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从灾民到皇帝 > 九十五章 南楚使者
    “节度大人,朝廷这推恩令确实是欺人太甚,试想1下现在还只是分家产,将来有1天,朝廷会不会直接削藩呢?”
    慕容复眼睛1眯,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等将来滋博藩镇1分为6了,那就算朝廷想要削藩不也就是1句话的事,自己的儿子们将毫无反抗之力。
    见自己的话奏效了,河内特使心中1喜,继续说道:
    “但假如节度大人您能和我家节度结为姻亲,你我两家合力,定然能让朝廷投鼠忌器,到时候,这推恩令您就算不执行,朝廷又能奈何?”
    而1旁的淮阳特使也拱手开口道:
    “节度大人,我家节度也是这个意思,他也愿意和您结为姻亲,将其长女嫁给您的长子,如此,就是滋博、河内、淮阳3家连为1体,届时,3家共同进退,如何?”
    说实话,慕容复是有点心动的,但他还是没有给出准话。
    “滋事体大,待老夫考虑1番,如何?”
    当然,为了让2人感受到诚意,他给出了考虑时间:
    “待离京前定然给2位答复。”
    两个特使对视1眼,知道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至少慕容复没有再次回绝,而且给出了考虑时间,看来,是有诚意的。
    当即2人就起身告辞。
    望着2人离去的背影,慕容雪陷入了沉思,跟两大藩镇联姻固然好处多多,至少朝廷肯定不会再逼迫自己实行推恩令了,但是由此带来的隐患也是极大的。
    首先,推恩令不实行了,最先反对的就会是家里的那群娇妻美妾和那5个庶子,到时候基业是保住了,但从此以后自己就要面临家宅不宁和父子反目的风险,值得吗?
    再有,自己出尔反尔,定然惹得朝廷不悦,再加上跟两大藩镇联姻,从此朝廷定然会加大对滋博藩镇的打压。
    最后,河内、淮阳这两大藩镇以后是定然造反的,到时候,自己帮谁,帮两大藩镇,那就是上了贼船,帮朝廷,朝廷又是否会信任自己。
    总之,联姻之事1定要慎重。
    而河内特使和淮阳特使在见完慕容复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去拜见其余5大节度使。
    谈话内容与拜见慕容复的基本相同,都是以推恩令为威胁,再以联姻做为利诱。
    反正这两大节度使子女众多,足够推出来联姻。
    而拜访的结果嘛,有人心动,有人婉拒,有人推辞。
    ……
    各家节度使6续进京,天下各国使团自然也6续都到了,这次南方3国的南楚、大理和西蜀,西北的回鹘,西南高原的吐蕃,东北的高丽以及北方草原的的漠东柔然部,都有派人前来。
    不过使者们就不像节度使们有自己的私宅,统1都住在朝廷安排的驿馆里。
    其中,南楚使团,规格最高,是由南楚的宗室,亲王项燕亲自前来的。
    在大乾建立之前,天下间南北只有1个统1的王朝-大楚。
    在前楚末年,楚国朝政混乱,天下动荡不安,北方草原势力趁机入侵,楚国无力抵抗,大楚灭亡。
    而后天下百姓纷纷起义,驱逐了北方草原各族势力,大乾、大理、西蜀、回鹘4国都是此时建立的。
    而在大楚灭亡后,楚国宗室之中也出现了1个俊杰,他趁北方大乱之机南渡,在江南之地得到了江南大族们的拥护,建立了南楚。
    当然,南楚,只是大乾的称呼,南楚国自己还是自称大楚的。
    南楚建立比大乾还要早1些,皇位至今已经传承了5代。
    自南楚建立之后,内部就1直有两大派系,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主张北伐,灭亡大乾,恢复中原,重现昔日大楚的荣光。而主和派认为南楚国力比不上大乾,北伐不可能成功,应该与大乾交好。
    这么多年,主战派和主和派轮流执政,而与大乾也是打打和和。
    现在南楚的执政者,宰相王道就是个主和派,所以大乾和南楚也是多年没有开战了。
    而此次带领南楚使团前来的项燕,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
    项燕不仅身份尊贵,而且精通兵法谋略,是南楚主战派的抗鼎人物,奈何现在是王道当政,英雄无用武之地。
    王道这次故意派项燕来出使大乾,也是趁机把他支开,好清理项燕手下的势力。
    项燕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无奈王道深受楚皇信任,势力滔天,他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罢了,借此机会来探查1番乾国的虚实也好。”
    项燕这样安慰自己。
    南楚的使团是来得最早的,这些天,他1直没有闲着,或者拜访大乾的朝臣,或者在乾京城中转来转去,收获颇丰。
    在他前来大乾之前,他对大乾的印象是,内部隐患重重,乾皇沉迷修道,不理朝政;百官也是尸位素餐,腐败无能;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而此次来大乾,1路走来,所见所闻也和此前的印象相稳合,大乾早晚药丸。
    可惜此时那奸贼王道当政,否则,他率举国之兵北伐,定能克复中原、1战功成。
    然而当他到达乾京城后,就被震惊了。
    不是震惊于乾京城的繁荣,南楚的京城金陵也不逊色,他是震惊于乾京城的治理。
    从干净的街道可以看出,日常定然有专人打扫;从来往匆忙的商贩可以看出,乾京城的税收不高,否则这些小商贩是活不下去的;而那些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的玻璃更是让他觉得新奇;最让他惊讶的是,来往的百姓们大多都穿着各色新衣,看布料肯定价值不低,乾京城的百姓都这么有钱吗?而往往是贫民居住的最靠外的居民坊内,也已经见不到低矮破旧的房屋,取而代之的是1栋栋崭新的样式奇特的小楼;而最让他惊讶的是,走了那么久,乾京城居然没见到1个乞丐。
    他意识到,乾京城中有1股他此前从未关注过的力量在悄悄崛起,并且逐步开始影响着大乾。
    于是他开始打听,这1切都是谁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