后何鸿阳在想请封,太子只能按照先皇的意思,继续驳回,否则便有不敬不孝的嫌疑。不仅如此,皇帝驳回请封,也可能说明他并不喜何鸿阳,为了避嫌,太子可能从此不再重用,显示自己与父皇是完全1条心。
    到那时,为了维持政治正确的立场,朝中恐怕也没有人会再为他说话,何鸿阳也就彻底沦为了1颗废棋,万劫不复!
    当初公公1意孤行上表请封,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反而斩断了何鸿阳的退路。
    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常晞不禁冷笑。
    何沐阳的手抚在她的肩膀上:“我这就去跟岳丈大人禀明情由,之后需要尽快赶回去,你就在娘家多住几天,等我的消息再回去。”
    常晞马上摇头:“我和你1起回去!”
    她说着就起身回房,却被何沐阳拉住了。
    “你难得回家1趟,只住了几天就走,实在说不过去;况且我刚才说的已经是几天以前的消息,现在还不知什么局势,你回去了我也不放心,还是留在这里的好。”
    明知他是想保护自己,可常晞却不能同意。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常晞极力控制着自己的声音,冷静地道:“你刚才也说了,祖母身子不好,于情于理我都该回去,如今大爷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大奶奶也指望不上,家里只有婆婆1人,独木难支,我回去了,起码能先想法子稳住家里,你在外头也免了后顾之忧。”
    望着她坚毅的眉眼,何沐阳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在心里轻叹了1口气,忍不住将常晞揽入怀中抱了抱,1边道:“我先去找岳丈说话,你这就回去收拾东西,我们今晚就出发!”
    常晞郑重地1点头,转身而去。
    屋里,众孩子们还在嬉戏笑闹,常晞在门外见状,不忍心破坏气氛,于是让半夏进去单独找了5奶奶出来。
    “出什么事了?”5奶奶隐隐觉得不好。
    常晞低声道:“刚收到京都来信,太婆婆身子不大好,我们需要即刻回京都去。”
    宣平伯府的老太君年岁不小了,又是从京都特意送来了急信,这1病恐怕非同小可,5奶奶立刻道:“那你快收拾,我把她们领去我那里,有事或者是还缺什么东西,就让人去找我!”
    --------------------------------------------------------------------------------
    常晞这里领着人打点东西,书房里,常子卫和何沐阳相对而坐,2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肃穆。
    “你们马上走!”常子卫沉声道:“你大哥做的事,不可能瞒得住你父亲,除非他想宣平伯府绝后,否则1定会加以管束,事情未必会严重到那种程度。”
    何沐阳低声应是。
    “还是那4个字,‘以静制动’,揣好了,这次无论圣上龙体是否大愈,都将是你的好机会。”常子卫最后说了这句话,就站了起来:“你们现在就走,其他亲戚那里也不必再去打招呼了,有我呢!”
    何沐阳夫妻就这样匆匆踏上了返回京都的官道。
    路上,常晞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是偶然,而不是蓄意谋划的。
    先说饮食,每1道菜在皇帝吃之前,都会有1名宫女、1名太监先试吃,以确保无毒,而且其他皇室宗亲也都无事,下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况且,要谋害皇帝,谁又有动机呢?
    亲王和皇子们?
    皇帝驾崩,太子继位毫无争议,他们冒险除去皇帝,1点用都没有。
    太子?
    那就更不可能了。
    俗语说“君子抱孙不抱子”,意思就是爷爷往往更疼爱孙子,而不是儿子。可当今的皇帝和太子却不是这样。
    太子是嫡长子,从小就深得皇帝喜爱,十岁就封了王储,皇帝请当世大儒来为太子启蒙,太子对皇帝也十分敬爱,是真正的父慈子孝。
    正因如此,前世太子骤然去世时,皇帝才会急痛攻心,以致呕血数升。
    太子不可能去谋害他的生父。
    想到这里,常晞的目光1闪。
    她还记得前世,皇帝正是因中风偏瘫而去世的。
    听何沐阳说的情况,皇帝很像是饮酒后1时被风扑了,导致晕厥的症状,这倒是与他前世的病因相合。
    如果真是这样,这1次发病还只是开始,皇帝不会这么早就驾崩!
    她马上跟何沐阳说了自己的猜想:“······皇帝的症状,倒是很像是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病症。”至于什么前世之类的话,自然1个字也不能提起。
    何沐阳听罢,未置可否,不过妻子的顾虑他是明白的,于是把常子卫对自己说的话也告诉了常晞。
    “你放心,我还是会做两手准备,无论圣上平安与否,都有应对之策。”他安慰道。
    人在面临未知时,总会不可避免的倾向于对自己更有利的那种情况,这也是常情。常晞担心的就是何沐阳会盲目乐观,不能够考虑各种可能性,如今听他这样说,心里踏实了不少。
    “我的马车太慢。”她劝说道:“2爷的马快,还是先走1步吧,早1分到京都,也就多1分主动权。”
    这话正说到了杜林的心坎上。
    京都只留了杜安1个人坐镇,他早就心焦了,若是能骑马先行,起码还能早到1天!
    不待何沐阳再说什么,常晞就先笑道:“我们1路都走官道,我身边还有采菲和范大有夫妻护着,安全得很,眼下还是正事要紧!”
    这次回娘家,范大有和采葑来看她,说愿意跟着她去京都,如今已经交办了契约文书,成了她手下的人了。
    再说什么就显得矫情了。
    何沐阳深深望了她1眼,让杜林拿出1个皮布袋子,塞到了常晞手里:“遇到有人找事,不要正面起冲突,平安最要紧!”说着,他又吩咐杜林:“让李大和李2留下来护送2奶奶。”
    “2爷······”杜林张口想要劝止。
    李家兄弟的父亲是老伯爷的贴身亲卫,2人功夫了得,比自己还强些,有他们在,2爷身边才更加有保障。
    “回去又不是打仗。”何沐阳看了他1眼:“速去安排,我们才能骑马先走。”
    送走了他们,常晞这才拆开了那个皮布袋子。
    里面是满满大半袋子的散碎金银,还有1张宣平伯府的名帖。
    紫英忍不住喜形于色:“光凭这个,1路上也没人敢难为咱们!”
    几个小丫鬟还不知道真情,以为她们单是为了老太君的病赶回去的,此时不免拿些好话来安慰她:“老太君1向身子骨硬朗,不会有什么事的。”
    眼见天色已暗,常晞便嘱咐在前面客栈停了,众人各自安歇,再无别话。
    --------------------------------------------------------------------------------
    京都上下已经是1片惴惴之气。
    常晞的马车踏进京都城门时,前面已经排满了车马,在她前面进城的是1架金顶琉璃8宝车。
    看那车壁上的镂纹,定是某位超1品的大员家眷。
    “不要争抢,直接顺着大路,直接回伯府。”常晞嘱咐。
    范大有如今历练了几年,比以前更加沉稳了,闻言便放慢了脚程,跟着车流的队5慢慢往城里挪动。平时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今天却足足多用了两3倍的时间。
    回到家里,她连衣裳也没有换,立刻往青荣居赶去。
    院子里静悄悄的,屋檐下,林妈妈正坐着小杌子,亲自看着药罐子的火。
    看见她来了,林妈妈连忙起身行礼,却被常晞制止了。
    老太君的屋里窗子都紧紧关着,光线有些暗,服侍的丫鬟1个也没有,只有邹氏和大奶奶两个人守在床边侍疾。
    见到她进来了,大奶奶目光微闪,没有说话。
    邹氏却看出了她1路的风尘,知道是1回来就马上过来的,忍不住走过来拍了拍她的手:“是1直赶路回来的吧,真是辛苦你了。”
    常晞的眼睛往系着鹿鹤长春细葛帐子的床上看去。
    她离得远,看不清老太君的面容,不过可以看到她身上搭的被子在有规律的起伏着,看样子是睡熟了。
    她微微松了1口气。
    “老太君暂无大碍,这里有我们呢,你先回去梳洗了再过来。”邹氏悄声嘱咐道。
    于是常晞回了她和何沐阳居住的逸养斋。
    换了件衣裳,又打水梳洗了1番,重新绾了个纂儿,浅碧早端了1盏桂圆莲子汤和1小碟枣泥山药糕来。
    常晞喝完了汤,又吃了几块糕,精神也为之1振。
    “2爷去哪了?”她问浅碧。
    浅碧忙道:“2爷1早就由杜安陪着出府去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只能等他回来再问了······
    自己的丫鬟们都是1路舟车劳顿,常晞先让她们回去歇了,由浅碧陪着又去了老太君处。
    刚踏进院门,就看见了1道淡紫色的身影立在那里,好像正在和林妈妈说着什么。
    林妈妈居高临下站在更高1级的台阶上,不卑不亢地回答着那人的话,还用身子挡住了那人往门里看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