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从灾民到皇帝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元
    冬日的乾京城,经常落雪。
    1夜落雪,直至天明方停,乾京城内外银装素裹,爆竹声声,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除夕夜热热闹闹的过去了,但是朝廷的文武大臣们却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穿着整齐繁复的朝服,齐齐聚到了宫门口。
    正月初1,正旦大朝!
    按照大乾礼制,正旦大朝非常重要,曰履端之节,象征着1年更始,万象更新。
    不仅在京的文武官员要参加,各地的道州衙门正印官,也需得入京朝贺,堪称朝廷最盛大的仪典之1。
    但是乾皇在世之时,正旦大朝不受重视,因为要给这1天的冬日大祭让路。
    前些日子,齐枫下令废除冬日大祭,恢复正旦大朝,所以这1次的正旦大朝,不仅是当今天子登基之后的首次正旦大朝,也是自乾皇登基以后2十3年来的正旦大朝,其意义尤为不同。
    天色微明,东方刚刚泛起1丝橘红色的光芒,沉重的鼓声咚咚响起,9声而止。
    高大的宫门被缓缓推开,京城中壮丽而宏伟的殿宇,在黎明当中彻底复苏。
    待宫门完全打开,禁卫军,仪礼司1干人等,鱼贯而出,将两侧宫门护卫起来。
    群臣序列当中,4名身材高大,官袍崭新的鸣鞭官随之而出,立于宫门前。
    接着,赞礼官,传制官等人先入宫门,入奉天殿前丹陛上。
    奉天殿就是乾皇在世之时的道祖殿,本就是开展大朝会的地方,结果被乾皇挪用了,现在又被齐枫改了回来。
    鼓声停,鸣鞭官3声鞭响,有仪礼官高声道。
    “进!”
    群臣方列次自两侧宫门而入。
    鼓声再起。
    宽大的奉天殿前广场上,数队禁卫军的甲士手持旗帜依次排开,从宫门绵延至奉天殿前。
    两侧是石刻而成的仪马,仪犀,仪象。
    旌旗招展,随风而动,仪象威武,厚重高大,伴着威严的鼓声,文物百官面色肃然,过内金水桥,有序而入广场上。
    殿前两侧,有马车,步辇等仪仗,先行赞礼官,传制官,纠仪礼官俱已就位。
    丹陛两侧,分别是香案,宝案及礼乐,正中间黄罗伞盖下,是宽大的御座。
    从御座两侧延展开来,是队5齐整,身披盔甲的上直十6卫军士。
    3通鼓毕,群臣在奉天殿前东西两侧列队,面北而立。
    清晨的第1缕阳光洒下,从丹陛上朝下看去,整个奉天殿前广场上,队列齐整,气势恢宏。
    嘹亮的钟声响起,仪礼官俯身拜倒在地,高声喊道。
    “群臣进殿!”
    于是,奉天殿的大门缓缓被推开。
    齐枫身着衮冕,身旁是侍奉的内侍太监。
    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御座之上。
    钟声止,礼乐起。
    内侍太监手捧天子宝印,置于御座旁宝案之上。
    礼乐完毕,鸣鞭官3声鞭响,高声报时。
    大乐起,赞礼官出,引文武百官行4拜礼,礼官进各地贺表,随后,由百官之首,右丞相崔健代在京文武进贺表曰:
    “兹遇正旦,3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祐,奉天永昌。”
    进毕,礼官引群臣再拜。
    整个过程,繁复无比,但是包括齐枫在内,却没有1个人敢掉以轻心。
    待得1系列的礼节性流程走完,齐枫金口方开,只说了两个字。
    “宣诏!”
    这才是这次大朝会的重头戏,正旦大朝,意在万物更始,1元复新,而这1次的正旦大朝,有1件大事,那就是……改元!
    1般老皇帝死后,新皇帝不会立刻改元,而要等到第2年,这段时间也算是新皇帝的过渡期。
    只有改元更号,才算是真正向天下再1次确认了新皇的正统性。
    内监总管陈锦上前,展开手中的圣旨,高声宣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天下承平,边境安宁,万象更新,自即日起,改元大业,以今年为大业元年,与天下更新……”
    当然,作为正旦大朝上颁布的诏书,肯定不仅仅有改元这1件事情,伴随而来的,是冗长的大赦天下的诏命。
    大赦天下,并不单单是说出去这4个字这么简单,它包含赦罪,免赋,免徭役这3项基本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停罢前代的弊政,赦流民,准开荒土民田等1些额外的措施。
    赦罪齐枫没有进行,他始终认为犯罪后赦免有违法治,但是免赋免徭该免多少,哪些地方要免,这些在诏书当中,都是要详细的说明的。
    虽然此前轻徭薄赋的内容已经在几个月前公布过1次,但是现在要以改元诏书的形式再次明确。
    因此,这份诏书的内容十分冗长。
    虽然说在场的大臣们都努力集中精力,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走神。
    直到陈锦口干舌燥的读到其中1条。
    “……自即日起,罢去宫妃殉葬之制,凡天子驾崩,正宫皇后尊为皇太后,其余后宫妃嫔无论品阶高低,俱不殉葬,育有皇子皇女者,奉于宫中册为太妃,予玉册,位同4妃,未有子嗣者,俱入皇家道观佛寺祈福……”
    听到这个,大臣们倒是提起了几分心劲儿,倒不是因为他们多关心天子的后宫,而是这项举措,明显不属于大赦天下的常例当中。
    不过,改元诏书本就会废除1些前朝的弊政,譬如说,乾皇登基的时候,也在改元诏书中禁绝了武帝时期的部分弊政。
    因此,这倒也符合改元诏书的规矩,不过让大臣们没想到的是,天子竟然将主意打到了后宫上。
    这宫妃殉葬,是开国时的老规矩了,朝中群臣对于此,多少都有所不满,如今废除了也算是好事1件。
    不过,让他们感到有些疑惑的是,这所谓“4妃”又是什么鬼?
    大乾的后宫位阶极为简单,天子大婚册封正宫皇后。
    然后,所有临幸过的女子,1律封为妃,没有差别。
    如果妃子育有皇子,则可酌情晋为贵妃。
    简单地说,大乾的后宫只有3个等级,皇后,贵妃,妃子,除了皇后只有1个之外,贵妃和妃子的都没有常额,全看天子的心情。
    有些天子,譬如武帝,可能有45十个后妃,有些天子,譬如太宗皇帝,则可能只有十12个后妃。
    这从哪冒出来了个“4妃”。
    难不成,天子如此清心寡欲,打算自此以后,后宫就只留4个妃位?
    那他们得劝1劝,后宫承担繁衍天子子嗣重任,区区4个怎么够!
    但是大臣们很快就明白,是他们太过天真了。
    丹陛之上,陈锦略1停顿,便继续读道:
    “……自即日起,后宫典制位份重定,皇后之下,设皇贵妃1,贵妃2,妃4,嫔9,才人不限……”
    “选秀,以8年为期进选各地良家女子,充裕后宫,绵延皇嗣,各次选秀视情状各选5到十人,未入选者,各有赏赐,送还原籍,听其婚配,天子逾4十,若有子嗣长成,则停选,大臣不得再给皇帝进献女子……”
    如果说刚刚的废殉葬,让老大人们只是感觉到有点意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的话。
    那么这个新的后宫典制,可就算是炸了锅了。
    原来天子压根就不是想要限制后宫数量,而是想扩充?!
    哪怕是在大朝会上,文武群臣当中,还是掀起了1阵小小的议论声,惹得1帮纠仪礼官连忙低声呵斥,来回维持秩序。
    当然,大朝会是仪典,并不是商议政务的场合,也没有进奏的仪程。
    因此,就算是这些大臣们有意见,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提。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靡费钱粮,贪花好色的行为,大臣们尤其是文官们是绝不会容忍的。
    不少愣头青御史在听到的第1时间,就已经开始盘算着,下了大朝会之后,劝谏天子的奏疏该怎么写了……
    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齐枫看着下面的反应,却没有感到太意外。
    事实上,关于这件事情,齐枫早知道有大臣会反对。
    这帮文臣,向来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他们自己纳几十房小妾都没关系,但是天子1定要清心寡欲,1心扑在朝局上,不能贪恋美色。
    所以,这件事情,除了符太后和皇后慕容雪之外,这件事情他没有跟别任何人商量,只召了符安国商定了1番。
    符安国是个聪明人,他身为外戚,才不会当这个出头鸟去跟皇帝对着干,相反的,他还给天子提出了1些可行性的修改意见。
    譬如说,拉长了选秀的间隔,从以往的4年1次改为8年1次,减少了每次选秀的人数,每次只选5到十人,以便于让群臣更能接受。
    齐枫考虑过后,便同意了,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份典制。
    至于说废除殉职,只是顺手的事情,他也是在登基后底下负责乾皇陵墓的大臣来请示以后才知道大乾还有这么不人道的制度。
    这齐枫当然不能忍,直接废除了。
    至于说选秀和更改嫔妃制度,他照搬了前世清朝的后宫制度,按照这个来算,从天子十5岁大婚选秀开始,每隔8年选1次,到4十停选,也就是共选4次。
    每次选5到8人,那么后妃的人数,差不多会控制在2十到3十人左右。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数字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算是1个正常的数字,总的来说,也不算太多。
    就以大乾几位的皇帝为例。
    太祖皇帝的后妃数量基本都维持在十5到2十个左右,而太宗皇帝更少,只有十来个,到武帝之时变多,先后有5十多个。
    至于后妃最多的皇帝,让齐枫万万没想到,是“潜心修道”的乾皇。
    他1共有8十多位妃嫔!
    只不过有儿子的只有高、赵两位贵妃,齐枫也是继位之后,才知道老爷子的准确后宫人数,当时让齐枫无语的紧,这么多后妃,怪不得要嗑丹药强身健体……
    而这也是齐枫要废除殉葬制度的直接原因。
    按照制度,这8十多名女子没有诞下子嗣,可是都要殉葬的。
    至于后妃的来源,往常没有选秀的时候,这些后妃大多数来自于臣子的进献,然后便是天子临幸宫女。
    甚至于,无论你是犯官女子,平民百姓,还是娼妓乐人,天子只要喜欢,爱纳就纳。
    所以齐枫更改选秀和后宫制度,不仅仅是充裕后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齐枫觉得,也有必要将宫妃选入的标准给提高1下。
    至少,选秀上来的女子,哪怕不是出身高官勋爵之家,但也都是身家清白,身体健康,品貌优秀,知书达理之辈,素质要远好过普通的宫女。
    毕竟大乾的外戚势力1直都很重,在齐枫能够替换外戚势力之前,能做的,就是尽量让成为外戚的标准高1点。
    不要什么阿猫阿狗,贩夫走卒都能成为国丈国舅。
    当然,齐枫也不知道这个制度到底能不能有效。
    毕竟,宫里那么多宫女,如果皇帝临幸都临幸了,总不能连给位份都不给,既定事实已成,总不能拔那什么就无情吧!
    除此之外,齐枫规定了后妃的来源,就能有效遏制住大臣给皇帝献女人的歪风邪气。
    齐枫登基才几个月,已经有十几个大臣悄咪咪的来见他想给他献美女了。
    得亏齐枫定力好,忍住了,不过那几个给他献女的大臣已经进了他的黑名单了,等有机会就把他们拿下。
    诏书念完,包括崔健、范质等大臣,是有些意见的,不过,到底今日是正旦大朝,就算是举止稍有失当,都有可能被罚,更不要说当众谏言,扰乱了大朝会的规制,可是大罪。
    因此,哪怕他们再不满,也只得先憋在心里,等年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