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从灾民到皇帝 > 第二十章 太学
    齐枫自视察庄园后,时间流逝,正月即将过去,到了齐枫入太学的日子了。
    太学,乾朝最高学府。
    大乾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与察举制相结合,顶级权贵子弟只需靠父荫即可出仕,而各地方士族子弟也可通过地方官员的察举来做官。
    太祖皇帝怜惜寒门子弟做官无门,特地开办太学,优秀的太学生可直接授官,给予天下学子1个进身之阶。
    但开国至今数十年过去,大乾朝廷的太学也已经变成官员和世家子弟们成长的温床。平民子弟可能要34十岁才有机会进入太学游历1番,而官员子弟们十几2十岁就可以在太学学习。
    早期的太学,是大乾乃至天下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但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朝廷权贵和地方士族对太学的侵蚀,太学生的素质也是大不如前。
    尤其是当今乾皇即位以来,宠幸方士,迷信道家,很多士族子弟都不会再进入太学,1是表示对乾皇的不满,2是他们基本都已经有了比太学更加优秀和精英化的族学。
    只要在族学里学成之后串通好地方官员通过举荐,就可以来乾京城授官了。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士族子弟进入太学学习,而是极少。
    现在的太学主要面对的是权贵们不能承袭父荫的庶子、对读书没有兴趣来镀层金的官2代以及进阶无门的平民子弟。
    而且前两种人基本不会在太学中遇到,毕竟他们来太学也不是要来努力学习的,大多数只是每天来点个卯,签个到表示自己已经来过了,然后就去撒欢了,开始自己斗鸡走兽、声色犬马的1天。
    唉,朝廷每年投入大笔款项给他们提供那么好的学习条件,到头来却培养出了1批酒囊饭袋。
    要知道,据齐枫了解,太学的教学条件、师资设置、教学理念就是放在现代也不过时。不仅开展了分科、分年级教学,还有类似于后世大学里的学分绩点制和必修选修制,可以说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且自由度极高。
    如果沉下心来,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关键就在于你想不想学而已。
    “虽然自己最初的目的只是来结交1些人才,挑选几个王府属官,但在太学学习的时光也不能浪费光阴、自甘堕落。”
    其实,自从齐枫进京以来,没有1天时间是浪费的,他努力学习这个世界的各项知识,努力的读书,通过自己前世的见识将它们融合在1起,使自己学识不断精进。同时还努力锻炼身体,向萧言学习1些兵书战策,向王府侍卫学习骑射。
    自从穿越以来,他总是缺乏安全感,他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也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万1日后天下大乱,至少,他也拥有1定的生存能力。
    皇子入学,当然不需要向普通人那样忙里忙外的去办各项手续,早就有人帮他办好,1位太学的祭酒更是早早等候在门前,为齐枫引路。
    “殿下,我太学现有学生2万余,授课博士2百,教授礼、乐、射、御、书、数6艺,经义博士3百,教授儒家十2正经。
    6艺中礼、乐为必修,其余为选修;十2正经中《诗经》、《孝经》为必修,其余为选修。”
    “张祭酒,听闻当朝太傅范质现为太学山长,还请带我前去拜见1番。”
    “这……”
    “怎么,有什么难处吗?”
    “不瞒殿下,太傅大人近日1直在修书,吩咐过任何人都不见,您……”
    “无妨,你引我前去即可。”
    这位范太傅不仅是两代帝师,更是天下清流的领袖,如果不是他性格清高且反对乾皇修道,现在宰相的位置应该是他的,齐枫来太学,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冲着他来的。
    张祭酒面露古怪,他刚才没把话说透,范太傅虽然清高,但也不至于高傲到拒绝1位皇子的拜访,但他早已发话,齐枫若进入太学,不用带来见他。
    也难怪范质对齐枫如此不待见,齐枫是靠献道经起势的,更是曾在宫宴上放言要来太学弘扬道法,1直反对乾皇修道的范质对他能有好印象才怪。
    但皇子发话了,也不能不照办,很快,张祭酒将齐枫引至范质在太学的住所。
    那是1栋清雅幽静的阁楼。
    齐枫看到阁楼前已有不少拿着名贴和纸张的人。名贴是介绍自己的姓名出身还有籍贯,相当于名片;纸张上写满了字,大概是来请求范质点评的。
    范质作为清流领袖,天下读书人心里的1代儒学宗师,文章若能经过他的点评,知名度将瞬间提升几个档次,因此每日都有不少人来这里博名。
    齐枫身为皇子,当然就不用递拜帖,张祭酒直接就带齐枫进去了。这让等在门前的人们顿时议论纷纷。
    “此人是谁,竟可不递拜帖直接见到太傅大人。”
    “看那引路人乃是太学张金张祭酒。”
    “哼,估计又是哪家权贵子弟。”
    1青年愤愤说道。
    进入阁楼,张祭酒引齐枫到正厅等候,他则要到后院去禀报。
    “张祭酒且慢。
    我此来拜访太傅,也准备了1首词请太傅指教,若太傅不见,还请将此词转交太傅。”
    像范质这样的儒学大师,对自己这种“天生道子”估计多少会有点看不顺眼,这点齐枫心里还是很有逼数的,所以,为了顺利打动范质,特地准备了这首词。
    范质此时正在后院,近日,他正在校订太学藏书,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
    自然,门外求见的人再多,范质也不会搭理他们,他不会为了这些琐事耽误自己的修书大业,由于对朝政的失望,他现在越来越寄情于书籍之中。
    况且就算偶尔有点时间他也不会理这些事,只会喝点小酒,扶扶琴,陪女儿读读书,做1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实范质也1直有1个遗憾,年纪这么大了,却还没有1个儿子,只得了1个女儿。
    不过虽然没有儿子,但女儿也是人,他从来没有因此苛待女儿,毕竟年过6十才有这么1个孩子,1直拿她当心头肉。
    所以1直把女儿带在身边,自己苦闷的时候弹琴给她,这也是自己少有的可以舒缓内心苦闷的方法。
    今日自然也是1样,不过弹着弹着,自己在太学的得力助手张金就进来了,面带难色。