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从灾民到皇帝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殿试
    放下录取名册,齐枫意态愈显从容。
    对小德张说道:
    “宣崔健、慕容复2人入宫。”
    虽然现在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但听到皇帝召见,2人也不敢耽误,立刻进宫了。
    见到2人,齐枫朝2者摆出1副温和的面孔,道:
    “辛苦2卿操劳考试之事了,朕很满意!”
    2人身为宰相,虽然既不是监考官,也不是阅卷官,但是此次考试2人也是从头就有参与的。
    对视了1眼,纵使相看两厌,但崔健与慕容复还是十分默契地回道:
    “为国选材,臣等不敢言苦!”
    齐枫点着头,眼神飘了飘,吩咐着:
    “眼下,第2轮考试阅卷已经结束,明日放榜,后日考过的士子辰时进宫,于崇政殿,,朕亲自出题考核,定名次,做为第3轮考试,着诸3公9卿,作陪共监。”
    两个人不由互视,俱感讶然,心里虽有所疑问,但这是之前就已经决定好的事情,2者回应起来却还是很干脆。
    齐枫这么做,却是想到了前世自宋元之后,科举选材的3级考察规矩,施行了那么久,总归有其道理,可以效仿。
    并且,齐枫作此考虑,更重要的是,他要表示对士人,对贤才的重视。另1方面,经这第3轮“殿试”之后,也可以着力宣传“天子门生”的噱头了。
    崔健、慕容复2人,匆匆应命而去,他们得迅速地做好第3轮考试的准备,考试流程,张告公榜,通知通过考试的那近4千多名士人,齐枫就给了1天的时间,可有些赶。
    事实上,此次考试,参考的大部分士人,基本都还老实地待在居所,等着朝廷的后续安排。
    很快,第3轮考试由天子亲自出题的消息便传开了,反响不小。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却是喜悦,兴奋。
    皇帝亲自出题,众臣监考,钦定名次......
    似乎,士人的春天,将要来了。
    ……
    两日后皇城南门,1大早,数千号人集于此,老实规矩地候着,直到天放亮,凭借着发放的身份凭证,入宫,引导至崇政殿前的广场。
    没办法,人太多,只能在考场将就了。
    筹备地仓促,齐枫也不喜繁琐,简化流程过后,1百多人,落座,等候考题。
    辰时1至,由崔健亲自举着齐枫所书考题,走出大殿,在广场前高声宣读。
    就3个字:平边策。
    平边策,简单的3个字,却1点都不平淡,明显体现着齐枫的志向与抱负,那股吞吐天地、包举宇内的雄心与霸气似乎扑面而来,所有与考人员都不由严肃以待。
    当然,并不会有那么玄乎,只是皇帝身份的加持罢了。
    1排排考试桌案,整齐的摆放在崇政殿外,在威严的皇宫内作答,既是荣耀,又是压力,尤其是还有3公9卿在旁监考。
    此次殿试,因齐枫1念而起,执行虽显粗糙,但场面还是严肃大气,足表重视。
    而应考诸人,表现也是形象分明,大都苦恼纠结,其情溢于脸上,3个字的命题作文,可没那么好答,不过,总有凤毛麟角者,迥异于常人。
    前排,1名气度肃然的文士,便属麟角。1身素袍,颊带须髯,只是面目之间,老态稍显严重,正是朱嘉。
    在听到“平边策”3个字之时,两眼明显1亮,相比与旁人的苦思冥想,反应尤其泰然,只稍微思量了1会儿,嘴角泛起1点平和笑容,旋即1敛,提笔便写。
    坐在他侧边的青年,则是李菱了,风度翩翩,姿仪甚美,察觉到旁边的好友的动作,只用余光瞥了眼,随即稳住心神,凝眉苦思,拾笔写下“平边策”3个字。
    盯着字眼思考了1会儿,终于拿起笔,正襟危坐,1些微的迟疑过后,落笔下文,淋淋洒洒,3百余字很快整齐地呈现于铺平的纸面上,正自下笔如神之时,注意到,身侧的朱嘉,已经停下了笔。
    很淡然地将笔放到笔格之上,稍微检查了1下,放下,举手示意,交卷。
    很快便有监考的官员收卷,将之移请出宫,至于他所书平边策,则直接呈往崇政店内的考官阅读评断。
    齐枫下的诏,为求效率,边答边批示。这番动作,又给应考者加以压力,毕竟那番动作保持着严肃无声,却也没有多少掩饰。
    而李菱,同样受到了点影响,不过笔只稍微停顿了片刻,便又继续将自己脑中的灵感书写出来,只是,嘴角泛起了1点微不可察的苦笑。
    ......
    第3轮考试的时间,限定于1个时辰。虽说是简陋版殿试,而且齐枫以高规格对待,但他自己可没有1直待在旁边监考。
    距离崇政殿不远的南书房内,齐枫正坐其中,接受李如海关于铸钱事的汇报,这是齐枫之前布置的“作业”。
    针对于铜料不足的现况,李如海与僚属这两日间,商量好几次,议出了个初步结果。
    其1,降诏悬赏探察境内铜矿,收天下铜矿冶炼作坊,禁止诸到道州私铸铜钱,又铸钱监遣人分赴各地,统1处置管理。
    其2,禁止民间1切熔钱铸器行为,立法以征收民间铜料,凡职官士民私藏铜料5斤以上,便可依法定罪处罚,最高可判死刑,从大业2年正月起开始执行。
    其3,加强与南方诸国铜料贸易。
    “收铜器作坊,此策下,只怕天下将生起1阵非议啊!”
    闻报,齐枫淡淡地感慨道。
    毕竟,铜器——财权,这天下能私铸钱币的人可都不会是1般人。
    认真地考虑了片刻,齐枫吩咐着:
    “此3策,继续完善,落实细则,考虑执行情况,无朕允许,暂且不发!”
    闻齐枫之言,李如海有些意外,但见其平淡的表情间透着坚决,不由应是。
    在南书房察问1番国政,1直到将近正午,崇政殿来报,殿试已然结束。齐枫这才从容地,往崇政殿而去。
    “陛下,所有士子皆答写完毕,经臣等反复审阅,共选出了十篇策文,仅供陛下御览,议定最终名次!”
    崇政殿上,崔健将1叠策文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