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36章 将计
    对于众人的不理解,常晞无意多说,笑着招呼几人继续吃果子,又热闹了1阵,就见外头有面熟的小丫头来叫半夏。
    半夏附耳跟常晞说了两句,常晞微微点头,半夏便起身去了。
    不大会儿回来时,就见她眉宇间闪过1丝焦色。
    常晞不动声色地朝她微微点头,示意她别着急,又继续听丫头们说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天色很快暗了下来,等众人散去后,常晞进屋换衣裳,半夏则趁着服侍的时候低声回道:“太太那边儿有动静了······”
    常晞静静地听半夏说完,才冷笑道:“我还真当她转了性子,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呢!”
    这些年,她和常昭提拔了不少家里的老人,当日孙氏不肯接管家事时,她就有疑心,让半夏托了她表兄李辉暗里查访,结果发现孙氏身边的人正悄悄地从外院打听那些被提拔上来的人,尤其是常晞母亲带过来的那些陪房,而常昭那边反倒没什么动静。
    这也说得通,常昭明年就要出阁了,又是高嫁,以后还不知是谁求着谁,她不敢把人得罪狠了,就想先拿捏住常晞。
    只要发现常晞的人有问题,孙氏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管家权收回去。这1来既占住了道理,又能趁机换上自己的人,还给了常晞1个下马威:如果常晞这次护不住手底下的人,以后谁还会愿意再帮她做事?
    真是1石3鸟的好盘算!
    半夏也明白这里头的凶险,她满脸担忧地望着常晞:“小姐,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常晞反问她:“你有什么主意?”
    半夏想了想,1咬牙道:“不如赶在太太之前,您先动手把人打发了,事后再回禀1声,想来太太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可那样1来,孙氏就能以“御下不严”为由,公开盘查她的人,就算查不出什么,也能敲打那些人1番。
    下人们是见风使舵惯了的,这次她落了孙氏的下乘,以后再要管别人可就难了。
    常晞低头想了想,道:“你让李辉明儿早饭后到小偏厅见我!若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我托他带东西去建平伯府。”
    半夏忙答应着去了。
    常晞则独自回了内室,心中暗暗谋划。
    第2日,常晞准时到了小偏厅,李辉早已立等在那里。
    李辉今年已有2十1岁了,小伙子长得很精神,穿着1身灰衣,1双黑布鞋,鞋边擦得雪白。
    常昭开门见山地问他:“她都查了哪些人,查到了些什么?”
    李辉来之前就打好了腹稿,此时很流利地回禀道:“太太查了先太太的陪房王升和他媳妇、回事的柳管事,买办上的周森和金大忠、厨上的夏婆子,芸香、还有管马棚的柳2。这些人里,除了买办上的周森被查出跟府后的泼皮合伙倒卖香油外,其他人都没犯什么事。”
    水至清则无鱼,家里有脸面的这些管事、买办们,哪个手里不过些油水?这种事本来就是可大可小的。
    只是这个周森······
    常晞垂目想了1阵子,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他1句:“你如今在回事处待得怎么样?赵先生对你如何?”
    李辉忙道:“赵先生老成稳重,我跟着也学到了不少。”
    常晞点点头,又问:“年底我打算调你去账房,你觉得怎样?”
    李辉听了1怔。
    这就安排起以后的人事了······
    怎么?6小姐就这么有把握不会被新太太撸下去?
    他心里有些游疑不定。
    常晞见他没反应,还以为他是没听懂,又解释道:“你要是觉得时间太仓促,学不到火候,等明年再换地方也是可以的。”
    李辉的脑子飞快地转了转。
    这两年,自己在回事处也算熟门熟路了,到年底还有好几个月,怎么着也够了,不如先答应着,到时候就算调不成,他也没什么损失,接着在这边儿干就不就完了?
    于是他露出1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恭身道:“多谢小姐的栽培,奴才全听小姐的吩咐!”
    常晞点点头,喝了几口茶,把昨天拟好的方案在心里又过了1遍,这才开口道:“我还有1件事需要你去办!”说着就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他1番话。
    李辉1开始还恭敬地听着,结果越听就越是不敢相信,到最后已经完全目瞪口呆。
    他的反应也在常晞的意料之中。
    “怎么?是没把握?还是不肯做?”常晞笑着问他:“要是没把握,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多推演几遍,把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1起想办法解决就是了,要是不肯做······你趁早儿说明,我好安排别人去!”
    这话李辉听明白了。
    6小姐这是让他站队表忠心呢!
    不过······其实他早就没有选择了,自己是小姐1手拎上来的,就算他现在想退步也晚了。
    再说,这几年下来,他越来越觉得6小姐待人敞亮,对他和他妹子都颇为照顾,要不是6小姐,自己恐怕还窝在随安,当个没名没姓的跑腿小子呢······
    就当是为了报恩吧!
    他1咬牙,目光坚定地看向常晞:“小姐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常晞云淡风轻地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暗自庆幸。
    幸亏李辉应下了,不然自己此刻还真没有更好的人选······
    为了掩人耳目,她又拿了满满1匣子东西和1封信,叫他走1趟建平伯府,李辉行礼去了。
    常晞走出了小偏厅,看着屋外摇摆的银杏叶子,长长地透了1口气。
    什么时候才能不用殚精竭虑,过上那种从心所欲的自在生活呢?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得陇望蜀。
    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的处境比她要难上千百倍,且不说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着的勤劳人们,只说林家的两位小姐,就算出生在富贵乡里又怎么样?还不是受人冷待,等闲连1盘樱桃都难分到?
    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苦,1步步走下去就是了。
    晚间吃毕饭,半夏从外间进来,就见常晞又倚在乘凉的矮塌上发呆,她就轻手轻脚地想退下去。
    小姐不喜欢别人打扰她发呆。
    谁知常晞耳朵警醒,已察觉了,半夏索性笑着上前劝道:“天晚了,小姐还是早些睡吧,小心吹了风,明儿又要头疼了。”
    常晞心里有事,正想找人说说话,就拉了半夏在自己身边坐下。半夏哪里敢?忙跑到屋里搬了脚踏板来坐了,跟常晞说些从李辉那里听来的京中趣事,不大1会儿,见常晞面有倦意,又劝了她几句,常晞这才回了内室安歇,1宿无话。
    次日,常子卫休沐,常家3房起了个大早,1家子齐去枫业胡同串门。
    4奶奶身子弱,在内室里歇着,大奶奶就领着常晞4姐妹、长女玥姐儿等人去自己屋里吃酥山,大太太则跟孙氏在上房里坐着说闲话。
    “3叔如今又回了翰林院当值,待得可还习惯?”大太太插了1块甜瓜递给孙氏。
    常子卫在诰敕房呆了没多久,就又被调回了翰林院,还升了正6品的侍读学士。
    孙氏笑道:“老爷平时不太和我说这些事,不过翰林院的几位大人与他都是旧相识,想来还是习惯的。”
    大太太就摇头叹道:“我们老爷也是1样,只会叫我不用操心,有天大的事也不跟家里说1声,我这儿两眼1抹黑的,怎么放心得下?也就是现在,陪孙子玩得高兴时,才跟我多说上几句······”
    看着眼前比同龄人年轻太多的常大太太,孙氏心里多少有些腻味。
    要不是大伯子在外面替她遮风挡雨,她能这么养尊处优,保养得宜?大伯子屋里别说侍妾,连通房丫头都没有1个,两个儿子孝顺,儿媳妇也听话,她竟然还不知足······
    想着想着,她的心思就转到了自家那位杨姨娘身上。
    这位杨姨娘看着老实,可自己已经听说,她最近又在京郊置了些田亩。妾室进门是不会有什么陪嫁的,她哪来的钱?
    孙氏漫无边际地想着,那边常大太太的说话声也没有间断过,恍惚间,孙氏突然听到1句:“算起来,你进门也有好1阵子了,怎么?身上还没有动静?”
    她面上1红,刚要说些什么,就有小丫鬟喘吁吁地跑进来传话:“老爷那里有客人来了,已叫了几位少爷过去,还让叫小姐们也都去见见。”
    说得不清不楚的,2人也不知是什么客人,只得忙忙地吩咐常昭等人往正厅上去。
    众姐妹刚1进门,就听到常子敬和常子卫爽朗的笑声。
    常晞定睛1看,只见客位上正坐着1个面容清隽的中年男子,旁边还立着个青衣少年。
    “这位是周世伯,是你们大伯父的同窗,快过来见礼!”常子卫吩咐,众人忙上前行了福礼。
    “常兄真是好福气!”那中年男子笑着夸奖了她们几句,给了见面礼,又指了1旁的少年道:“这是我侄儿周知洵,今年十3岁了。”
    听到这个名字,常晞心里猛地1惊。
    周知洵?
    难道是她前世听说过,那个未满2十就连中3元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